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35 GTR是一臺非常特殊的車型。
但是說到改裝,這是一個讓絕大多數(shù)技師都會頭疼的車。這并不是說R35 GTR不是臺好車,非常難以升級。
相反,原廠的R35 GTR非常出色,導致后期的改裝往往成為畫蛇添足,只會拖累性能而不會有任何加成。如果只是單純的加速賽,改裝非常簡單。
但是進行賽道化或者走街的改裝,R35 GTR會讓每一個技師頭疼不已。
因此,即使是motoiq以及Mike Kojima這樣頂級技師也對R35 GTR遲遲沒能夠下手。他們花費了很多時間來尋找R35 GTR的問題,以期能夠真正的升級R35 GTR的性能,而不是拖累其的表現(xiàn)。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MOTOIQ帶來的R35 GTR的改裝系列。
上一期中,這臺R35 GTR已經(jīng)更換了KW減震。這一期中,其將迎來全新的防傾桿。
![]()
為什么要更換防傾桿?
MotoIQ的計劃是為這臺GTR更換上更大尺寸的輪胎和輪圈,以保證更大的地面接觸面積。
在motoIQ看來,當將車輛更換為更大尺寸的輪胎的時候意味著更大的抓地力,更大的抓地力意味著更大的車身側(cè)傾。
一般來說,為了對抗更大的側(cè)傾,技師的選擇往往是增加彈簧的剛性,也就是更換更硬的避震。
但是,GTR這臺車和其他車不一樣,其的原廠設定就是非常硬的車架。而更換更硬的彈簧在這種更硬的車架上往往起到的是反面教材的作用。
因此,motoIQ的計劃是使用來自于forged performance防傾桿。
motoIQ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forged performance是市場上能購買的最硬的防傾桿。尤其是,R35 GTR的后防傾桿細的和“牙簽一樣”。
在motoIQ看來,原廠防傾桿細到?jīng)]有什么實際作用的地步。
尤其是,R35 GTR轉(zhuǎn)向嚴重不足,尤其在輪胎溫度升高的情況下,轉(zhuǎn)向不足到了讓人抓狂的地步。這一賽道特性也支持了motoIQ的理論。
![]()
這是forge performance的endlink。
![]()
Forged performance為兩相調(diào)節(jié)(下部防傾桿)。前防傾桿達到了38.4mm,原廠尺寸則為34mm(上部防傾桿)。Forge performance增加了足足133%的剛性。
![]()
為了保證輕量化,forge performance的防傾桿是中空的。其選用了1096彈簧鋼材以保證長期的使用壽命。其也進行了涂層處理以保證長期使用。
![]()
原廠后防傾桿即為圖中黑色的防傾桿。其尺寸只有可憐的14mm。Forge performance(紅色)增加到了24mm。
換算下來,這意味高達800%的剛性增強。你可以用手輕易的將原廠后防傾桿彎折。和前防傾桿一樣,forge performance的后防傾桿為輕量化設計。
![]()
后防傾桿為三相可調(diào)。在目前的改裝中,endlink被置于中間的位置。
![]()
為了減少摩擦和擾人的摩擦噪音,防傾桿會和襯套接觸的部分用teflon膠帶纏繞起來。
![]()
將氨基甲酸乙酯材質(zhì)的襯套內(nèi)外潤滑。
![]()
同時也給teflon膠帶進行潤滑。
![]()
現(xiàn)在防傾桿準備好上車了。
![]()
和裝避震不同,更換防傾桿非常輕松。GTR的防傾桿位于橫向構(gòu)件的下方。如今很多車的防傾桿都位于橫向構(gòu)件的上方,需要拆除橫向構(gòu)件才能更換。
![]()
前防傾桿更換中。
![]()
GTR原廠的后endlink(黑色)非常細小。如果放一只鉛筆在邊上,你會發(fā)現(xiàn)其的尺寸和鉛筆類似。如果直接更換更大尺寸的后期防傾桿,原廠endlink的損壞的概率極大。
![]()
后防傾桿安裝中。
![]()
現(xiàn)在前后避震,防傾桿已經(jīng)就位。這為后期GTR的升級打下了基礎。
下面的計劃中,motoIQ將使用SPL和whiteline的組件將懸掛更換成完全可調(diào)的懸掛,同時更換廣為詬病的香蕉,以及對前后幾何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