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關于汽車的愛情故事開始于1910年的6月24日。在這波瀾壯闊的11個十年里,阿爾法·羅密歐從未以一個完美的方式作為一個汽車品牌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而是以一種獨有的方式,通過那些歷史的剪影和片段留下了他印象中的樣子。正如他的港臺譯名「愛快羅密歐」一樣,「愛快」才是這個品牌對于汽車最基本的「造車理念」和「追求」,并且在這110年從未改變。
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的名字似乎繼承了作為一個意大利品牌所獨有的浪漫情懷。但實際上,這個名的字淵源卻一點都不浪漫。公司最初的名字為「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因此其首字母縮寫為「A.L.F.A」。Anonima在意大利語中是「匿名」的意思,而A.L.F.A的名字可以直譯為:匿名投資者創(chuàng)立的倫巴達汽車制造廠。1915年8月,出于各種原因,公司開始由那不勒斯企業(yè)家尼古拉·羅密歐(Nicola Romeo)領導,后者將工廠改建并生產意大利和盟軍的軍用物件。1920年,公司正式更名為Alfa Romeo。
阿爾法·羅密歐Logo的想法誕生于米蘭的一個電車站。他們的一位設計師羅曼諾·卡塔尼奧(Romano Cattaneo)在卡斯特洛廣場(Piazza Castello)等候14路電車時候, 被“維斯康蒂(Visconti)”的徽章“ Biscione Visconteo”所俘獲。當時的主設計師朱塞佩·梅洛西(Giuseppe Merosi)很喜歡這個主意,在幾經(jīng)更改之后,兩個朋友決定在Logo上結合兩個紋章徽記,一側是代表米蘭市標志的白底紅十字,另一側則是維斯康蒂家族的象征——Biscione(一條正在吞噬著孩子的大草蛇)。上下分別用金色的阿爾法(ALFA)和米拉諾(MILANO,米蘭的別稱)書寫,并用兩個薩沃伊結(Savoy knots)隔開,以紀念王室。
▲阿爾法·羅密歐Logo進化史
The Quadrifoglio:不只是幸運四葉草
盡管有很多關于四葉草的傳說流傳至今。但其實四葉草的緣由十分的純粹。時光追溯到1919年,時年僅21歲的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在意大利一間名為C.M.N.的小規(guī)模車廠任試駕員,與同樣喜愛賽車的烏戈·西沃奇(Ugo Sivocci)成為了同事。對速度的渴望和對賽車的執(zhí)著,使得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初到米蘭工作的Enzo節(jié)儉度日,年長一些的Ugo Sivocci甚至時常邀請Enzo到家中搭伙,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患難之交。
▲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和烏戈·西沃奇(Ugo Sivocci)
為了追逐賽車夢想,兩人一同于1920年加入了阿爾法·羅密歐車隊,與另外兩名賽車手朱塞佩·坎帕里(Giuseppe Campari)、朱利奧·馬塞蒂(Giulio Masetti)共同組成了強大的車手陣容。四人在各大賽事中也各有斬獲,逐漸闖出一番名號。唯獨Ugo Sivocci多次因為許多倒霉的狀況,與勝利失之交臂,扼腕之余難免怨天尤人,因此在參加1923年Targa Florio大賽時,他為自己的Alfa Romeo RL TF賽車畫上了象征幸運的四葉草圖騰,祈求好運降臨。選用白色四邊形方框作為底圖,代表著將好運分享給另外三位并肩作戰(zhàn)的隊友,四個邊角分別代表了四人。
說來神奇,在貼上四葉草之后,Ugo Sivocci成功召喚幸運女神,順利奪下了1923年的Targa Florio大獎賽冠軍,并因此一戰(zhàn)成名,成為生涯代表之役。但又偏偏造化弄人,同年9月Ugo Sivocci于Monza賽道為阿爾法·羅密歐測試新賽車時發(fā)生事故,當場身亡,年僅39歲。為了紀念這位一同并肩作戰(zhàn)、同甘共苦的隊友,Enzo在以后的比賽中,依然駕駛畫有四葉的Alfa Romeo賽車出賽,但將原本的四邊形白框換成了三角形,因為Ugo Sivocci永遠缺席了。
▲Alfa Romeo RL TF Targa Florio 1923
