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fā)明者,再次定義召回之王的標準”。
![]()
2019年,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在華共交付702,088輛新車,同比增長4%;中國市場,已連續(xù)5年成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單一銷售市場。而與這一榮譽加身格格不入的,是奔馳自2019年以來,在華累計召回超過124萬臺問題車。
而這一污點數(shù)據(jù)隨著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6月29發(fā)布的,關于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福建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備案召回計劃,被擴大至近191萬輛。據(jù)青橙汽車了解,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受調查影響,奔馳決定采取召回措施,而去年5月,國產E級和國產C級減震器斷裂缺陷召回事件,以及E級輪胎鼓包事件,也同樣均是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并通知生產者實施召回后,奔馳才最終宣布召回。顯然,中國消費者對這家報以極高熱情和購買欲望的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并沒有為其客戶帶來與其高居不下的后市場保養(yǎng)價格所相對應的品質。
事實上,奔馳在華市場傲人的業(yè)績始終未換得市場消費輿論的正面認可。圍繞“西安女車主維權”、“零整比系數(shù)過高”、“失速事件”等問題不斷,同時,對北京奔馳減配、質量和裝配工藝問題的爭議也不曾休止。盡管奔馳在華市場口碑遭遇崩塌,但中國消費者仍對奔馳品牌表達了充分信任和喜愛;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中國市場之于奔馳的重要性提高,其正以此為砝碼,借“中國特供”之名,有恃無恐的做著減配和區(qū)別對待的勾當。
“當前,作為我們(全球)最大的區(qū)域銷售市場,中國的銷售情況非常樂觀”,梅賽德斯奔馳董事及銷售營銷部門主管布雷塔西格,對疫情背景下,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強勢表現(xiàn)感到樂觀。而為奔馳提供這般自信的數(shù)據(jù)基礎,是奔馳5月份在中國市場累計出售7萬余輛乘用車,同比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的業(yè)績?!懊麨闈h臣,實為漢賊”,包括倪凱
在內的多位奔馳高層,都曾表達過中國市場之于梅賽德斯之于戴姆勒集團的重要性,然而,這家信誓旦旦扎根中國市場的德國企業(yè),卻通過其在華合資公司北京奔馳,屢次對旗下在華銷售產品進行減配,并由此引發(fā)一眾質量問題,僅在2019年召回次數(shù)就超20次。
“失道者寡助”,對于這家立足中國的豪華品牌而言,在缺少尊重的前提下談何突破。盡管中國消費者對奔馳品牌表達了充分信任和喜愛,但這并不是奔馳放松對產品質量和品控要求的砝碼,反而籍此變相減配,忽略消費者本身感受。然而汽車市場競爭愈加激勵的發(fā)展趨勢下,未來消費者又會對奔馳留有多少耐心和寬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