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簡稱“車機”)是目前汽車上常見的配置,即使經(jīng)濟車型至少也配備有行車電腦。車機主要承擔著一輛車的行車安全、影音娛樂、駕駛輔助、交流通訊等功能。在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滲透化的大背景下,車機系統(tǒng)也智能、科技與個性。
但就如我們試駕時對某款車型的人體工程學諸多抱怨一樣,不是每臺車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都能讓人滿意的。車機系統(tǒng)常會附贈不少麻煩。
在今年易車聯(lián)合著名的J.D.Power共同合作發(fā)布了《2018中國消費者車載信息娛樂系統(tǒng)使用體驗與偏好調查》,共有3254名消費者參與調查。
本次的調查報告相當詳細,主要從“娛樂和互聯(lián)”、“舒適與便利”以及“輔助駕駛/導航”這三個部分進行調查,基本涵蓋了車主在使用汽車車機系統(tǒng)時常用的配置。
遠程APP控制最雞肋,聽歌最重要
在雖然時至今日相信還是有不少人僅僅將娛樂系統(tǒng)當做開車犯困時的提神劑,木耳朵如我更是分辨不出音響的好壞之分,但“車載收音機/CD/MP3”的使用率一欄明顯領先其他配置。
最慘不忍睹的是“手機APP遠程控制”,僅有“4.5%”的人表示每次會使用它,卻有“27.5%”的人表示從不使用,考慮到目前裝備有該系統(tǒng)的車型并不多,而且即使原車就裝備,也不見得每位車主都有心去下載個APP。
在“使用體驗”的調查中,有“40.8%”的人表示“內置藍牙電話/設備”非常好用,位居調查榜第一位。藍牙電話除了好用還涉及駕駛的安全,殊不知有多少起事故都是因為接聽電話而引起的。
腫么飄準的普通發(fā)聽不懂
“座椅加熱/冷卻/按摩/腰部調節(jié)”和“自動空調”是兩個使用率最高的舒適性配置,使用體驗也同樣都是最高,“車載空調”是和“車載收音機”相媲美的上車必開配置之一,我非常推薦配備有自動恒溫系統(tǒng)(俗稱的自動空調)的車型,只要設定好溫度,風量和吹的角度都是自動設定的,省去不少麻煩,能讓駕駛員更專注于前方的道路。座椅加熱是抗冬利器、女士最愛,座椅通風在夏天則是比空調更完美的存在,只是相比加熱,裝備的車型不是非常多。
“語音識別”以及“車載管家服務”是使用率最低的兩個配置,幾乎都有“28%”的車主表示從來沒有使用過這兩個配置。但是使用體驗來看“車載管家服務”好評率還是不錯的,較次的是汽車“語音識別”系統(tǒng),可見目前很多車型的語音控制識別率還是較低的,這讓人想起了此前某款車型的坑爹語音直接讓車主氣得罵娘。
科目二克星也許只是顆攝像頭
數(shù)據(jù)顯示高達“65.1%”的車主經(jīng)常用到倒車影像,遠遠領先排名第二位的“行車記錄儀”。
很多剛拿駕照或者剛買車的“本本族”最怕的不是把車開起來,而是停車,特別還是需要倒車入庫的時候,簡直一個頭兩個大,此時油門當剎車、方向盤左右不分等等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倒車影像系統(tǒng)”簡直就是他們的一大救星,有些影像還配備有隨動停車線,只要像玩游戲一樣跟著線停正就行,大大降低了倒車入庫的難度。
“自動泊車”和“低速碰撞預警”的使用率則非常低,這也很好理解,“自動泊車”對于中國的路況來講簡直連雞肋都算不上,都可以劃到辣雞的行列了。能識別的停車位非常有限,倒車速度還出奇慢,停車但凡稍微小上那么一丟丟,直接就罷工,車位要是足夠大,我還需要你?
“低速碰撞預警”其實是一個挺不錯的配置,只是需要跟“主動剎車”相搭配使用才能提高行車安全,很多車型的預警系統(tǒng)太過于靈敏,離著前車還有老遠一段距離就開始“滴滴滴”的響個不聽,著實惱人。
這才是我想要的
“33.2%”的受訪者表示最希望給車機增加的一個功能就是“車內外的360度攝像機”,汽車人均持有量越來越多,不僅開車上路非常擁擠,下班回家搶奪僅有的車位都是勞心勞力,汽車配備有360度影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通過擁擠地方時的剮蹭。
最希望增配第二名是“路線規(guī)劃和躲避擁堵功能”,這功能其實不算稀奇,一臺能連接上網(wǎng)的手機即可,目前大多數(shù)的導航APP都設置有躲避擁堵功能,如今誰還會用汽車上的導航呢?
其他諸如“車載機器人”、“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自拍和支付功能”等等都是車機智能化發(fā)展的方向,相信不久之后都會一一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