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2020年過得不順,市占率一再下跌,哈弗、奇瑞等自主品牌銷量逐漸滑出第一梯隊,日系德系合資車依舊強勢。魏建軍在視頻里問到長城汽車能不能挺過明年,也不完全是杞人憂天,現(xiàn)實是大多數(shù)自主品牌都在咬緊牙關(guān)過日子。
然而長安汽車是例外,自6月份以超過14萬輛的銷量實現(xiàn)39.1%的同比增長率之后,7月份繼續(xù)迅猛的勢頭,再一次領(lǐng)跑自主品牌銷量。前天,長安汽車集團公布了7月份的銷量,長安系自主品牌汽車7月份銷量達到123548輛,同比增長49.9%。
筆者嘗試聯(lián)系廣州地區(qū)的幾家長安4S店了解情況,店里的銷售顧問均表示隨著復工復產(chǎn)的順利推進,近幾個月到店看車購車的人數(shù)確實比往年同期要多,終端市場保持著較高的熱度。
為何越來越多人愿意選擇長安的車?這還得從一年前說起。
//
并非一開局就是王者
//
在銷量爬坡之前,長安其實經(jīng)歷過一段低迷期,一年前,長安系自主品牌的月銷量僅有現(xiàn)在的一半:52481輛。當時藍鯨動力品牌剛剛發(fā)布,但在大多數(shù)消費者眼里,長安還是那個長安,并沒有因為藍鯨動力品牌的發(fā)布有什么不同。
彼時的吉利,博越和帝豪的月銷量都在1.5萬輛左右,主打年輕化的跨界SUV吉利繽越月銷量也能達到1萬輛出頭。相反,當時長安手下“能打”的產(chǎn)品不算多,CS75月銷10953輛、逸動月銷10364輛,已經(jīng)是僅存的兩個能夠月銷量破萬的車系。
除了定價稍低于CS75,主打年輕化市場,當時月銷量也超過8千輛的長安CS55尚且說得過去以外。包括新車CS85 Coupe在內(nèi)的另外幾款車型,銷量都不太景氣。而成立不久的歐尚,當時也還未找準方向,車型類別雖然涵蓋了SUV和MPV,但僅有的四個車系(科賽5、科尚、科賽3、歐尚COS1°)整體月銷量也不過2千輛左右,對于整體銷量的增益猶如杯水車薪。
如果將藍鯨動力發(fā)布這個節(jié)點作為長安的開局,那么他的開局段位絕對不是王者,最多只是黃金。
//
快速布局藍鯨車型
//
一年前的長安汽車在銷量上雖然說不上很差,但對手們都在進步:吉利、榮威等自主品牌陸續(xù)推出尺寸更大、質(zhì)感更加高級的緊湊型SUV,德系、日系合資品牌也在逐漸推出探歌、探影、1.5T XR-V等價格更低的入門級SUV來搶占市場。對于當時的長安來說,要么進,要么退,不可能再原地踏步了。
所以在藍鯨動力品牌發(fā)布之后,長安迅速將這套新的動力系統(tǒng)安放在各個主力車型上。長安CS75 PLUS、長安CS55 PLUS、逸動PLUS、歐尚X7、CS35 PLUS統(tǒng)統(tǒng)搭載上藍鯨發(fā)動機。大約半年時間,長安品牌下的車型,該升級的都升級了。歐尚方面也摸索到提升銷量的方向:主攻SUV市場。歐尚X7以接近一萬輛的月銷量證明,這款車還是能夠以性價比收獲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長安在半年內(nèi)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之后,“藍鯨家族”已經(jīng)初步成型。這樣的作用很明顯,正如本田的地球夢和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shù)品牌能夠讓消費者更容易在云云車海中識別到對應的產(chǎn)品。說白了,就是聽起來會顯得挺牛的。
//
逸動、UNI-T、歐尚品牌成了新的發(fā)力點
//
說實話,以筆者試駕過逸動PLUS、CS75 PLUS的經(jīng)驗來看,在實際的使用中,搭載藍鯨動力的長安新車和吉利、哈弗的同級車型相比在動力輸出、燃油經(jīng)濟性方面不見得有太明顯的優(yōu)勢。