第一輛帶有四葉草標志的民用車是1963年生產的Alfa Romeo Giulia TI Super,它是當時的Giulia轎車的升級版本。在前翼板上有一個大大的四葉草標志,但是沒有三角形的白底。在1970年代,「Quadrifoglio Verde」或「Green Cloverleaf」的綠色四葉草標志都成為每個車型的最強性能版本。包括 Alfasud,Sprint,33、75、164和145均具有Quadrifoglio Verde版本。
▲Alfa Romeo Giulia TI Super
同樣在1970年代和整個1980年代,還有金色的四葉三葉草徽章被用來代表阿爾法·羅密歐汽車中最豪華、配置最齊全的版本,被稱為「Quadrifoglio Oro」 或「Gold Cloverleaf」。Alfasud,Alfetta,Alfa 6、90和33具有Quadrifoglio Oro版本。
▲Alfa Romeo Alfetta Quadrifoglio Oro
“當我看到一輛阿爾法·羅密歐經(jīng)過時,我要脫帽致敬”
1923年,尼古拉·羅密歐決定用維托里奧·哈諾(Vittorio Jano)取代之前的首席工程師朱塞佩·梅洛西(Giuseppe Merosi),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年輕的賽車手Enzo的勸說。Jano主導的首款車型是阿爾法·羅密歐Grand Prix Tipo P2,它是阿爾法·羅密歐首個由直列8缸增壓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的車型。Grand Prix Tipo P2贏得了1925年首屆世界汽車錦標賽。之后一共贏得了14場大獎賽和包括塔加·佛羅里奧在內的主要比賽,成為這十年中標志性的大獎賽賽車之一。Jano的設計理念是小而高效的發(fā)動機,平衡的重量分布、輕量化、精確的操控性。這樣的設計理念至今仍被阿爾法·羅密歐延續(xù)下來。
▲Alfa Romeo Tipo C
Jano在之后還負責了阿爾法·羅密歐6C系列和8C系列的設計工作。6C在1929年贏得了多個比賽,包括比利時大獎賽、西班牙大獎賽、蒙扎大獎賽等等。在30年代早期,6C成為了一個行業(yè)里程碑,一直在持續(xù)不斷的贏得各種比賽。Jano也負責傳奇的8C直列8缸發(fā)動機的開發(fā)工作。從1931年問世到1939年退役,它一直是當時阿爾法·羅密歐最重要的賽車引擎,并在20世紀30年代為阿爾法·羅密歐贏得了無數(shù)的冠軍與榮耀。8C是一輛真正的“超級跑車(Hypercar)”,是那個時代最先進技術和設計的體現(xiàn)。
當面對這8C 2900這樣的時代巔峰之作,亨利·福特不由的表達敬意:“當我看到一輛阿爾法·羅密歐經(jīng)過時,我要脫帽致敬?!?/strong>
▲Alfa Romeo 8C 2900B
Formula 1第一勝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導致歐洲賽車運動中斷。戰(zhàn)后的1950年,被認為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元年。脫胎于歐洲大獎賽賽車錦標賽(European Champoinship of Grand Prix motor Racing)的Formula 1在那年揭幕。而今年正是其70周年。對于Tipo 158來說——它意味著11場比賽的11場勝利。
朱塞佩·尼諾·法里納(Giuseppe “Nino” Farina)駕駛著Tipo158贏得了F1大獎賽頭年的年度冠軍。第二年,胡安·曼努埃爾·法吉奧(Juan Manuel Fangio)則用阿爾法·羅密歐Tipo 159贏得年度冠軍,Fangio在后來又贏得了4個世界冠軍。這個記錄直到2003年時才被車王邁克爾·舒馬赫打破。Tipo159是一輛425馬力的賽車,最高時速190英里(306公里)。這一切歸功于有史以來最強大的1500引擎。F1賽場的勝利鞏固了阿爾法·羅密歐作為賽車世界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的聲譽。誕生于1938年、橫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Tipo 158則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賽車之一 ——158及其衍生車型159在參加的54場大獎賽中贏得了47場勝利。
盡管主宰了賽道,阿爾法·羅密歐仍決定重新集中精力生產民用汽車。他們在衛(wèi)冕兩屆F1世界冠軍后就退出了比賽。1950年亮相的阿爾法·羅密歐1900成為第一款在流水線上生產的阿爾法·羅密歐,也是提供左舵駕駛的阿爾法·羅密歐,被稱為「可以贏得比賽的家庭轎車」(the family sedan that wins races)。
