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懂車(id:idongche),懂車更懂你!
作者:斯達(dá);轉(zhuǎn)載請帶以上信息視為自動授權(quán)
去年有段時間,我關(guān)注的那些“雞湯”號,隔三差五就給我推送“中年人很苦”的內(nèi)容,原因在于當(dāng)時“996工作制”傳得很火,而中年人苦是因為“在職場中,你可以隨便欺負(fù)中年人,因為它背著車貸房貸;但不能罵年輕人,因為他們會立刻辭職?!?,每次看到類似這種言論,我只想笑。
佛曰:“眾生皆苦”,你中年人苦,年輕人就不苦?好不容易熬過了寒窗苦讀,出社會就得背負(fù)買房娶媳婦的壓力;本以為脫離學(xué)校就能“我命由我不由天”,進(jìn)了社會才知道,什么叫“毒打”。中年人要還房貸,殊不知多少年輕人連首付都湊不齊,當(dāng)然,如果你家里有權(quán)、有錢或者帥得掉渣,是傳說中的“權(quán)富帥”,當(dāng)我上面這段沒說。
如果你是權(quán)、錢、顏“三項空軍”,還單身,那就太慘了,因為“有情人天天過節(jié),無情人天天被虐”,有情人一年能給你整出十幾個情人節(jié),就連“綠色情人節(jié)”都不放過,而每多一個節(jié)日,意味著你將被多虐一次,而每年5月20日,因為諧音也成為了廣大單身兄弟受虐日。今年“520”剛剛過去,想必不少難兄難弟收到了由妹子發(fā)送的“好人卡”,雖然被夸了句:“你是個好人”,但后面接著的竟然是“我們不適合”,難道壞人才適合?
其實不僅有“好人卡”,“好車卡”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些車型,說起它,開過的人都會夸它是好車,比如謳歌旗下的幾款車型,至少我身邊開過謳歌的朋友說它好,但他們中間沒有一位是謳歌車主。作為一個經(jīng)常收到“好車卡”的品牌,謳歌的銷量為什么就是起不來?咱們今天就來聊聊它。
現(xiàn)在影響力最大的汽車品牌主要可以分為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韓系,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國產(chǎn)自然也算一個。其中德系汽車自然發(fā)展最早,畢竟是德國奔馳發(fā)明的;其次法系、美系緊隨其后,而日系和韓系,其實比國產(chǎn)車的發(fā)展早不了多少年,能在短短三四十年間崛起,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日系和韓系先后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大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要知道國內(nèi)銷量最高的大眾,在美國銷量還沒有現(xiàn)代高,而豐田、本田、日產(chǎn)的銷量均要超過現(xiàn)代!
日系車的崛起,真得感謝美國,就像大眾得感謝中國那樣。上世紀(jì)70年代的一場經(jīng)濟危機壓縮了美國人的錢包,向來追求大排量、覺得油耗不高沒面子的美國人,為生活所迫開始追求起小排量、低油耗的車型,幾大日系品牌正是憑此機會打入美國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誰知到了80年代,美國經(jīng)濟開始快速恢復(fù),美國人錢包鼓了,漸漸不再滿足于廉價的日本車而開始追求德系豪華品牌,日系車企一看,這還得了?于是紛紛開始涉足豪華車,所以如果你了解下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這幾家日本豪華品牌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誕生于上世紀(jì)80年代,前后相差不了幾年。
在國內(nèi),日系三家豪華品牌按銷量高低依次為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而且它們的差距還不是一般的大,英菲尼迪的銷量是謳歌的一倍、雷克薩斯的銷量更是謳歌的10倍以上,而在美國,謳歌的銷量不僅要超過英菲尼迪,且能排進(jìn)前五,年銷10萬以上。
謳歌于2006年進(jìn)入中國市場,這些年的表現(xiàn)一直非常“穩(wěn)定”:基本年銷一兩萬臺,在一眾豪華品牌中穩(wěn)居倒數(shù)。我小時候不了解為什么那些企業(yè)要花重金打廣告,直到有一次去超市購物,我頓悟了。毫不夸張的說,你能從任何一家大型超市的貨柜上找出至少幾十種牙膏,對于牙膏不了解的你會選擇哪一種?很多時候都是選擇一些熟悉的品牌,可能就因為你某次在電視上看到了它的廣告,最后就買了它。其實很多人對汽車的了解,不比我們對牙膏的了解多,所以汽車品牌的知名度非常重要,謳歌在國內(nèi)名氣太低了,而BBA婦孺皆知,怎么可能賣得過?
其次,謳歌在售的車型太少,即便算上賣不出幾臺的跑車NSX,謳歌滿打滿算也僅有5款車型,轎車更是只有一款中型車,如果我的理想車型是中大型轎車,這意味著我即便很喜歡謳歌品牌也沒辦法。很多車企崇尚“多生孩子好打架”,雖然車型多也不一定賣得好,但車少,銷量注定不會多高。
我開過謳歌CDX、RDX以及它們的混動車型,說實話,它們駕駛層面的表現(xiàn)都有豪華車應(yīng)有的質(zhì)感,外觀以及內(nèi)飾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過BBA以及凱迪拉克等品牌旗下的車型也不弱,謳歌在這方面談不上優(yōu)勢。而在市場保有率方面,謳歌更是處于劣勢,這意味著它售后的便利性不如一線品牌,這也是開過謳歌車型的人都很喜歡,但買車畢竟是一件需要綜合考量的事情,就像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結(jié)婚,就得考慮到家庭以及更多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