以CS75 PLUS和博越PRO為例,1.5T+6AT的CS75 PLUS實測油耗為9.7L/100k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71秒,而1.8T+7DCT的博越PRO實測油耗為9.5L/100k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9.02秒。銷量上雖然CS75 PLUS以2.1萬輛成為長安品牌內(nèi)的銷量榜首,但相比吉利博越的1.6萬輛,還未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
真正讓長安整體銷量逆勢增長的,是逸動、UNI-T和歐尚品牌的多方位發(fā)力。
逸動車系先是在逸動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搭載1.4T發(fā)動機的藍鯨版車型,后來又在逸動的基礎(chǔ)上打造了逸動PLUS車系。逸動PLUS繼續(xù)搭載1.6L和1.4T兩款發(fā)動機,但新車換上了最新的家族式前臉,車身尺寸也有所升級。2019年7月逸動的銷量為10364輛,但在2020年7月,逸動PLUS的月銷量已經(jīng)升到18735輛。
除了逸動PLUS以外,新車UNI-T是長安的另外一個銷量主力。7月17日才上市的UNI-T在7月份銷量就能夠達到10081輛。主打年輕跨界風格的UNI-T相比同尺寸的自主品牌SUV在價格定位上略高,但他的銷量也說明了這種在設(shè)計上特立獨行的小尺寸SUV其實也蠻吃香。
至于歐尚,可以說得上是今年的黑馬,與往年同期整個子品牌銷量只有2千輛出頭的窘?jīng)r不同,如今僅僅一輛歐尚X7月銷量就有9993輛。這款在尺寸上與CS75接近,用上了最新的1.5T發(fā)動機,但造型設(shè)計又比CS75更年輕化的SUV,售價卻只需要7.77-12.77萬元,性價比不言而喻了。
雖然開局不是王者,但一個自主品牌從轎車到SUV、從5萬到15萬元的售價區(qū)間都有競爭力足夠強的產(chǎn)品,銷量的增長也是意料中事。
//
長安汽車也有不少挑戰(zhàn)
//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在變。
哈弗H6的銷量下滑,為CS75 PLUS、博越PRO等車型騰出了更大的增長空間,這是自主品牌近段時間銷量互相更替的縮影。對于長安來說,這是好事情,只是這樣好事情不會一成不變。
哈弗在7月份發(fā)布了“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個技術(shù)品牌,緊接著基于檸檬平臺的第三代哈弗H6就已經(jīng)開啟預售。隨后下半年哈弗H4、哈弗H9等新車都會相繼亮相,哈弗布局新技術(shù)品牌的速度,也不亞于2019年的長安。
吉利雖然在7月份的整體銷量略遜于長安,但吉利的“技能”比長安更加全面。雖然長安推出了UNI-T來試水中端市場并且初見成效,但UNI-T的品牌力相比領(lǐng)克還是明顯有距離。在新能源方面,吉利集團旗下的Polestar極星也逐漸成熟,幾何品牌的產(chǎn)品也已經(jīng)涵蓋了轎車和SUV兩大車型類型。而長安的新能源車卻仍然停留在油改電的水平……
哈弗是潛在的威脅,第三代哈弗H6一旦成功獲得消費者芳心,將會大大攤薄CS75 PLUS的銷量。長安要在高端化和電動化方面追趕已經(jīng)提早布局的吉利,也不是輕松的事情。再加上合資車型也會不斷升級入門級別的產(chǎn)品來搶奪15萬元或以下的市場……
站在銷量的高地,長安也許要開始想在新車和藍鯨動力的熱度冷卻之后,下一步應該往哪個方向?qū)ふ倚碌匿N量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