▲胡安·曼努埃爾·法吉奧駕駛著Alfa RomeoTipo 159賽車
意大利甜心和繼承者們
當阿爾法·羅密歐從F1退出后,就開始了一系列的嘗試。1952年,三臺阿爾法·羅密歐Spider亮相,并配備了2升全合金四缸發(fā)動機。1954年,在都靈車展上,Giulietta Sprint推出,這是一款大規(guī)模生產并裝配全鋁制雙頂置凸輪軸的車型。Giulietta主要分為三種車型,分別是四門轎車(Berlina),雙門轎跑車(Sprint)和敞篷車(Spider)。在1954年到1965年間Giulietta總共生產了177,690輛。Giulietta是戰(zhàn)后汽車復興和“甜蜜生活”時代的代表之一,人們稱之為「意大利甜心」(the Italian sweetheart)。在此期間還生產了其他Giulietta的衍生品,包括Sprint Veloce, Giulietta Sprint Speciale, TI和更輕、更快、更適合比賽的Giulietta SZ。
▲Alfa Romeo Giulietta SZ
在Giulietta獲得成功8年后,阿爾法·羅密歐于1962年6月27日在蒙扎廣場(Monza Autodrome)推出了Giulietta的后繼產品——Giulia。當時Giulia的風阻系數(shù)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0.34,整車質量僅為2205磅(1000公斤),發(fā)動機為1570cc,以其靈活的操控性、加速、安全性和超乎想象的駕駛感受而聞名。Giulia的成功使阿爾法·羅密歐進一步拓展規(guī)模,并在米蘭附近的阿雷塞開設了一家新工廠。而這家工廠成為了阿爾法·羅密歐的總部直到1986年。
▲Alfa RomeoGiulia GT 1300 Junior
在Giulia漫長的生命周期當中,推出了多種衍生產品——如Sprint GT, the Spider Duetto (1966) 和 Super—并達到了一百萬輛的生產目標。在1967年好萊塢電影《畢業(yè)生》中,達斯汀·霍夫曼駕駛著Spider Duetto穿梭于大街小巷。Spider Duetto也成為了影史上最經(jīng)典的50款跑車之一。
▲凱瑟琳?羅斯(Katharine Ross)和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在電影《The Graduate》
Autodelta與GTA
雖然在民用車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阿爾法·羅密歐從未忘記自己骨子里關于速度的基因。1961年Autodelta成立,成為阿爾法·羅密歐的專門的賽車部門。Autodelta憑借Giulia TZ (Giulia Tubular Zagato的縮寫)和TZ 2開始在世界各地的賽道上繼續(xù)為阿爾法·羅密歐取得勝利。這款車型是阿爾法·羅密歐在賽車領域保持持續(xù)競爭力的重要一部分。
▲Alfa Romeo Giulia TZ
在Giulia亮相之后。Autodelta開始謀劃一款基于Giulia的特殊車型。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Giulia GTA。其中的A為“Alleggerita”,在意大利語中意為“輕量級”。Giulia GTA的重量也僅僅只有1642磅(745公斤)。Giulia GTA的車身面板全部由鋁合金材料制成,并搭配上鎂合金車輪和透明的塑料側窗。Giulia GTA的街道版本(Stradate)和賽事版本(Corsa)都由Autodelta負責開發(fā)和制造。Giulia GTA贏得了7次歐洲冠軍和數(shù)不清的其它國際賽事,成為最具標志性的阿爾法·羅密歐車型之一 ——對于阿爾法·羅密歐來說,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模式,當時的口號是“Una vittoria al giorno con la macchina di tutti i giorni”即「日常用車的勝利」。
▲Alfa Romeo Giulia GTA Stradale
1967年,一款新的跑車亮相——Tipo 33。這是一款由Autodelta設計并制造出的原型車。在之后又以其為藍本開發(fā)出了33/2等車型參加各大賽事。在其10年的職業(yè)生涯中,Tipo 33在1975年和1977年贏得了世界冠軍。實際上Tipo 33不僅贏得了比賽,還成為了阿爾法·羅密歐的標志性車型之一。Tipo 33 Stradale完全由手工制造,采用中置引擎,是世界上首批超級跑車之一,最高時速可達162英里/小時(260公里/小時)。雖然只生產了18輛車,但Alfa Romeo Tipo 33 Stradale直到今天,也一直是中置引擎跑車的最完美定義。并被后輩Alfa Romeo 4C所完美繼承。
