本文也許會讓你感到不適,但這就是事實。
這張圖表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在2019年12月底,“大眾神車”帕薩特的中保研碰撞測試成績出爐,在四十多款碰撞成績中成績倒數(shù)第一,震驚了整個車圈。
如果用一些白話來講述此次碰撞測試,大概是這樣的:
作為駕駛艙的第一道防線,A柱舍身忘我,一頭干斷(A柱斷);
車門一看情況不對,立馬臨陣脫逃(車門鉸鏈斷);
安全氣囊慌的一匹,直接彈偏(氣囊偏移);
駕駛艙寡不敵眾,臨陣潰縮,自損八百(駕駛艙變形擠壓假人);
此事一發(fā),車圈炸鍋,大眾卻選擇了無視。當所有人都等著大眾拿出一個合理解釋時,2020款帕薩特的疑似售價曝光,指導(dǎo)價區(qū)間為18.74-28.29萬。
對,你沒有看錯,大眾不僅沒有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還將帕薩特的整體指導(dǎo)價區(qū)間進行了上調(diào)。其中,“加價”最為明顯的,還是此前參加碰撞測試的280TSI 商務(wù)版(最低配),價格上漲了2500元,具體價格調(diào)整,大家可以參考下方表格。
看到這個消息,我已經(jīng)做好了口吐芬芳準備,但作為一枚媒體老濕,我冷靜分析一波后才發(fā)現(xiàn),大眾真是個高手。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帕薩特為何漲價?根據(jù)我的推測,大眾深諳中國“道歉有用,還要警察干嘛”的處事方式,所以,在事情發(fā)酵嚴重的時間選擇了沉默是金。事情終歸是要解決,所以我認為大眾選擇了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的方式。
為了扭轉(zhuǎn)碰撞測試的惡劣印象,本次帕薩特小改款必然會在碰斷的A柱上做文章。但根據(jù)汽車工藝所需的時間來看,帕薩特不太可能優(yōu)化車身結(jié)構(gòu)或更換A柱用料,大概率是選擇了局部加強。說白了就是給A柱打補丁,讓它更結(jié)實一點。再往白了說,漲的這2500塊很可能就是給A柱打補丁的錢。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感覺到極度不適,大眾犯的錯,為什么要我們花錢承擔?大眾作為堂堂德系老炮,上汽大眾作為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差這2500塊錢?
如果你這么想了,那這就達到了大眾想要的效果。首先,加這2500塊錢,主要是想讓消費者明白兩個點:1.我帕利潤很低,之前賺得都是良心錢,這次加強的成本錢實在掏不出來了;2.2500塊錢是給A柱加強了,安全性提升了,你們可以放心了。
“與其默默無聞的加強A柱,把錢花在了看不見的地方,大家不買賬,還不如明碼標價讓消費者知道。”我估計,這就是帕薩特在選擇加價時的心里描述。不過消費者也不都是傻子,帕薩特這么明目張膽,大家還會買單嗎?我認為,大多數(shù)有意向的消費者會買單。
因為,即便2020款帕薩特提升了指導(dǎo)價,但是大家別忘了,帕薩特之所以在近年來能夠稱霸B級車市場,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它的終端優(yōu)惠給力。2019年,帕薩特的優(yōu)惠一直在3~4萬間徘徊,相比之下那2500塊根本不算啥,更何況人家還更安全了呢(狗頭保命。所以,如果我的這一系列猜測成真,那就不得不承認大眾是個高手。
除此之外,個人認為還有幾大原因讓帕薩特涼不了。
首先,安全并不影響帕薩特的核心賣點。
還記得在帕薩特撞斷A柱之前,我寫過一篇帕薩特與亞洲龍的對比文章,幾輪客觀對比后,兩款車各有優(yōu)劣,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亞洲龍完勝。但是,從文章下方的留言即可看出,大多數(shù)人還是更愿意選擇帕薩特。
這也從正面證明了,帕薩特的亮點更惹國人喜愛。比如,價格方面,這一點剛剛有提到,相比較日系同級別選手,帕薩特更為誘人;在設(shè)計方面,目前中型車的設(shè)計趨勢偏向于激進風(fēng)格,從“日系三劍客”上我們即可看出,這反而讓中庸的帕薩特成為了一股清流,作為稀有物種贏得了更穩(wěn)重的消費者喜愛;在空間方面,帕薩特表現(xiàn)優(yōu)異,同級別中幾乎無對手。
所以,大空間、價格低、設(shè)計穩(wěn)重是帕薩特的殺手锏,這些在它撞斷A柱之后,依然存在。
其次,就是情懷的力量。
大眾在中國的根基非常深厚,從80年代起,它就以合資身份入華銷售,深深的影響了國人對于汽車的認知。而帕薩特,是大眾為中國汽車市場添上的最為濃重的一筆,自它2000年上市以來,就成為了中型轎車的代名詞,銷量也是經(jīng)久不衰。
2019年4月3日,第3000萬輛帕薩特在大眾位于德國埃母登的工廠下線,這也就意味著帕薩特超過甲殼蟲成為大眾歷史上第二暢銷車型??梢?,無論是在世界舞臺,還是中國市場上,帕薩特地位有多高都很高。
所以,無論是從影響力、地位還是歷史上來看,帕薩特都有著極為深厚的“內(nèi)力”,一次丑聞就能炸掉一個品牌的信仰嗎?我覺得不太可能。
最后,國人的固有認知難以改變。這讓人非常無奈。
比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解析碰撞測試與汽車安全性的文章,大部分人的留言都告訴我:這種應(yīng)試考試看看就罷了,安不安全還是得實戰(zhàn)。關(guān)注汽車的人都會給出這樣的漠視答案,那不關(guān)注的人呢?
有多少人上車不系安全帶?有多少人還在用關(guān)車門聽響的方式判斷品質(zhì)?有多少人還在用按引擎蓋的方式判斷厚不厚道?有多少人根本不關(guān)注、不重視汽車安全?這些問題我們根本無法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從我身處汽車行業(yè)多年的經(jīng)驗來判斷,這樣的人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
國人對于汽車認知的盲區(qū),就是為什么大眾丑聞頻發(fā),但從來沒有被打倒過的根本原因。更何況,消費者只有“三秒記憶”,帕薩特?zé)o非是歷史重現(xiàn)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