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開猛禽,也是為數不多的幾次開皮卡,在習慣了小車之后,這臺猛禽通透的視野和碩大的姿態(tài),讓我在城市里通勤倒吸了口氣,一邊享受著來自小姐姐們的目光,一邊投足精力放在路面上,隨便哪個彎角轉小了,邊邊角角都有可能會擦碰到。但也無妨,大車有大車的魅力,在比較空曠或者筆直的路上,油門盡可以隨意去踩,心境也能隨著車身愜意的晃動變的開闊起來。
實際上,這臺猛禽也并沒有想象中難駕馭,尤其讓我驚喜的是,從城市開到邊郊,再中途撒個野,這個龐然大物百公里才喝13個油,在高速上最省的時候降到過10個以下。
![]()
上一周期的猛禽車型還在用6.2L自然吸氣的發(fā)動機,如今Down Size為V6的3.5T,Ecoboost發(fā)動機以及10AT的總成讓這臺車在駕駛感上有了不同的感受。
動力是不弱的,油門踩過3000rpm之后還能聽到熟悉的排氣聲浪,怎么著都能讓人心潮澎湃。
就像很多企業(yè)都在追求均衡一樣,Ecoboost也是在節(jié)能和動力之間找到平衡,至少從這臺猛禽的實際體驗來看,表現的有理有據。
福特是制造發(fā)動機的大家,60年代時福特重心在賽車領域。通過賽車技術反哺量產車,也是那個年代諸多主機廠的運營思路。彼時福特的V8發(fā)動機先后進入了FE系列和溫莎系列V8發(fā)動機,這兩個系列的V8發(fā)動機,讓福特性能車統治了這個時期歐洲和美洲大陸上的各種賽事。
到70年代開始,福特率先發(fā)現了用芯片對發(fā)動機進行軟件控制,能讓燃油和空氣保持最佳的比例,更高效的燃燒。緊隨其后,第二代芯片不僅能夠控制空燃比,還能控制噴油嘴和點火角,之后的芯片加入了通信和自檢功能,慢慢發(fā)展成了現在的ECU。
經過幾年的開發(fā)和驗證,2010年,福特EcoBoost系列發(fā)動機應運而生。目前的Ecoboost發(fā)動機包括了1.0升、1.5升、2.0升、2.3升、2.7升和3.5升共6款產品。
![]()
為什么會著重說發(fā)動機,在排放法規(guī)越來越嚴苛的今天,很多車企都在為節(jié)能減排絞盡腦汁,尤其是那些帶有越野屬性的車型,很容易纏繞爭議,不止是猛禽,牧馬人,帕杰羅,衛(wèi)士都是如此。
但對于實際的使用場景來說,Down Size已然能夠滿足大多數需求,就比如這臺猛禽,綜合油耗百公里15L以內,再配上136L的大油箱,郊野它不香嗎?【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