▲Alfa Romeo Tipo 33 Stradale
繼續(xù)探索和新的開始
阿爾法·羅密歐在70年代繼續(xù)鞏固其在民用車市場的地位,相繼推出了Alfasud和Alfetta。其中Alfasud也是阿爾法·羅密歐歷史上最成功的車型之一,這是一款緊湊的入門級轎車,在1972到1983年間,一共生產了893,719臺。而Alfetta則是阿爾法·羅密歐在運動型領域繼續(xù)的探索和定義。
▲Alfa Romeo AlfettaGTV
Alfetta引入了全新的動力傳動系統(tǒng)布局。如Alfetta 158/159大獎賽賽車所使用的那樣,離合器和變速箱與差速器一起安裝在汽車的后部,使重量分配更加平衡。懸架的前部是雙叉臂和扭桿,后部是De Dion管。De Dion驅動橋為這些車型提供了出色的重量分配。出廠時,就標配了倍耐力Cinturato 165HR14輪胎。瓦特的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內側后制動器和位置合適的De Dion后懸架相結合的驅動橋的設計,實現(xiàn)了牽引力和操控性的平衡。前懸架設計與眾不同,因為它包含獨立的縱向扭桿彈簧,直接作用在下叉臂上并帶有獨立的阻尼器。而以Alfetta為原型車的賽車后續(xù)分別在拉力賽事和房車賽事中為阿爾法·羅密歐取得了勝利。
▲Alfa Romeo Alfetta 傳動結構示意圖
1986年菲亞特集團收購了阿爾法·羅密歐,對于阿爾法·羅密歐來說這是一個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全新的164四門轎車在1987年投產。1978年10月,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菲亞特(Fiat)、藍旗亞(Lancia)和薩博(Saab)同意各自基于共享的Tipo 4平臺開發(fā)一款行政轎車,以最終與福特格拉納達(Ford Granada)和歐寶瑞科德(Opel Rekord),乃至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的更多高級轎車(5系和E級)展開競爭。164項目最初是156號項目,并于1981年完成,一年后,該項目演變?yōu)榛赥ipo4平臺的164。造型由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的Enrico Fumia設計,具有當時流行的楔形形狀,阻力系數(shù)僅為0.3Cd。
164也是阿爾法·羅密歐第一款受益于廣泛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產品。主要用于計算結構應力,從而開發(fā)出堅固但相對輕便的底盤。盡管與Lancia Thema,F(xiàn)iat Croma和Saab 9000共享相同的平臺,但由于它是四家車企各自投入生產的最后一部,所以它具有獨特的前懸架幾何形狀和最獨特的樣式。
▲Alfa Romeo 164結構示意圖
1990年,164 推出了QV(Quadrifoglio Verde)版本。外觀上,它裝有一個大包圍套件。在內部,QV配備了運動型座椅。而在機械上,它配備了升級版的3.0升V6 12氣門發(fā)動機和可調節(jié)的減震器設置。
1993年,164推出Q4(Quadrifoglio 4的縮寫)四輪驅動車型,該車型配備了安裝在164上的最強勁的3.0升V6發(fā)動機,具有24氣門。Q4的四輪驅動系統(tǒng)(“ Viscomatic”)是與奧地利公司Steyr-Puch合作開發(fā)的。并且比當時的其他系統(tǒng)更先進。該系統(tǒng)由粘性耦合單元,中央后輪差速器和后部的Torsen差速器組成。連接到ABS和“ Motronic”發(fā)動機管理模塊后,視路況而定,驅動后軸的動力在0到100%之間連續(xù)變化。扭矩根據(jù)速度、轉彎半徑、發(fā)動機轉速、節(jié)氣門位置和ABS參數(shù)在車橋之間分配。該型號甚至配備了Getrag 6速手動變速箱。
1998年,阿爾法·羅密歐164被166所取代,期間共生產了273,857輛。QV和Q4的產品序列也影響到了后續(xù)車型的開發(fā)。
▲Alfa Romeo 164 Q4
