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和車迷之間有一個矛盾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多年,一邊廂,少數(shù)車迷總是為了心中的信仰吶喊,要旅行車、要大排量、要小鋼炮;另一邊廂,大多數(shù)車企還是更看重當前的銷量和利潤,所以響應者寥寥。即便部分車企“財大氣粗”愿意引入小眾車型,但“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之后,也就沒了僥幸心理。
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之下,東本居然還是推出了思域Hatchback(兩廂思域),著實讓人意外,也著實讓人驚喜。
從產(chǎn)品來看,兩廂思域的確足夠驚艷。
首先是造型。兩廂思域幾乎完全延續(xù)了Type R車型的設計語言,掀背設計相當流暢,車身姿態(tài)相比三廂版本更加緊湊,也更為動感。而在細節(jié)方面,整個包圍都進行了黑化處理,熏黑格柵、熏黑把手、熏黑側裙等,營造出了強烈的運動感。同時,車尾還采用了中出排氣、擴散器、尾翼、擾流板等一系列運動套件,視覺效果極其張揚。毫不夸張地說,在運動氛圍的營造上,兩廂思域是同價位做得最好的,儼然就是一輛“原廠改裝車”。
其次是操控。雖然兩廂思域的動力總成沒有變化,依舊是1.5T+CVT/6MT,但這臺發(fā)動機的實力足夠強,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20N·m(自動擋)/226N·m(手動擋),激烈駕駛時也有著足夠的動力儲備。
并且,兩廂思域的底盤進行了運動化升級,主要是采用了彈性系數(shù)更高的彈簧,強化了整車的側向支撐性。再加上兩廂版本的后懸縮短了130mm,車尾的跟隨性更出色,其整體操控感受因此提升了不少。
第三是手動擋。兩廂思域的手動擋車型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手動擋車型并不一樣,它不是為了拉低售價而存在,而是為了滿足車迷追求純粹駕駛樂趣的需求。所以,兩廂思域的手動擋車型采用了質感極佳的金屬擋把,同時換擋行程也很短,完全按照運動型轎車的標準在打造。
此外,手動擋車型還配備了真皮方向盤、Honda CONNECT、車內(nèi)氛圍燈、分區(qū)空調等一系列配置,整體質感并不廉價,這也是其它手動擋車型所不能比擬的。
驚艷歸驚艷,就怕到頭來仍是一地雞毛。
雖然網(wǎng)上很多人說兩廂思域的價格貴了,但平心而論,兩廂思域的價格還是有一定誠意的——14.39-16.69萬元。各個款型中,三款自動擋車型和三廂版本的對應車型相比,價格要低個幾千塊,并且配置的差異并不大,整車的外觀及底盤還進行了運動化升級,性價比其實更高。手動擋車型的價格雖然達到了15.99萬元,但整體配置很豐富,可以將其看做是響應車迷呼聲的產(chǎn)物。
一些人認為兩廂思域價格貴,主要原因還是入門車型的價格要比三廂思域高了不少。如果兩廂思域能夠像三廂思域一樣,分別推出一款手動擋和自動擋的低配車型,將入門門檻拉低至13萬元、14萬元以內(nèi),網(wǎng)上“價格高”的說法可能就會少很多。
問題是,大多數(shù)人買車還是沖著低配去的,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兩廂思域的落地價并不便宜,已經(jīng)能夠買到一些B級車了,真正到了拿“真金白銀”進行投票的時候,情懷能夠起到的作用可能就很有限了。類似的情況已經(jīng)不知道出現(xiàn)過多少次,在沒有低功率車型,也沒有“低配”的情況之下,兩廂思域或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香”。
更何況,國內(nèi)的兩廂車市場,根本就不是一輛車可以改變的。曾經(jīng)的高爾夫、??怂?、馬自達3,沒有任何一款車的產(chǎn)品力不夠強,但到頭來,要么茍延殘喘,要么黯然退場。消費者的“大而全”的需求、SUV產(chǎn)品的沖擊,種種因素之下,兩廂車的生存空間已經(jīng)愈發(fā)狹小。
寫在最后
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兩廂思域的到來,的確給沉寂已久的汽車市場增添了一份活力,也讓不少車迷的信仰有了落地的機會。但從本質上來看,兩廂思域仍然只是一輛好開的家用車,也仍然只是一輛小眾的兩廂車,當冷靜之后,所有的所有,都將重歸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