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ICON從2月份上市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而在去年廣州車展亮相后,就被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霸占了很多熱搜榜。特別科技、特別時尚、特別前衛(wèi)……已經(jīng)奔四的筆者,對此一直不太感冒??萍家匀藶楸?。吉利ICON做得如何呢?值得消費者買單嗎?
![]()
![]()
銷量雖在增長,但不算是走量車型
筆者在網(wǎng)絡上查詢了一下吉利ICON的銷量:2月份上市當月,它只賣了518輛。3月份一個整月賣了2036輛,4月份賣了2565輛,5月份賣了3360輛。從數(shù)據(jù)上看的確實在增長,但筆者覺得算不上走量。比起銷量排行榜的霸榜專業(yè)戶們,ICON更概念化了一些。怎么理解筆者說的呢?就是一款產(chǎn)品一旦發(fā)布,所有人都叫好這個定義某些新概念的物種,但真掏錢的時候,不少人又猶豫為“新概念“買單值得嗎?汽車對百姓是大宗消費,多數(shù)人難免求穩(wěn)、從眾。于是,這類產(chǎn)品貌似更適合在櫥窗里欣賞或展臺上秀姿態(tài)……
吉利ICON定位鮮明,卻生不逢時
毫無疑問,吉利ICON應是主打年輕群體市場的,還是那種追求科技、時尚、前衛(wèi)的先鋒群體。這類群體熱衷追逐任何新鮮事物,也有一定消費能力和基礎。11.58萬的起售價就說明了吉利的勇氣(它真的只有三個缸,實車比很多緊湊級車小一圈)。
然而,新冠疫情突然爆發(fā)。相對沖擊最大的也是這個群體。他們的很多消費基于信用卡,依賴花唄,抗風險能力有限。當疫情影響到各行各業(yè),收入變得不穩(wěn)定時候。大宗消費對于這個群體而言,會被迫冷靜很多。
所以,筆者判斷吉利ICON今年的整體銷量難有大幅增長。當然如果您不介意它真的只有三個缸,實車比很多緊湊級車型小一圈,又喜歡標新立異不從眾。ICON其他方面也挺好的。
![]()
![]()
如此科技全部以人為本嗎?
從ICON這個名字來說,真不是。起碼它排斥了身邊有大量存款,受疫情沖擊較輕微的很多中老年群體。筆者問過身邊50、60后包括70后對ICON的看法。前面兩代人單就名字沒有中文就極為排斥……
即使放到70后眼中,這些前衛(wèi)的造型設計(科技門把手、氛圍燈等等)也很難成為吸引人的地方。而80后的筆者,對ICON起碼還可以接受,不排斥。但也很難為之買單。
而吉利ICON與安全和健康相關的單元,筆者個人覺得比造型設計更有價值。環(huán)保座艙、空氣凈化等確實做到了以人為本,雖然CN95的高效復合濾芯不太便宜,但為健康還是值得。L2級的自動駕駛能力中規(guī)中矩,但540°全景影像系統(tǒng)帶底盤透視功能確實是個噱頭,也能成為很多車友的停車好幫手。和360°高清四向行車記錄儀功能類似,多幾個攝像頭,對車友們還是挺友好的事情。這算是很人本的理念了。
至于動力與駕控。吉利ICON的官方介紹里,強化了130kW的最大功率和5.7L的經(jīng)濟油耗,還有7速雙離合變速器、前后獨立懸架,包括48V混動技術……等等,很人本位的介紹,用車經(jīng)濟實惠卻也中規(guī)中矩。關鍵是筆者沒找到氣缸數(shù)的說明,這也就說明了很多。
而那些大屏的各種智能操控以及智能語音加持,基本已經(jīng)是一系列新發(fā)車型的標配了。雖然人本,但也不太出位。筆者就不贅述了。
綜上所述,吉利的科技配置還沒有做到如造型般前衛(wèi)、領先時代。和同級別車型比較,配置完善是優(yōu)點,三缸機、個頭不大是缺點。至于造型設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筆者覺得11.58萬的價格不太便宜,就不做全面推薦了。按筆者評級來說,暫歸于觀望的一類車型。
![]()
![]()
![]()
欣視點:
筆者覺得,如吉利ICON這般“叫好未必叫座”車型會越來越多。這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大家各自尋求差異化突圍的必然。有些產(chǎn)品的推出是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對上眼了就走量。有些產(chǎn)品是在消費者不知道要什么的時候,直接告訴你,這就是你要的……然而,不是所有品牌都如蘋果,有一個喬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