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消費不斷升級,再加上豪華品牌價格不斷下探,近年來,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發(fā)展勢頭很猛,比如中國市場就成為了奔馳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中國市場對奔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對比之下,奔馳卻對中國消費者的訴求顯得很不上心。
7 月 10 日,奔馳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的召回計劃正式公布,第一份公告涉及兩款北京奔馳國產車型的召回,另一份則是兩款進口車型的召回公告。在這四款車型上,奔馳發(fā)現了 4 個缺陷隱患。
1、自 2020 年 8 月 14 日起,奔馳將召回生產日期在 2017 年 3 月 29 日至 2018 年 10 月 25 日期間的部分裝備 4.0 升 8 缸發(fā)動機的進口 S 級汽車,共計 803 輛,發(fā)動機可能漏油。
![]()
2、自 2020 年 7 月 17 日起,奔馳將召回生產日期在 2018 年 12 月 3 日至 2019 年 9 月 20 日期間的部分進口 GLE SUV 車輛,共計 929 輛,原因是工廠組裝偏差致線束磨損。
3、自 2020 年 9 月 25 日起,奔馳將召回生產日期在 2019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9 年 12 月 2 日期間的部分國產 C 級、E 級、GLC SUV 汽車,共計 3710 輛,原因是座椅管材可能斷裂。
4、自 2020 年 7 月 17 日起,奔馳將召回生產日期在 2020 年 4 月 18 日至 2020 年 4 月 26 日期間的部分國產 GLB SUV 車輛,共計 499 輛,也是生產工藝問題,導致燈光控制單元可能會因過壓風險造成損壞。
![]()
論哥說:奔馳的召回頻次在最近看得我都有些麻木了,僅 2020 年上半年,奔馳在華已發(fā)起多達 13 次召回,發(fā)現十多個質量問題,覆蓋奔馳品牌全部主力車型,涉及車型數量達 80 萬輛,比奔馳在華年度銷量還要高;再加上本次的召回,算下來應該已經召回了14次(雖然我個人認為,本次召回應該算四次)。
面對持續(xù)不斷的缺陷與召回,不少網友認為,主動召回能夠體現品牌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tài)度。但拜托大家清醒一點,在奔馳這個百年品牌身上,生產工藝、設計缺陷、供應商不合格等問題的持續(xù)爆發(fā),可不是一句“負責任”就能一笑而過的。
換句話說,車企在召回中固然有凸顯企業(yè)責任心的一面,但同時也暴露了汽車產品存在的問題。德國人的“工匠精神”是奔馳品牌的代表之一,然而隨著頻次多、數量大的召回出現,奔馳的品控是否值得信任呢?
7 月 10 日上午,蔚來汽車宣布,蔚來中國獲得六家銀行共計 104 億元人民幣的綜合授信,以支持蔚來中國業(yè)務的運營與發(fā)展。并已與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等六家銀行舉行了蔚來中國銀企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百億授信的消息正式落地。
![]()
論哥說:今年的蔚來應該是不缺錢了,從年初開始,蔚來累計融資已超240億人民幣;而從銷量來說,自今年 3 月以來表現,蔚來已連續(xù)四個月實現環(huán)比上漲。據蔚來披露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6 月實現交付 3740 臺,同比增長 179%,再創(chuàng)月度新高。上半年累計交付 14169 臺,同比上漲 87.9%,其中二季度交付 10331 臺,首次實現單季交付數破萬。在過去一個月內,蔚來股價更是從5.91美元上漲至14.57美元,漲幅達到146%。
只能感慨,蔚來這一系列的操作,實在是看得人羨慕;而在國內新勢力的牌桌上,蔚來現在應該是底氣最足的那一個了。
7月11日,理想汽車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文件內容顯示,理想汽車的上市股票代碼為“LI”,融資目標為1億美元,此次IPO的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中金等知名機構。
![]()
論哥說:這邊是蔚來獲得了授信,那邊理想智造又要敲鑼打鼓準備上市了,若此次上市成功,理想汽車將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后第二家登陸美股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yè)。
跟特斯拉和蔚來汽車一樣,理想汽車剛量產交付僅半年就開啟了IPO進程——新能源和其他行業(yè)相比,上市時機相對其商業(yè)化的進程都偏早很多。一方面,是今年的股市大勢很好,在經濟一片蕭條之下,逆襲而上,不少投資人都鼓勵企業(yè)能上就趕緊上;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制造還需要燒很多錢,上市之后融資手段更加靈活,將有利于改善現金流壓力。
實在是讓人很期待,理想上市后,第三家又會是誰呢?
上汽集團一直以來都是A 股中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但7 月 10 號收盤時,比亞迪股價卻上漲 5.38%,報收 89 元,市值達到 2253 億元。而上汽集團股價下滑 2.02% 至 18.93 元,市值為 2212 億元。比亞迪市值超越上汽集團,成為中國整車企業(yè)第一。
![]()
論哥說:在經過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后,上汽集團進入了下滑通道。
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上汽集團前 6 月總銷量為 204.91 萬輛,同比下滑 30.24%。在幾大汽車集團中,上汽集團 " 混得最慘 ",跌幅最大。同時,上汽集團的利潤指標也不容樂觀。2019 年上汽集團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56.03 億元,同比下降 28.90%。而 2020 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高達 86.42%,僅為 11.21 億元。
結合銷量目標來看,上汽集團 2020 全年的目標是實現整車銷售 600 萬輛左右,而現在才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任務。下半年如何填平之前的窟窿?對集團來說是巨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