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六一節(jié)了。嗝嗝祝小朋友們茁壯成長,都能擁有快樂的童年!
好了,接下來的話是要說給你們爸爸媽媽聽的。
現(xiàn)在汽車普及了,孩子們成了在車輪上長大的一代。但除了讓孩子們坐進安全座椅,關(guān)于兒童坐車的潛在危險你又是否都了解?交通安全的問題可是開不得一點玩笑。老生常談的嗝嗝就不說了,這次和大家分享一些冷門安全知識,一般人我可不告訴他!
嗝嗝就告訴你,一件羽絨服,可以讓你精心準備的兒童安全座椅在碰撞事故面前形同虛設(shè)!如果孩子穿羽絨服坐在椅子上,當汽車發(fā)生意外,強烈的碰撞沖擊,根本不能有效的固定住孩子,連5點式安全帶都沒用。衣服是固定住了,但孩子就像剝殼雞蛋,一旦遇到碰撞事故,很可能會滑脫出來,造成頸椎、頭部的挫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死亡。而且,越是面料光滑、填充飽滿的羽絨服就越危險!另外,根據(jù)國外的測試,連成年人穿著羽絨服坐車也存在隱患,撞擊時因為身體滑移,安全帶會勒入腹部,可能導致肝、脾等內(nèi)臟受傷。解決方法:上車脫羽絨服,別怕麻煩,又不是開不起暖氣。電動車窗成斷頭臺
還記得前兩天的新聞么?湖北十堰一名6歲男童被獨自留在車中。因為家長疏忽,將車鑰匙遺忘在車內(nèi),男孩自己玩車窗的時候不慎卡住自己的頭部。等到路人發(fā)現(xiàn)并緊急破窗解救時,孩子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
有朋友問嗝嗝,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事?現(xiàn)在的車窗不都應(yīng)該有防夾功能的么?首先,還真未必,國家直至2018年才對新車安裝車窗/天窗防夾功能作出了強制性的要求;其次,在一些工況,比如手動控制車窗搖起(非一鍵式升起)時,一些車輛的防夾功能也是不啟動的;最后,是個配置就存在失效的可能,誰也不敢保證開了好多年修理過好多次之后車輛的所有功能都是完好如初的,對吧?解決方法:當車上有兒童時打開車窗鎖,并避免將兒童獨自留在車內(nèi)。每年夏季,兒童被獨自鎖在車內(nèi),結(jié)果被活活熱死的新聞都要發(fā)生多起。你肯定也會奇怪,哪位家長會意識不到這種危險呢?
事實上,這還真有點像口吞燈泡,嗝嗝的意思是,看起來沒覺得有啥,但實際遠比想象要危險。而家長輕視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當車輛熄火搖上車窗后,車廂里溫度上升的速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預(yù)計。26.7°C,這在南方只是春夏之交的氣溫。但就在這個溫度下,根據(jù)有關(guān)機構(gòu)的測試,陽光直射的車內(nèi)溫度在2分鐘內(nèi)就可以升高到使人感覺不適的34.6°C,10分鐘就可以達超過體溫的37.2°C,20分鐘后是42.8°C,1小時后則高達50.6°C。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根據(jù)記載,此類事故發(fā)生的最低環(huán)境是16°C,發(fā)生于冬天!想想也是,不正是利用溫室效應(yīng),農(nóng)民才能在冰天雪地的大棚里種出反季節(jié)蔬菜嘛!你想,大棚內(nèi)外的溫差有多大?所以,即便只是下車去便利店買瓶水,即便只是短短的兩分鐘,車廂里的孩子便需要面對可能導致中暑的高溫,如果便利店排隊你再耽擱一下......后果不堪設(shè)想!而在南方真正的夏季,升溫還要快得多!解決方法:要么下車帶著孩子,要么開著兩邊車窗形成對流。稍有不慎,車門變身大殺器
嗝嗝親眼見到過,一輛車還沒完全停定,后座心急的孩子已經(jīng)打開了車門邁出了腳,幸好被車上的大人及時拉住,否則別看車速那么慢,如果下車時摔倒后果可能很嚴重。
同時,車門在孩子的手上也可能成為傷害旁人的“大殺器”。嗝嗝同樣目睹過有小孩突然開門,撞倒了路過電瓶車的事情。做為人父,嗝嗝很清楚,像猴一樣的半大小子,是有多么的調(diào)皮。解決方法:打開兒童鎖,由大人下車開門。比較大的孩子下車時,父母則應(yīng)該及時提醒車外情況。車是親子出行移動的小家,但我們要對它保持敬畏。家長需要知道它不是保險箱,小孩更要知道它不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