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路夢怡
來源 | 《財經國家周刊》
面對車市不振的現狀,我國推出多重政策來促進汽車消費。其中,“皮卡解禁”也是其中一大重點,力度可謂空前。
商務部發(fā)布的《關于統(tǒng)籌推進商務系統(tǒng)消費促進重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多份文件,均提出“取消皮卡進城限制”,明確將“皮卡進城”納入鼓勵汽車消費政策范圍。今年1月,河北、吉林等地區(qū)率先放開;2月,浙江、江西等地區(qū)隨之解禁。5月,重慶市對登記在重慶市范圍內的渝籍號牌皮卡車,放寬通行管理限制,這是我國首個皮卡可暢行的直轄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皮卡政策松綁的試點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隨著疫情后新消費的啟動,皮卡作為乘商結合產品,一定會成為消費的新增長點。但也不可過于樂觀,雖然有所松綁,從其他一些城市的情況來看,皮卡徹底解禁的道路上,仍然面臨著幾個相當實際的政策難點。去年至今,皮卡在北京的銷售情況十分火爆。停車場、小區(qū)、路上能看到的皮卡,越來越多了。這是因為,北京關于外地牌照車輛的限行政策正式實施,許多沒有北京車牌的車主開車受阻,而皮卡不用搖號,因此成為不少人購車的一大選擇。但仍有限制,目前皮卡只能在北京五環(huán)外行駛,在五環(huán)內,每天6時至23時是禁止通行的。集“不用搖號”和“限行”兩個特殊身份于一身,主要是因為皮卡屬于申報編號多為“1”類車的“貨車”身份。在北京,京牌貨車與普通乘用車面臨的限制完全不一樣。普通乘用車除尾號限行規(guī)定外,基本所有道路、所有時間段均可行駛。而貨車想要進五環(huán)內,只能選擇23時至6時的時間段,違者將被處罰100元,駕駛證記3分。有一類皮卡車倒是“見招拆招”,可以在北京五環(huán)內行駛,那就是申報編號為“6字頭”的皮卡車,屬于客車范圍,比如江鈴域虎、長安凱程F70等車型。不過,這類皮卡加裝了平頂貨箱蓋,從申報階段就需要按照乘用車標準繳稅,因此成本偏高,普遍比常規(guī)皮卡貴3萬~5萬元,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限購地區(qū)同樣需要搖號。這也表明,如果不改變皮卡的“貨車”身份,即使目前許多城市放寬進城標準,套在皮卡最根源的標簽問題,仍難得到解決。那么,就皮卡本身的屬性而言,它已經可以不算做貨車了嗎?此前,皮卡在國內市場確實以商用載貨為主,但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變化,皮卡已不再局限于拉貨,更主要的用途,實際上是越野等娛樂功能。如今各大廠家打造的乘用皮卡,都十分注重越野這項娛樂功能,羅蘭貝格《2020年中國皮卡市場發(fā)展趨勢白皮書》的報告顯示,外觀內飾、操控性、動力系統(tǒng)、功能配置等等方面,國內外皮卡的主要產品,都已經向乘用車全面看齊。
圖片來源:羅蘭貝格白皮書同時,雖被劃分為貨車行列,但皮卡與輕卡、重卡等“硬核”貨車在結構和設計功能上也有了明顯的不同。皮卡具有乘用車一樣的舒適駕駛艙,能像乘用車一樣主要滿足載客需求,這也是北京五環(huán)外很多消費者選擇皮卡的重要原因。“這一情況下,再單純地將皮卡定位于貨車,顯然不符合市場需求和發(fā)展規(guī)律。”一位車企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認為,接下來應該突出皮卡的文化屬性,改變長期存留在社會各群體中的“生產工具”形象。針對皮卡的這一身份認證關鍵問題,倒也不是一潭死水,相關政策也在改進。3月31日,推薦性國家標準《多用途貨車通用技術條件》計劃項目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下達,對包括定義、標牌、說明書、貨箱要求及其試驗方案等內容進行明確,這或許意味,皮卡車將在技術層面脫離“貨車”戶口。正是受第一只“攔路虎”貨車屬性的桎梏,在年檢制度以及福利待遇等種種細則上,皮卡車主也常感到無奈和迷茫。