156是由設計大師——后來的奧迪設計總監(jiān),大眾設計部門掌門人沃爾特?德?席爾瓦(Walter De ' Silva)設計的一款前輪驅動轎車,作為阿爾法·羅密歐155的繼任者,贏得了1998年的歐洲年度車型大獎(European Car of The Year),并在商業(yè)上大獲成功。在此基礎上,阿爾法?羅密歐開發(fā)了用于比賽的156 D2車型。該車型繼承了曾經(jīng)贏得1993年DTM(德國房車大師賽)年度冠軍前輩阿爾法·羅密歐155的衣缽,共贏得了13個意大利和歐洲錦標賽的冠軍。
▲Nicola Larini 駕駛Alfa Romeo156 GTA領先駕駛BMW 320的Dirk Muller
邁入新世紀之后,阿爾法·羅密歐并沒有停下腳步。2001年,147榮獲歐洲年度車型大獎(European Car of The Year)。147由沃爾特?德?席爾瓦(Walter De ' Silva)和沃爾夫岡·埃格 (Wolfgang Egger)共同設計,在2000年都靈車展上發(fā)布。最初只有三門版本,之后很快加入了一款五門版本。并且在歐洲鋼炮(Hot Hatch)的風潮下,阿爾法·羅密歐很快就為147加持了新機器—— 一臺強大的3.2升V6發(fā)動機。Autodelta甚至開發(fā)出了最大輸出馬力400匹的版本并將其帶到了《Top Gear》。
克拉克森評價其:當你踩在油門上了時,就像是踩中了Millennium Falcon的超極開關一般(電影《星球大戰(zhàn)》中虛構的星際飛船)When you stamp on the accelerator it's like you've hit the Millennium Falcon's hyperdrive.
▲Alfa Romeo147與《Top Gear》主創(chuàng)人員的合影
在2003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傳奇車型8C的繼任者8C Competizione亮相。2007年,這輛使用了法拉利4.7升450馬力V8發(fā)動機的超級跑車上市,限定生產500輛。在2008年推出了8C Spider,它名字的第一部分是指在30年代和40年代主導賽道的八缸發(fā)動機的結構。
▲Alfa Romeo 8C Competizione
新的第一個10年
2010年,為了慶祝其百年誕辰,阿爾法·羅密歐復活Giulietta。Giulietta作為147的繼任者,繼續(xù)保持原有風格,熱辣的掀背造型與阿爾法·羅密歐式的前臉。將富有動力的靈活操控和日常駕駛的舒適性相結合。在2011年歐洲年度汽車大獎中排名第二。
▲Alfa Romeo Giulietta Quadrifoglio
2015年,備受期待阿爾法·羅密歐4C首次亮相。中置引擎后驅布局,致敬當年的傳奇——Tipo 33 Stradale。4C的車體結構采用了手工制造的碳纖維單體殼車身以及前后混合材料副車架(主要由鋁制成),使得整個底盤結構件的重量僅為65千克。整車質量控制在1,118 kg。4C是市面上能夠買到的最便宜的使用碳纖維單體殼結構的車型。
▲Alfa Romeo 4C車身結構
動力總成上,4C使用新的全鋁1.75 L(1,742 cc)直列4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并搭配6速雙離合器變速箱。這個發(fā)動機可以在6000轉時輸出240匹馬力(177 kW)。雖然僅為1.75L,但4C依然可以在4.5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最高速度為258km/h。發(fā)動機初始設計為重量最小化,功率重量比僅為0.267 hp / kg(8.22磅/馬力)。一年后,阿爾法?羅密歐推出了4C Spider,同樣令人興奮的性能,但只增加了22磅的重量。4C的設計,延續(xù)了當年Jino“小而高效的發(fā)動機,平衡的重量分布、輕量化精確的操控性”的設計理念。在德國著名汽車雜志《Auto Motor und Sport》的評選中獲得“2014年度最佳汽車”稱號。
▲Alfa Romeo 4C與33 Stradale的歷史傳承
接著,2016年Giulia回歸,次年Stelvio推出。
Stelvio以意大利著名的Stelvio Pass公路命名,采用與Giulia相同的平臺和相同的動力系統(tǒng)。這兩部車的推出標志著阿爾法·羅密歐重回豪華車市場。自從1992年停產75以來,Giulia是阿爾法·羅密歐二十多年來首個使用縱置后驅平臺的面向大眾市場的車型。Giulia所使用的平臺代號為「Giorgio」,整個平臺的開發(fā)由前法拉利的技術總監(jiān)Philippe Krief主導。Giulia全系標配碳纖維驅動軸,以及鋁合金減震塔頂。
▲Alfa Romeo Giulia Q4和Stelvio Q4
