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車牌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貴的鐵皮了,曾經(jīng)想要得到一塊滬牌你甚至要掏出超過10萬元,雖然現(xiàn)在限制了出價空間,但一塊牌照也要8、9萬元,而且大概率你是拍不到的。所以那些贈送牌照的插電混動車型便成了像上海這樣的限牌城市的“香餑餑”,既解決了牌照的問題,同時還省去了純電車尋找充電樁(如果你不充電的話)的煩惱。
![]()
假如取消了補貼和送牌政策,或者對于不限牌的城市來說,插電混動車型是否還值得購買呢?難道這些車存在的意義僅是為那些限牌城市的消費者提供車牌嗎?我不這樣認為,從試駕體驗來說,大多數(shù)混合動力車和自家純汽油版車型相比,是擁有更好產(chǎn)品力的。
![]()
![]()
你看豐田、本田旗下的混合動力車型,它們并不享受新能源政策的補貼,但關注度依舊很高,而且的確有很多消費者為此買單。先不說具體行駛品質(zhì)的差別,單算經(jīng)濟賬也是不虧的。比如最新款的豐田凱美瑞,“2.5HG 豪華版”混動車型售價比“2.5G 豪華版”汽油版車型貴了2萬元。但以我們之前測試的油耗數(shù)據(jù)看,混動版每百公里的油耗要比汽油版節(jié)省大概3升。假設你每年行駛2萬公里,以當前的油價來計算,差不多開個4年多混動版就能收回和汽油版的差價,而且每年行駛的里程越長或者油價越高,則回本的時間越快。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在一個用車周期內(nèi)就可以賺回差價,甚至賺得更多。
![]()
倘若拋開經(jīng)濟因素不談,僅論行駛品質(zhì),凱美瑞混動車型也值得你多掏這2萬塊錢。由于電機的存在,混動車型在起步時響應更加迅猛,同時還更加安靜。還記得在試駕凱美瑞混動版車型時,我的注意力完全被油耗所吸引,這倒不是我有什么崇高的環(huán)保理想,也不是為了省加油的錢。這種感覺就像第一次玩蘋果手機,對一切都無比好奇,想看看它究竟能帶給我怎樣不可思議的體驗。一周開下來,油耗達到了驚人的4.7L/100km,看著百公里油耗一點一點的下降讓我無比開心。
![]()
開混動版凱美瑞那些天還讓我的“路怒癥”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如果開著AMG或RS這樣的車,碰到馬路上橫沖直撞的,一定會讓我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腎上腺素直沖紅區(qū),分分鐘準備沖上去過兩招,就算不過招也會生氣好一陣。但開混動版凱美瑞就不會,哪怕是被逼踩了一腳重剎,看著剎車力被電池回收心里也就釋然了,就當是對方好心幫我降油耗了。
![]()
無論是理性地計算用車成本,還是感性地聊駕駛感受,都是混動版凱美瑞更加優(yōu)秀。其實很多插電混動車也具有類似的優(yōu)點,比如車廂的靜謐性更好,動力響應更加直接等等。但同時也會讓人產(chǎn)生顧慮,如果沒有充電條件電池消耗光了怎么辦?還能省油么?沒電了插電混動車型還有優(yōu)勢么?
其實現(xiàn)在的插電混動車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把電池消耗光的,當電量還剩10%——20%時,便會進入“電量保護”的狀態(tài),此時車輛完全由內(nèi)燃機驅(qū)動。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插電混動車對能量管理是比較粗暴的,沒有類似凱美瑞混動這種PS架構(gòu)車型可以在勻速行駛中為電池充電的功能。為了維持電池的電量,只有在加、減速時補充電量,尤其在加速時發(fā)動機不僅要驅(qū)動車輪還要為電機充電。所以當電池沒電時,插電混動車很可能比純汽油車更加費油。
![]()
雖然插電混動車在燃油經(jīng)濟性上不占優(yōu)勢,但買它還可以免購置稅啊,這也是不小的一筆開銷。尤其是那些價格比較高的車型,比如寶馬530Le、凱迪拉克CT6 PHEV,就算是20來萬的車省個1萬多元的購置稅想想也是很美的。而且雖然虧電狀態(tài)下沒有辦法純電行駛,但在起步和怠速時還是能幫發(fā)動機做些事情的,所以在動力響應性方面依然是有優(yōu)勢的。
寫在最后
雖說混動車有不少的優(yōu)點,但在不限牌的城市,插電混動車的能見度還是很低的。我想人們還是對這類車不太了解,如果綜合考慮,插電混動車相比純汽油車可能產(chǎn)品力、性價比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