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還值得考慮嗎?
文丨CZZ
曾幾何時,在自主品牌大軍還處在打野發(fā)育階段的時候,韓系家用車就是“高性價比”的代表,要顏值有顏值、要配置有配置、要動力有動力,關鍵還是價格有誘惑力。起亞就是韓系大軍中的一員大將,在當時憑借K2\K3\K4\K5等車型占據(jù)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
時至今日,韓系車的勢頭早已大不如前,仍然在市場上活躍熱銷的車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shù)。前不久還有朋友問我,韓系車值得考慮嗎?其實當時我是語塞的,直到我開過全新一代起亞K3后,才有比較清晰明了的答案。
▎1.4T版本夠運動嗎?
說起來,全新一代起亞K3已經(jīng)是去年上市的車型了,共有兩個動力版本,分別是1.4T和1.5L,而本次試駕的則是2019款1.4T DCT GT-Line智享運動版,官方的指導價為12.58萬元。
![]()
動力總成由一臺1.4T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組成,最大馬力130匹,峰值扭矩211?!っ?。單從賬面數(shù)據(jù)上看,這樣的動力甚至比飛度還要小1匹,能配得上車型版本中的“運動”二字嗎?
![]()
小排量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比較典型的一個特點就是渦輪介入較早,在這臺K3上也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大約在1500轉(zhuǎn)左右,即可迎來發(fā)動機的最大扭矩。因此,車輛的初段的動力響應會非常積極,在高速上的中后段加速也還算從容。
![]()
有意思的是,可能是發(fā)動機艙的隔音做得不是很到位,車內(nèi)可以清晰地聽見渦輪起壓時的嘯叫聲。說實話,個人對此并不是很介意,甚至有些喜歡。解決的辦法當然也很簡單粗暴,音樂開響點吧。
![]()
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xiàn)確實有讓我出乎意料,換擋邏輯以及平順性接近于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急加速時降檔不拖泥帶水,哪怕通過撥片也可以做到干脆利落。
![]()
方向盤的轉(zhuǎn)向手感屬于比較輕的,但也算是比較常規(guī)的水平。虛位有,只是小幅度,不細品的話,感覺不出,總體來說轉(zhuǎn)向的精準度值得認可。
![]()
底盤由于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后扭力梁非獨立懸架的搭配,因此坑洼路面的跳動有些明顯,好在過匝道的側(cè)向支撐很足,底盤的整體感較好,不會讓人覺得很散。
![]()
友情提示,以上所說的駕駛表現(xiàn)僅限于日常駕駛,激烈駕駛的話,動力總成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在普通家用車中,K3確實是定位偏向于運動的那一類,但是在主打運動屬性的車中,K3似乎顯得有些本分。
▎起亞的驚艷之路其實從K3開始
全新一代起亞K3相比上一代車型在外觀上的變化幾乎是顛覆性的,尤其是前臉部分的設計格外的激進,依舊遵循了家族式的設計語言,但是虎嘯式的中網(wǎng)尺寸更大,配合上犀利的大燈,整個前臉與同品牌的K2\凱紳等車型都有比較大的設計區(qū)別,完全不會存在套娃的情況發(fā)生。
![]()
盡管有著運動標簽,但是輪胎還是搭配四條來自于NEXEN的Npriz AH8,主要注重舒適和家用,225/45 R17的輪胎尺寸,和17寸的雙色輪轂搭配起來有一丟丟運動感,除此之外,外觀和運動沒有任何交集。
![]()
車尾采用了貫穿式的尾燈設計,夜晚的辨識度還不錯。后備廂上的GT Line尾標應該是1.4T和1.5L兩車型之間,除了輪轂外唯一的區(qū)別。
![]()
▎運動感不靠內(nèi)飾營造
內(nèi)飾的整體設計布局比較簡約,每一塊功能區(qū)域劃分得都很合理,即使是第一次坐上車,也可以輕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按鍵,幾乎沒有上手難度。
![]()
全黑的內(nèi)飾搭配紅色縫線,相對而言符合消費者對于運動內(nèi)飾的理解,除此之外還有GT Line的標識和平底運動方向盤,將其與1.5L版本的普通內(nèi)飾區(qū)隔開。
![]()
這其實與許多自主品牌競品在標榜運動時,大刀闊斧堆砌運動化元素的現(xiàn)象形成鮮明對比。個人認為,既然大家都是基于家用車底子的產(chǎn)品,前者略微修飾的做法更加容易讓人接受,可惜的是浮躁的后浪們可能大都青睞后者。
乍一看液晶儀表的尺寸至少是10英寸的,但實際上中間一小部分是有斷層的,最左邊是水溫表和油量表,而發(fā)動機轉(zhuǎn)速表則在中間類似于溫度計一樣的設計,其實位置互換一下更加合理,方便駕駛者觀察。
![]()
10.2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UI界面設計比較簡潔美觀,功能也相當豐富,可以支持QQ音樂、百度地圖以及百度CarLife等功能。
![]()
座椅的舒適性還算不錯,不過包裹性一般,而且頂配車型上都是手動調(diào)節(jié),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
▎寫在最后
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韓系車還值得買嗎?個人認為還是值得考慮的。那些不斷崛起的自主品牌,個性鮮明、亮點突出的車型比比皆是。相比而言,K3的最大的亮點其實就是均衡,外觀耐看、內(nèi)飾規(guī)整、駕乘舒適,單項分也許不能名列前茅,不過綜合分算得上優(yōu)秀。
![]()
而且在價格上,10.88-12.58萬元的指導價,算上各地不同程度的終端優(yōu)惠,消費者在選車時也會有更多考慮K3的可能。尤其是在今年9月全新K5凱酷上市之后,國內(nèi)韓系車的市場也許會煥發(fā)出新的生機,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