不同于乘用車每兩年一檢,大多數皮卡是10年以內每年年檢1次,超過10年則每年年檢2次,部分地區(qū)15年強制報廢。一旦年檢沒有通過或行駛達到60萬公里,車輛可能沒到年限,也要進行報廢。其實,很多皮卡在到達報廢年限時,車輛性能以及工況仍處于相對較好的狀態(tài),加上目前我國大部分皮卡產品都開始向乘用車方向發(fā)展,性能、動力等方面都注重了排放限制等因素,強制報廢相當可惜,讓不少潛在消費者對皮卡望而卻步。大多數高速公路路段,普通小型客車的限速是120km/h,但因為要與貨車的規(guī)定保持一致,皮卡的限速則是100km/h,這并十分不符合當下皮卡車型的實際操控情況。而且,我國高速路況多變復雜,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不同的城市標準并不同,也讓不少皮卡車主感到迷茫。例如在小長假期間,7座(含)以下的小型客車可以免費上高速,但同樣是被家庭選用短途出行的皮卡則不在免費之列;在不少城市,皮卡還無法享受ETC快速專用車道的福利……面對皮卡解禁的趨勢,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皮卡為家庭用車,這些用車制度的“攔路虎”能不能改,怎么改,將成為決定他們購買與否的重要因素。相較于標準意義上的乘用車,皮卡顯著的特點就是兼具“工具”和“玩具”兩種功能,因此,成熟改裝市場的建立,成為皮卡車主的重要需求。
在許多國家,改裝早已成為汽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國家都有皮卡改裝大賽,奔馳、寶馬、奧迪等企業(yè)甚至擁有專用改裝公司。“改裝市場本身利潤就高,早就應該鼓勵并規(guī)范化發(fā)展了,這也體現了我國汽車文化消費的多元化?!贝迻|樹說。但在我國,皮卡的改裝限制還比較多,這也成為皮卡進城的第三只“攔路虎”。比如很多消費者購買皮卡后,會為其加上貨廂蓋,這會使皮卡的貨倉使用率更高、密封性更好,外觀上也更接近于硬派SUV。目前,市場面常用的皮卡貨箱蓋分為平蓋、高頂蓋、運動式斜蓋等,但除了平蓋,其他加蓋的行為,在規(guī)定中都屬于私自違法改裝。
皮卡加蓋是最常見的改裝方式。圖片來源:車友論壇皮卡的牽引改裝也是其重要的一項功能,但由于國產申報車輛的申報項上沒有牽引重量這一欄,導致國產皮卡的行駛證上沒有準牽引總質量的具體數字。因此,國產皮卡如果進行改裝以實現拖拽、牽引等行為,也是違法的。其實不僅是皮卡,這也是我國汽車行業(yè)面臨的整體問題。2019年兩會期間,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和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都對汽車改裝行業(yè)提出了相關議案。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均認為,汽車改裝行業(yè)處于我國汽車產業(yè)鏈的重要地位,而目前改裝業(yè)仍屬于國家政策和汽車行業(yè)的灰色地帶,相關法規(guī)不健全。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汽車改裝市場還不成熟,也是因為我國汽車消費與汽車文化起步較晚,汽車改裝技術、服務標準等軟硬件環(huán)境還不成熟,也并沒形成正規(guī)的改裝企業(yè),因此相關部門為了避免風險,對改裝的條件要求較為嚴苛。不過,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漸旺盛,政策已在逐步放寬改裝限制。在2019版的《機動車查驗工作規(guī)程》中,就已放開對加裝行李架、腳踏板、中網、保險杠的限制,在不改變車身寬度的情況下可以更換輪轂。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依法放開汽車改裝市場,努力挖掘汽車后市場服務潛力”。這也為改裝市場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上述車企人士預計,未來我國的皮卡市場將向商用、乘用、越野三大細分方向發(fā)展,皮卡解禁只是第一步,根據實際用車情況和不同車型做到精細化管理,才能真正為皮卡市場的發(fā)展帶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