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子彈已經飛了好長一段時間,是時候該停下來冷靜思考。
近日,因一博主針刺三元鋰電池發(fā)生起火爆炸的視頻,引發(fā)了業(yè)內外對電池安全的討論。之后比亞迪入局,拿出了自家的刀片電池影射三元鋰不安全,全球最大的三元鋰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則加入應戰(zhàn),雙方撕得不可開交。
實際上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斗爭”從3月底比亞迪刀片電池發(fā)布時就開始了,而5月初寧德時代在業(yè)績說明會上的回懟,更是將雙方對抗的火藥味越煽越濃。最后加上博主試驗三元鋰的起火爆炸,引發(fā)吃瓜群眾強烈關注,直接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送上了PK臺。
一根小小的鋼針,攪動得電池產業(yè)和新能源行業(yè)惴惴不安。要知道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yè)都確定了新能源化的大方向,但現(xiàn)在整個行業(yè)市場都處在發(fā)展的初級階段,特別是消費者端,對電動車更是“談電色變”,安全、續(xù)航、便利性、保值率等諸多方面的問題,成為電動車通向普通消費者的阻礙。
試想,寧德時代是電池企業(yè)的巨頭,他都搞不定針刺試驗,還讓消費者怎么相信電動車?個人覺得這場風波,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普通消費者對電動車安全的信任,無論最終誰勝了這場口水仗,兩家公司,新能源行業(yè)都是這場風波的受害者。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幾起電動車起火的事故,更加刻畫了電動車不安全的印象。
關于技術、安全層面的論證,這是一個嚴謹?shù)目茖W論證的過程,我們不好對其作出認定和評判。但我們可以認知到的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走的是不同的電池發(fā)展路徑。前者因為電池續(xù)航里程的痛點,不斷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對電池的安全和穩(wěn)定性做出了一定妥協(xié);后者則優(yōu)化磷酸鐵鋰,死磕安全,降低能量密度需求和成本,從電池技術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雙方都沒毛病。
但其實從這場論戰(zhàn)結果來看,寧德時代算是徹底輸了,他輸在把百分百面向行業(yè)端的話題向C端市場進行了延伸,引發(fā)輿論失控,接連被質疑,特別是幾個測試試驗的回應,更是在消費端樹立了“偷梁換柱”、“掩蓋真相”的標簽。
電池安全不容小覷,我們承認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推動方面,確實做出了不小的成績,雖然三元鋰的化學特性,或許難以通過嚴苛的針刺試驗,寧德時代更強調從各個層面去全方位思考和追求電池使用的整體安全。但從消費端的感知來說,任何一點小的差池,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概率,都會被無限放大,帶來更加惡劣或深遠的影響。
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寧德時代的數(shù)個回應,銳氣和傲慢一覽無余。作為幾年內就攀登上了全球動力電池巔峰的企業(yè),它幾乎與所有主流車企都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和采購協(xié)議,同時其股價也一路飆升,從最初的30元到最高的170元,總市值超過3000億元。在國家的支持、車企的擁躉和行業(yè)的追捧中,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寧德時代遇到了為數(shù)不多的起伏和溝壑。
還記得《汽車公社》在2018年的時候就針對寧德時代做過一期封面故事,叫做“綁架寧德時代”。當時的專題文章提出:寧德時代被眾星捧月,拿下巨額訂單,與車企各種合資,這并不是好事兒??焖俪砷L的機會將掩蓋擴張中的一些問題,各方力量的推動和簇擁根本沒辦法讓寧德時代搭建穩(wěn)健的根基,特別是以技術為主導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更需要用時間去沉淀和積累。
其實從另一層面來看,鋼針刺穿了寧德時代的電芯,起火燃燒了,也刺痛了寧德時代的神經,值得這位巨頭在高處的寒冷中好好思考,從技術到應用,從合作到戰(zhàn)略,甚至是從思想到格局。刺一刺,非常有必要。
畢竟未來的寧德時代所面對的對手并不只有比亞迪,隨著大眾入股國軒高科,戴姆勒“相中”孚能科技,吉利與LG化學“聯(lián)姻”,松下與日系品牌的廣泛攜手,甚至包括特斯拉在電池供應商之間的分散布局,一定程度上說行業(yè)開始了新一輪的覺醒,他們似乎也認識到押寶寧德時代一家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分散風險,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電池供應商才不會被卡脖子。
這一些列動作可以看做是動力電池領域新競爭時代的啟幕,同時也拉開了削弱寧德時代巨頭地位的大戲。新能源發(fā)展尚處在初級階段,技術層面的進步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動力電池的陣營隨著頭部車企的偏向,進入到新一階段的重新劃分之中。對寧德時代來說,日中則昃,任何時候都應該警惕未來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寧德時代也好,比亞迪也罷,這樣的云論戰(zhàn)在現(xiàn)在看來都不合時宜。看似這場論戰(zhàn)比亞迪小勝一局,但其實雙方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比亞迪格局小了,不該拿對方的弱點去狠狠攻擊。寧德時代的格局也不大,沒有拿出一家巨頭該有的沉穩(wěn)姿態(tài)和作派。
同時作為中國電池的兩大巨頭,不斷強大的寧德時代和更加開放的比亞迪不是應該相互認可和祝福,共同做大做強中國汽車產業(yè)的核心技術和能力,應對來自韓國LG和日本松下們的挑戰(zhàn)嗎?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強大的企業(yè),任何時候都配得上任何質疑。生于憂患,死于傲慢,任何時候都應保持警醒,敬畏市場。
|杜余鑫|
干這行如果不拼命寫稿
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汽車公社 | 每日汽車
微信號:iauto2010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
其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