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成都車展,我和幾位媒體同行都挺喜歡奧迪Q2L,它不僅外形動感時尚,有很多靚麗的顏色,C柱旁邊印上的四個圈logo充滿趣味,而且經(jīng)過加長,后排空間也能看齊Q3,這不禁讓我擔心起Q3未來的銷量。不過,在瞄到幾張全新第二代Q3官圖之后,我意識到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閑言少敘,咱們先從內(nèi)飾開始講起,因為這套內(nèi)飾實在太好看,一般我說內(nèi)飾好看都會加上類似“我覺得”的字眼,而這次沒有必要了,我有信心大部分人都覺得它好看。
它的內(nèi)飾可選不同材料混搭,其中撞色Alcantara的搭配很有年輕味兒。中控沿用了奧迪最新的設計,和新A8、新A6有一脈相承的感覺,大面積的全黑屏幕面板,外邊勾了一圈不規(guī)則形狀的銀色飾條。這個框向左跨過方向盤,形成一個閉環(huán)的造型,向右又抽出兩條線,直到門板,看起來簡潔又協(xié)調(diào)。
不過,它的空調(diào)控制區(qū)域就沒有新A8、新A6那塊大屏幕了,而是采用比較傳統(tǒng)的按鍵旋鈕形式,但我覺得沒啥,視覺效果也不差,功能分區(qū)也清晰,畢竟價位擺在那。
駕駛區(qū)域的觀感也不錯,虛擬座艙儀表,一大塊液晶屏顯示效果酷炫,誰用都說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頂配才有。方向盤造型也精致多了,logo外的那一圈框用上了與進氣格柵類似的形狀,比起上一代圓滾滾的方向盤,我更愿意握著新的這個。
全新Q3相比上代,軸距增長了77mm,對后排的乘坐空間提升應該有幫助。但是,因為有四驅車型,中間地臺凸起還是很高,這是硬傷,沒辦法。同時,后排座椅支持前后移動,雖然我猜可能沒多大用,畢竟空間本就不大,很少會把后排往前挪,但有總比沒有好。另外,尾廂空間也有一定提升。
之前有人調(diào)侃奧迪車換代總怕被發(fā)現(xiàn),比如A4就被吐槽新車外觀變化不明顯,不過,這話放在Q3上就不成立了,一眼就能看出它“臉上動了不少刀子”。
全新設計的進氣格柵,尺寸很大但不會給人不協(xié)調(diào)的感覺,外邊包上一圈啞光飾條,精致感是有的。大燈用上了全新設計,下部突出來一塊,日間行車燈在這里分成三條,好似箭頭的形狀,特精神。機蓋隆起的線條也更加明顯,這些元素配合在一起,使得前臉的層次感比起上代強多了。
現(xiàn)款Q3側面線條幾乎是沒有,只有一條淡淡的腰線,比胖子的鎖骨還要不明顯。而全新Q3側面線條豐富多了,能看到前后輪拱都隆起了一塊,腰線也刻得更深了,就像健身后手臂上肱三頭肌交錯的線條一樣充滿力量感。而且,新樣式的輪轂也有氣勢多了,所以,買高配買高配!
視線來到車尾,可以看到上半部分和現(xiàn)款相近,而從尾燈開始完全是兩個世界。尾燈的不規(guī)則形狀和頭燈呼應,并且也有三條紅色燈帶,組成箭頭形狀,我同樣要用精神來形容它。
雖然圖上看不出,但它的三圍尺寸全面增長,具體數(shù)據(jù)看下圖。關于外觀就講這么多吧,相比舊款胖乎乎的樣子,新款外觀變得凌厲,但并不一定人人都喜歡這個改變。
據(jù)了解,全新Q3動力系統(tǒng)為1.5T、2.0T配7速雙離合,2.0T的EA888大家都比較熟悉了,1.5T的EA211可是新面孔,目前國內(nèi)還沒有車搭載。
這臺發(fā)動機被命名為1.5TSI evo,雖然動力數(shù)據(jù)和現(xiàn)款1.4T相差不遠,但大眾宣稱它比1.4T那副機器百公里油耗少一升。怎么做到的呢?因為它用上了一系列尖端技術,最亮眼的要數(shù)可變截面渦輪技術(全稱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它通過在普通渦輪葉片外,加一圈電控導流葉片,可以根據(jù)工況調(diào)節(jié)角度,實現(xiàn)無論高低轉速都有良好的增壓效果,同時渦輪遲滯小,還省油。哦對了,這可是保時捷同款的技術。
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感覺全新Q3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很難找到槽點。其實,它進步那么大也是被逼的,第一代Q3剛出來那段時間,國內(nèi)幾乎沒有同級的對手,而且外形也還算可愛,吸引了大批女性買家。然而,X1換上UKL前驅平臺后,空間開掛一般,直接給Q3一記重拳,寫本文之前,我翻看了一下近一年的銷量數(shù)據(jù),Q3都是被X1按在地上摩擦。
而且,現(xiàn)在乃至未來世道更不“太平”,懟Q3的可不止X1一個了,這個市場又冒出了像凱迪拉克XT4、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沃爾沃XC40等強勁對手。它們各個磨刀霍霍,都做好了大干一場的準備,如果Q3還是現(xiàn)在那個“窮酸樣”(按同事說法,現(xiàn)款Q3看起來一點不像豪華車),下場可想而知。
不過好在,全新Q3看起來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它能否在競爭激烈程度今非昔比的新戰(zhàn)場,重振往日的輝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