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豆腐腦,南北朋友們在關于豆腐腦該吃甜的還是咸的總會爭議不斷,就像美國分為“民主黨和“共和黨”一樣”,分為“甜黨”和“咸黨”,吵到最后也沒個結果。在汽車領域里也有類似的黨派之爭,“渦輪”與“自吸”誰更好的話題絡繹不絕,TopGear里大猩猩說過:“只有娘炮才開渦輪增壓”,但也有人反駁說到:“真正厲害的只有大排量自然吸氣,現在全球環(huán)境下,哪來大排量自然吸氣,渦輪增壓才能切實做到小排量、大動力”。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首先在了解誰好誰不好前提下,先介紹渦輪與自吸兩者有什么差別。兩者最大差別是在進氣端有不同,渦輪發(fā)動機在進氣端加裝了類似空氣壓縮機的機器,也叫渦輪增壓器。它能在進氣時候壓縮一部分空氣,然后再一次性輸送給氣缸內部,氣體加壓處理后,氣缸在相同容積內能燃燒更多空氣混合氣,就像人肺活量大了以后,做起運動來也會更加有勁,類比車子加速也更猛。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自然吸氣是發(fā)動機工作后,氣缸內部產生負壓力,利用壓強差,自然吸入空氣,這樣的空氣壓力自然沒有渦輪的空氣壓力來的高。因為吸入更多空氣,燃燒更加充分,所以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動力表現相當于其排量1.3-1.5倍左右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水平。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回到駕駛層面,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結構較為簡單,技術要求并不高,所以早期國產車發(fā)動機一般都是自然吸氣。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在法定限速區(qū)間動力表現上大致一樣,加速較為順暢,力道平均、線性,油門踩多少動力就給多少,駕駛者更能做到讓車子行駛平順。
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需要到達一定轉速之后,渦輪才會進行工作、對空氣進行“打壓”,這種情況我們稱為“渦輪遲滯”,正因為這段時間空白,在日常駕駛渦輪車時候,深踩油門,發(fā)動機會間隔1-2秒時間,動力才會傳遞到車輪處,加速力度才會突然增強。
簡單來說:自然吸氣像一個緩緩上天的熱球。渦輪增壓則像一飛沖天的戰(zhàn)斗機,兩者都能飛到相同高度,但所用時間不一樣。不過隨著廠商的逐漸優(yōu)化,渦輪增壓所需求的轉速也越低,起步低扭不足情況也越來越少,駕駛體感也接近傳統(tǒng)自然吸氣。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關于質量穩(wěn)定方面,自然吸氣會更勝一籌,原因在于自然吸氣結構會比較簡單,發(fā)展時間更長,技術會比較成熟。渦輪增壓因為空氣壓力大,在氣缸內部燃燒壓力也隨之增大,對活塞環(huán)、缸墊、冷卻系統(tǒng)考驗更加嚴苛,就像人長期在惡劣環(huán)境下工作,再強的身體也會得病。所以渦輪車開的爽同時也要付出更高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而渦輪和自吸的對決,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德系車和日系車,像德國大眾,你想在它家買一臺自然吸氣車,只能選擇低端車型。恰好相反,買豐田想去找臺渦輪車只能選擇1.2T的卡羅拉。并不是因為豐田技術不過硬才不造渦輪機,只是兩家企業(yè)追求的方向不同。大眾傾向于新技術的嘗試,新技術往往伴隨著不穩(wěn)定,所以導致二代EA888燒機油,DQ200變速箱燒離合片情況發(fā)生在大眾車身上,豐田等一眾日系品牌則更熱衷于追求質量穩(wěn)定性和更高的熱效率,也就有了“開不壞的豐田車”這句民間口號。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近些年排放法規(guī)的愈發(fā)收緊,國五推出沒幾年就進入國六時代,渦輪增壓相比自然吸氣更容易做到降低排放,這就是為什么各大車企紛紛拋棄自然吸氣而轉頭研發(fā)渦輪增壓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很多人說渦輪不買豐田,自吸不買大眾,為什么?]()
看到這里答案很明確了,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者沒有誰壓誰一頭的關系,更多是結合自身生活場景進行選擇,如果你平時開車比較猛,性子比較急,那毫無疑問渦輪增壓是你的菜。相反如果只是買臺車日常代代步,開車佛系,對動力沒有要求的話,那自然吸氣明顯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