Quadrifoglio自然不會缺席。Giulia Quadrifoglio的主要競爭對手是Mercedes-Benz AMG C63、BMW M3和Cadillac ATS-V等車型。Giulia Quadrifoglio上這臺2.9升V6發(fā)動機是由法拉利技術人員專門為Quadrifoglio開發(fā)的,與法拉利的F154 CB V8發(fā)動機密切相關,共享了來自的Ferrari California T上缸徑x沖程為86.5mm×82mm的單缸缸體,是名副其實的「減缸法拉利」。這臺發(fā)動機在6,500轉時的最大功率輸出為510馬力,在2,500到5,000轉之間輸出600 N·m的峰值扭矩。Giulia Quadrifoglio可以在3.9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并僅用32米距離停下。此外可以達到307公里/小時的極速。
顯然,Giulia Quadrifoglio也是一臺「賽道機器」。Giulia和Stelvio之后接連在紐伯格林北環(huán)賽道創(chuàng)造紀錄——Giulia Quadrifoglio運動型轎車以7:32的圈速紐北最快四門車;而Stelvio Quadrifoglio則是美國市場在售最快的SUV,成績?yōu)?:51,這個成績僅次于奔馳AMG GLC 63 S。在《Motor Trend》Head 2 Head第85集中,Giulia Quadrifoglio 上演了與 BMW M3 Competition的巔峰對決,并且勝出。在同一集中,它的評分也遠遠高于梅賽德斯-AMG C63和凱迪拉克ATS-V。2017年1月的Giulia Quadrifoglio出現(xiàn)了在三劍客的新節(jié)目《The Grand Tour》中,正是Giulia Quadrifoglio的出色表現(xiàn),讓向來挑剔的大猩猩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在擁有一輛阿爾法·羅密歐之前,你永遠稱不上一個真正的車迷(You cant be a true petrolhead until you've owned an alfa romeo。)
▲杰里米·克拉克森對阿爾法·羅密歐的評論
在阿爾法·羅密歐110周年的日子,這個傳奇品牌于今年3月發(fā)布了一款限量版高性能轎車Giulia GTA,并且全球限量發(fā)售500臺。這款車可以追溯到著名的1965年Giulia Sprint GTA。后者在當時的賽車界占據(jù)了主導地位。Giulia GTA相比普通的Giulia Quadrifoglio減輕了約100公斤的重量,同時從法拉利衍生的2.9升V6雙渦輪發(fā)動機增加了約30馬力。其結果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重量功率比——只有6.2磅/馬力!
▲阿爾法·羅密歐 Giulia GTA
結語:
自卡爾本茨1886年發(fā)明汽車以來,已經(jīng)有25家汽車公司走過了百年發(fā)展史。在這25家百年車企當中,有許多以設計、生產運動型車而聞名。但唯有阿爾法·羅密歐把幾乎每個產品都做到了可以“那么快”的同時,在價格上保持相對親民。自誕生之日起,「愛快」的基因就已經(jīng)流淌在阿爾法·羅密歐的血液里。并持續(xù)不斷的把賽場上的運動基因帶回到大部分人負擔得起的民用市場,把最純粹和暢快的駕駛體驗回饋給車迷和消費者。
110年的漫長時光可以誕生和消逝很多東西。有無數(shù)品牌經(jīng)歷著跌宕起伏的命運的捉弄,或是消失,或是改變,或許起承轉合重獲成功。但只有阿爾法·羅密歐幾乎不曾改變。作為曾經(jīng)的追求速度的少年,無論是過去、今天、還是未來,阿爾法·羅密歐和他的車迷們都會一直「愛快」下去。
文|圣安東尼奧小石匠
圖|網(wǎng)絡
前沿資訊 原創(chuàng)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chuàng)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博:@駕仕派
駕仕派現(xiàn)已入駐各大媒體平臺
汽車之家、今日頭條、易車、搜狐、網(wǎng)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淘寶達人、百度百家
企鵝媒體平臺、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日均全網(wǎng)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版權聯(lián)系:jiashipai@foxmail.com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