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跑車開始擁有純正的賽車基因了,其中尤其體現(xiàn)在空氣動力學(xué)的運用上。
![]()
令人興奮的是,現(xiàn)代的汽車工程師把更多優(yōu)秀的賽車空氣動力學(xué),搬到了可以量產(chǎn)的跑車上。雖然過去大多數(shù)跑車的擾流板只用于裝飾,但隨著時代變遷,工程師能讓大部分跑車產(chǎn)生貨真價實的下壓力;或許,這也是這些跑車昂貴的原因吧。來,我們一起往下看。
![]()
阿斯頓馬丁Valkyrie底部擾流道
與其從Valkyrie的殼子上動手,阿斯頓馬丁的工程師們決定再從它的底部做文章。由于底部的擾流通道,導(dǎo)致整個車身基本上就是空心的,這意味著空氣將和這夸張的通道齊心協(xié)力,一同通過獨特的力學(xué)將Valkyrie按在地上。我已經(jīng)在腦補開著它飛檐走壁的畫面了。
![]()
雪佛蘭克爾維特Z06可調(diào)塑料尾翼
Corvette Z06尾翼的中間部分是一塊高強度塑料,駕駛者可以調(diào)節(jié)它的高度。有趣的是,這塊塑料是半透明的,這意味著您可以透過尾翼看到后面的東西。也許工程師的意圖是,方便您在賽道上更好地看清所追越的車輛。
![]()
法拉利488 GTB 主動擾流板
雖然F50是最后一輛自帶大尾翼的法拉利,但這并不意味著法拉利廠商從此就不在其他地方搗鼓空氣動力學(xué)了。恰恰相反,法拉利工程師開發(fā)了更多干凈利落、低調(diào)隱蔽的解決方案,可謂把空氣動力學(xué)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488 GTB和488 Spider上,它們能在您高速行駛的時候主動打開擴散器擾流板,以減少空氣阻力。
![]()
福特GT飛扶壁式尾翼
現(xiàn)在飛扶壁式尾翼已經(jīng)風(fēng)靡一時,但還沒有哪輛車像新款福特GT一樣如此重度使用這種技術(shù)。即使在主動式尾翼下降的時候,空氣也可通過車身、駕駛艙兩側(cè)和尾翼來產(chǎn)生可觀的下壓力。
![]()
法拉利599飛扶壁式尾翼
盡管福特GT是最重度使用飛扶壁式尾翼的跑車,但法拉利599仍然值得一提,因為它是第一款使用該功能的量產(chǎn)車。是這輛車帶起了整個設(shè)計趨勢。
![]()
道奇Viper ACR Extreme Aero套裝
道奇Viper ACR上的碩大機翼、推土機般的前鏟和鯊魚鰭般的側(cè)翼,實在沒有辜負“Extreme(極端)”的稱號,這也使這輛車成為班里最張揚的“陳獨秀同學(xué)”。幸運的是,這些裝備并非華而不實,如此夸裝的套裝確實令Viper的性能錦上添花。憑借可選的Extreme Aero 套裝,ACR可以合法地(劃重點:合法地!)產(chǎn)生賽車級別的下壓力。
![]()
邁凱輪空氣制動系統(tǒng)
邁凱倫在超跑系列賽車(12C、650S、675LT)上使用的空氣制動尾翼可以傾斜到69度(不是70度,是69度,這很邁凱倫),它在重度剎車時能產(chǎn)生大量的制動力。您也許想不到,這個空氣制動尾翼的啟動方式更是獨一無二:一個小型液壓機會將尾翼抬起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則交由空氣壓力來抬起。嗯,這就是邁凱倫。
![]()
科尼賽格 One:1頂部擾流翼
古有孫敬頭懸梁,今有科尼賽格頭懸翼。與其說它是由一個瑞典小型汽車制造商做出來的車子,科尼賽格 One:1更像是科幻小說中跑出來的東西。它的主動式機翼被安裝在車頂,據(jù)說可以有效減少前方的湍流。
![]()
阿斯頓馬丁DB11 Aeroblade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像任何一輛高端跑車一樣,阿斯頓馬丁DB11不得不產(chǎn)生體面的下壓力來迎合顧客,但由于阿斯頓馬丁一向是走高冷GT路線的豪華跑車,所以它絕不能與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毛頭小孩同流合污。所以阿斯頓馬丁推出了一個更優(yōu)雅的解決方案:把空氣引入C柱中的開放車身,并通過后行李箱蓋上的微小開口導(dǎo)出——這與福特GT上的邏輯原理相似,但卻顯得更低調(diào)且謹(jǐn)慎。
![]()
邁凱輪P1手動DRS
現(xiàn)代F1賽車采用Drag Reduction System(減阻系統(tǒng),簡稱DRS)來減少阻力,即是將尾翼降低到更有效的空氣動力學(xué)位置以減低風(fēng)阻。有些跑車則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比如法拉利488,邁凱輪P1則在方向盤上有一個大按鈕,駕駛者可以手動調(diào)節(jié)該功能。
![]()
保時捷911 GT3 RS前輪出風(fēng)口
是是是。911 GT3 RS確實是有一個很大的尾翼,而且確實是非常厲害,但這些精妙的空氣出口何嘗不更厲害呢?它們由碳纖維制成,旨在減少由高速轉(zhuǎn)動的車輪產(chǎn)生的高壓所引起的升力。您在普通的跑車上可難尋像這樣的東西。
![]()
帕加尼 Huayra BC
這種說法也許過于簡化,但這世上的跑車只有兩種空氣動力學(xué)方案:1.隱藏的主動空氣動力學(xué)系統(tǒng)(法拉利488)。2.硬氣的老派被動空氣動力學(xué)系統(tǒng)(道奇Viper ACR)。有趣的是,Pagani Huayra BC把兩個方法都用上了,魚和熊掌它都想要。所以它背著一個巨大的尾翼,然而在車的前部和后部又有主動式的襟翼。
![]()
法拉利458 Italia可變前翼
雖然法拉利新的488放棄了這項技術(shù),但是在老一輩的458上的可變前翼技術(shù)實在巧妙??吹角氨kU杠進氣口處的曲棍球棒狀的前翼了么?它們由橡膠材料制成,隨著汽車行駛速度加快而變形,從而減小空氣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