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有車試駕】如今跨界SUV盛行,主因無非就是各家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源,去填補自己的車型空缺,順勢掀起新的消費潮流,再搶占細分市場。這種一魚多吃的好事,誰都愿意干。
![]()
但正因如此,市面上大多數(shù)的跨界SUV,都只是兄弟車型的簡單變式,開起來沒內(nèi)涵不說,車身形態(tài)還變得尤為奇異。照這么說,眼前這款傳祺GS4 Coupe,就只是溜背版的GS4咯?且慢,情況有變……
請收起你的大刀
假如讓別人去操辦這臺GS4 Coupe的設(shè)計,根據(jù)江湖規(guī)矩,步驟應(yīng)該是:1、找到普通GS4的側(cè)視圖;2、從C柱拉一根連接尾燈上方的線;3、一把大刀沿著線砍過去;4、完事兒。別以為我在瞎扯,市面上很多轎跑SUV,無論自主品牌還是外國品牌,就是這么干出來的。
![]()
![]()
然而,可能是第一次造跨界SUV,設(shè)計師們還是想交足功課,把車燈、車頭、側(cè)面和車尾重新弄了個遍。當中兩個落筆點,在我看來很有意思。一是車頭,拋棄了其他傳祺車鍍鉻為王的思路,畫風幾乎全面黑化,迎合大眾對于運動款的理解。另一個,就是兩根交匯于車尾的亮銀色飾條(官方稱之為“暗夜銀鉤”)。大家不妨試下捂著這兩根線,看看去掉了之后,車尾是不是就沒那么好看了?
![]()
從成本的角度上看,這種近乎從零開始的玩法,勢必導(dǎo)致財務(wù)部門的不滿。如果用前面那種揮刀自砍的方式,切出來的作品起碼可以跟普通版車型共用整個車頭、車燈和前門,省事又省錢。GS4 Coupe呢?跟GS4相通的車身覆蓋件,粗略數(shù)一數(shù),大概就剩下車頭蓋和前翼子板,其他的都得專屬打造。假如牽涉多個供應(yīng)商,溝通成本、運輸成本、時間成本合起來一算,就是滿賬本的錢。
![]()
當然,分攤成本的方案多得是,最有可能的,應(yīng)該是下面三個。第一,傳祺以后的家族化設(shè)計,就是這個樣子;第二,這套前臉將會用在一系列偏運動風格的分支車型上,其他車型則會保持現(xiàn)狀;第三,中期改款的GS4,就會用上這套前臉和車燈。至于傳祺的小算盤到底怎么打,以后就知道了。
![]()
![]()
成本控制的事兒,進入車廂內(nèi),依然沒有被人擺到明面上。GS4 Coupe的內(nèi)裝,除了中控是GS4同款,其他陳設(shè)都是獨一份,且明擺著就是要比GS4高級。先看座椅,一體式的桶座,保時捷、AMG也不過如此;再看配色,紅黑搭配,頗有跑味,符合跨界SUV的世界觀;仔細瞧瞧,中控、座椅、門板上,赫然出現(xiàn)了麂皮包裹。麂皮有啥好?別問,問就是性能車同款??傊庥^大刀闊斧營造的運動風格,內(nèi)飾也能跟得上,對于跨界車愛好者而言肯定是足夠?qū)ξ兜摹?/p>
運動感流于表面嗎?
話說回來,很多買跨界車的人,重點只在于表面上的運動。開起來的運動感,僅屬選修科目。
![]()
然而難得的是,GS4 Coupe的操控素質(zhì),跟GS4相比確有些許提升。有兩點比較容易被感知到,第一點是轉(zhuǎn)向的力度更加沉穩(wěn),把GS4略顯縹緲的手感稍微掰正;第二點是懸掛的阻尼適度增加,雖然傳遞的細碎振動更多,但能換來相對充分的車身支撐性,更符合年輕人對于操控感的期望。
![]()
當然,工程師們的調(diào)校思路,并不是把GS4白開水般的駕駛感調(diào)劑成快樂水。如果把GS4的操控性定義成60分,那么GS4 Coupe大概可以打75分,換言之,加進去的佐料僅值15分。如果轉(zhuǎn)向圈數(shù)再少些,溝通感再多些,車身的跟隨動作也更緊繃些,就能順利邁過80分這個大坎,運動精神的體現(xiàn)也自然更加表里如一。
![]()
至于1.5T發(fā)動機和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淡定,不是N年前那套干式雙離合)的組合,也是差不多的道理。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還不算足,變速箱在起步的時候猶猶豫豫,行駛中的降擋執(zhí)行也不夠果敢,對于熱愛開快車的年輕人來講,跟腳、聽話的程度確實不太夠。10.3秒的實測破百數(shù)字,也難以跟上隔壁2.0T的節(jié)奏。如果能把自家的2.0T下放進來,變速箱的激進程度再往前少許,就算價格小幅上漲,對后浪們的吸引力,相信照樣放大許多。
后排的基本修養(yǎng)
最后,讓我直戳主流跨界SUV的死穴——后排。
一直以來,我都不太喜歡體驗跨界SUV的后排,因為往往一坐上去,不僅會蹭亂我外增高專用的大背頭,有時候還會直頂腦殼兒。大溜背和大背頭,似乎就是水火相容的存在。
![]()
GS4 Coupe的后排車頂有個討巧之處,就是靠近頭枕的位置有挖空的設(shè)計,算是內(nèi)增高的科學手段。本人親測,雖然坐上去也會蹭到頭發(fā),但好在只是剛好蹭到,說明用我的個人標尺去衡量,頭部空間已經(jīng)屬于跨界SUV里面的第一梯隊。如果體驗者只是170cm左右的中等身材,也不像我偶像包袱作祟,每天梳一個三公分高的發(fā)型,并不容易感知到溜背伴生的空間弱勢。
![]()
![]()
溜背帶來的空間弱化,還存在于后備廂。不僅高度有所削弱,開口乃至整體寬度,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窄。最終的結(jié)果是,GS4 Coupe的后備廂能容納10個30×30×30cm的標準紙箱,比GS4少兩個,僅處于同級車的下游水平。然而,后備廂實用性的問題,其實廣泛存在于跨界SUV當中。放在同類的維度中,劣勢反而沒那么明顯,甚至可以說是稍微占優(yōu)。
![]()
總結(jié)
![]()
所以,GS4 Coupe是一款理想型的跨界SUV嗎?在一定程度上是的,畢竟表面上的功夫,即便別人不會做,它做到了,例如更個性的風格以及更好的用料。骨子里的功夫,即便別人不會做,它也做到了,比如更運動的懸掛調(diào)校。但是別人會做的,它倒是沒做,例如動力這一塊兒。假如你想買跨界車,又不追求極致的動力表現(xiàn),那么選它是OK的。反之,如果動力的優(yōu)先級很高,那么多去別處逛逛也無妨。
![]()
1.與GS4區(qū)分度較高的內(nèi)外設(shè)計
2.車廂用料有高級感
3.比GS4更好的操控感
4.車內(nèi)空間保持良好
1.發(fā)動機欠缺爆發(fā)力
2.變速箱響應(yīng)偏慢
3.轉(zhuǎn)向溝通感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