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目前還有另一家日系車企將步鈴木汽車的后塵,離開中國市場,你猜會是誰?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逐漸激烈,在產品更新上長期落后且懶惰的三菱很有可能將成為下一個被迫離開國內汽車市場的日系品牌。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在之前召開的三菱年度大會上,三菱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CEO)加藤隆雄表示,未來三菱將逐步取消包括歐洲、中國在內等市場的業(yè)務。這個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就意味著可能在不遠的以后,三菱將撤出國內市場,尤其是聯(lián)系到三菱在國內市場非常不堪的銷量,這樣的消息一出,基本上就實錘了。
![]()
不過輿情迅速發(fā)酵之后,6月23日,三菱汽車經濟辟謠稱:“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三菱自動車會以有效利用有限資源的同時,通過結構改革來進行固定成本的削減,作為最優(yōu)先考慮的課題,來提升各國的盈利性。具體的實施策略還在檢討中,但是關于中國,會和現有的合作伙伴繼續(xù)開展今后的事業(yè)”。不過盡管三菱汽車已經出面辟謠,并且給出了很官方的解釋,但是有了之前的官方口徑,現在的辟謠顯然底氣很不足,尤其是之前很多業(yè)已離開國內市場的海外品牌,在離開之前也是這樣說的,比如已經退出國內市場的雷諾,在確定退出國內市場之前,也是先辟謠,然后象征性的安排好撤出后的一切,結果現在,不管是車主還是經銷商,成為被雷諾拋棄的群體了。所以其實在我們看來,三菱汽車的辟謠只是常規(guī)操作,為的或許就是穩(wěn)住當前的經銷商和車主,因為一旦經銷商和車主覺醒,那么三菱想要安然地從國內市場脫身,難度將非常之大!
![]()
其實三菱汽車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疲態(tài)已經非常明顯,1—5月份,廣汽三菱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只有22673輛,月均銷量只有4千多輛,對于一個普通合資品牌來說,這樣的銷量的確是相當慘淡。要知道,鈴木汽車離開國內市場的前一年,長安鈴木月平均銷量還有8000多輛。所以其實從銷量層面來看,三菱已經快要滿足離開國內市場的必要條件,那就是銷量低迷了。
![]()
而在過去幾年時間,事實上三菱在國內基本上沒有新車投放,只有奕歌一款車,而這款車在緊湊型SUV市場也沒有掀起什么風浪,5月份的銷量只有可憐的760輛,1-5月銷量3094輛。而剩下的那些車型,包括歐藍德、勁炫,基本上都是幾年之前的老車,在一些可以簡單替換配置的地方進行修改,然后當作新款車型售賣??梢赃@么說,國產三菱大多數的產品,至少停留在3—5年以前的水平,落后當下主流同級車1—2個代際。所以其實賣不動很正常,完全對得起國產三菱的產品實力,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翻翻這些產品的配置表,看看相關數據,就知道我們所言不虛!
![]()
而在進口車上,更是極盡應付之能事,比如現在的帕杰羅,核心部件依然是10年以前的水平,尤其是那臺老掉牙、最大馬力僅177Ps的3.0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對于一款車身重量超過2噸的中大型SUV而言,在動力方面落后太多了。而今年3月份引入國內的全新一代帕杰羅·勁暢,在海外市場已經上市5年,而且這一次以官方平行進口渠道進入國內的帕杰羅·勁暢,只支持國五排放。也就是說,其實這款車進到國內,市場依然是特別狹窄,在我們看來,其實就是走個過場。從這些產品更新的速度來看,其實三菱已經無意在國內市場進行深耕了。
![]()
除了在產品方面已經“心猿意馬”之外,其實按照之前雷諾-日產-三菱聯(lián)盟的規(guī)劃,中國市場已經不在三菱的區(qū)域范圍內了。按照規(guī)劃,日產品牌將主導美國、中國以及日本本土市場;雷諾將主導歐洲、俄羅斯、南美、南非市場;在南亞市場,雷諾、日產將共同存在;三菱品牌則深耕東南亞、大洋洲地區(qū)。從規(guī)劃上來看,日產才是中國市場的重點,雷諾已經戰(zhàn)略性撤出,現在三菱是不是也會撤出,其實就看目前國內的銷量還能降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接著下降,其實也就會促使三菱做出最后的決定。
![]()
所以盡管現在三菱汽車已經出面辟謠離開中國市場,但是根據之前其他品牌的“套路”以及三菱汽車在產品更新上的漫不經心和心猿意馬,其實三菱離開國內市場只是時間問題,當然據我們猜測,三菱汽車的辟謠,只是為其離開國內市場爭取時間和相對穩(wěn)定的態(tài)勢,畢竟一旦經銷商和車主“反水”,那么三菱想要全身而退,可能難度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