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昨天在機場,看到一個商店,門頭上書BENTLEY幾個大字,沒錯,就是賓利!好奇查了一下:賓利服飾,還真有這么個企業(yè),這么個牌子。話說當時趕飛機,沒時間也沒好意思進去看看,這賓利車貴,衣服應該也便宜不到哪去吧?
![]()
生活中,有礦的家庭買賓利開賓利,自然不在話下,那像咱這號沒礦的家庭有沒有辦法企及賓利這樣的豪車呢?別說,還真有,真賓利不行,小賓利湊活一下,也是可以的。比如這款原裝進口,3.0L/3.6L V6發(fā)動機,前置后驅的克萊斯勒300C,各位覺得怎么樣?
![]()
具體看配置,奔馳E級底盤,瑪莎拉蒂內飾,19個揚聲器的哈曼卡頓音響,前排雙層玻璃,座椅通風加熱,還有杯座制冷加熱,全景天窗,車長超過5米,全系20寸大輪圈,指導價39.99萬起,現(xiàn)在終端優(yōu)惠13萬多,只要26萬就能把“小賓利”帶回家,可為什么就是沒人買呢?
一、品牌力太差
特工昨晚飛機上,一個做資產配置的男人坐旁邊,上來就是求推薦一款40-50萬左右的SUV,訴求品牌、顏值。你看吧,特工一直在強調的,中國人買車看四點1品牌2外觀3空間4配置,排名分先后,屢試不爽!像克萊斯勒300C的目標用戶,大多是40+歲的商務人士,買車多少都有些商務考慮,那品牌就不光是面子問題了,更關乎品質和品位。而在這一點上,克萊斯勒300C顯然太弱。
![]()
二、使用成本高
克萊斯勒300C的動力性能沒得說,但光看V6可不夠,還記得我們怎么評判一臺發(fā)動機的優(yōu)劣嗎?三點:1動力夠不夠用2省不省油3愛不愛壞,三者缺一不可。要知道,克萊斯勒300C的油耗可是不低,動不動百公里15個油以上。而且因為大排量的緣故,每年的車船稅也比同級別的車貴個兩三千。這還不算,維修保養(yǎng)也不省心,你想啊,既是進口,又是小眾,不管鈑金還是噴漆,去4S店,人能輕饒你?!
![]()
三、舒適性差
雖有老奔馳E的平臺,底盤調教也可以,但畢竟技術有些老舊,對路面細小的顛簸處理還是有些生硬。另外,座椅是真特么硬,跟坐冷板凳一樣,沒什么包裹性,電加熱也只有屁股熱,腰部沒感覺,說實話,這方面還不如十來萬的國產車。
![]()
四、操控差
很多人買車不看操控,因為開也開不出,那只能說明聽特工說車聽少了。老式美系車開起來有的毛病,克萊斯勒300C幾乎全都有:方向盤重,指向模糊,曠量賊大,視野不好,盲區(qū)大,加之車又寬,停車揉庫簡直能把人蹂哭。當然優(yōu)勢很明顯,直線加速OK,起步虐同級別四缸渦輪還是穩(wěn)穩(wěn)的,大排量渾厚的咆哮聲也讓人腎上腺素激增,可就是與靈巧的操控沾不上邊。
![]()
五、做工差
其實只要一聽“瑪莎拉蒂的內飾”,就應該知道,這做工好不到哪去,用料是沒問題,車廂成本也肯定遠超同級別車,可就是這做工,呵呵噠,一個字:糙。乍看還覺得豪華感十足,但經不住細瞧,邊角旮旯里甚至有倒刺。對,意大利人做東西就這德行,特工以前騎朋友的杜卡迪大魔鬼,那坐墊縫隙,塞兩雙勞保手套進去,沒一點問題。
![]()
六、保值率差
克萊斯勒300C的保值率常年保持C級車倒數三甲,3年保值率不到50%,有錢買這車的人,可能家里真有礦!
![]()
七、售后尷尬
菲亞特、克萊斯勒、Jeep這仨,難兄難弟吧,你開個300C回4S店,人估計你也不敞亮,真敞亮咋不買牧馬人,買新中產階級SUV?照這邏輯,你說對你態(tài)度能有多好,服務能多上心。
寫在最后
徒有豪華的殼子和較大的空間,在品牌力、產品力、售后、保值等方面,槽點滿滿,說明這是一款徹徹底底的“檸檬車”,賣不好,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