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Roomy
編輯丨小叮當
來自捷克布拉格的工業(yè)星輝,隨著斯柯達降到8萬元以下,一去不復返了。
布拉格的星輝,變成了中國的“青銅”,斯柯達125歲的誕辰,被一場“官降”蒙了灰。
4月22日,短短十幾分鐘,上汽斯柯達的一場“品牌發(fā)布會”不同于以往,“塑造品牌”,不再是主旋律,“官降”兩字,為斯柯達的命運寫下了序曲。
上汽斯柯達品牌營銷事業(yè)執(zhí)行總監(jiān)林元航宣布,斯柯達將調(diào)整全系車型市場指導價,調(diào)整幅度最高可達2.45萬元。調(diào)整后,斯柯達車型入門價格已低至7.79萬元,全系產(chǎn)品價格區(qū)間下探至7.79萬-24.79萬元。除柯迪亞克和速派外,其他產(chǎn)品的主要售價區(qū)間均在8萬-15萬元。
從這個價格定位來看,明面上,上汽大眾希望消費者在第一步價格搜索的時候,能率先看到斯柯達。實際上呢?這個多年來試圖擺脫大眾標簽的百年品牌,再次被推向了“廉價大眾”的漩渦,甚至和自主品牌進行對標,品牌直線降級。
125歲,一個值得世界汽車工業(yè)敬重的品牌,陷入了更危險的境地。
2019年斯柯達度過了艱難的一年,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斯柯達品牌在全球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至120萬輛,其中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7%至28.2萬輛。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上,中國市場儼然成為是斯柯達無可奈何的短板,全球200萬輛夢碎一地。
2020年,斯柯達更難了,一季度斯柯達品牌在華銷量為同比下滑54.90%至29000輛。4月,風起于青萍之末,暖春不暖,斯柯達品牌陷入寒冬。自降身價,成了斯柯達品牌唯一的生存之路。
“我不知道還能做斯柯達多久,但仍舊不忍心斯柯達品牌變得更加廉價”,在走訪一家位于上海的斯柯達經(jīng)銷商時,店內(nèi)的氣氛比那天的風還要冷上幾分,銷售員甚至沒有任何做線上直播的興致,“反正也賣不出去,工作也不好找”,一語透著道不盡的凄涼。
生于捷克、隸屬大眾、合資上汽,背靠著“大樹好乘涼”的斯柯達,終于在意料之中迎來了“再次低谷”。硬核的年代,吶喊的洪流,來自布拉格的工業(yè)星輝,隨著斯柯達降到8萬元以下,一去不復返了。
斯柯達,最終和過往不告而別
“曾經(jīng)我們忽略了發(fā)展品牌特色,而是更追求打造比大眾品牌尺寸更大、性價比更高的產(chǎn)品,讓客戶覺得這是‘又大又便宜的大眾’。”上汽大眾有限公司銷售與執(zhí)行副總經(jīng)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賈鳴鏑曾這樣坦承。
這句話,儼然是對斯柯達在中國接近14年發(fā)展最為悲愴的“否定”,一切仿佛是個輪回。
2006年,斯柯達以上汽大眾旗下新合資品牌的形式引入中國。彼時,上汽通用三度蟬聯(lián)冠軍,上汽大眾尋找到重奪冠軍的契機,寄望于斯柯達明銳。
從最初的被寄予厚望,到現(xiàn)在的品牌被迫降級,14年的光景,斯柯達像是過了漫長的寒冬。“脫離廉價大眾的標簽”,一直是斯柯達品牌復興之路上掙扎至今的事情,但奈何,夢想的一次又一次啟程,總在 “新的開端,舊的結(jié)束”中輪回。
2010年幾乎成為斯柯達最榮光的時刻,中國市場成為斯柯達最大的單一市場,時任斯柯達董事會主席范安德把2010年稱作“斯柯達大獲成功”,不僅安然渡過了歐洲經(jīng)濟危機,還刷新了銷量紀錄。斯柯達2010年全球 共銷售762,600輛,相比2009年增長了11.5%,其中中國市場居功至偉,彼時斯柯達相繼國產(chǎn)了明銳、晶銳、昊銳三款車型,這個產(chǎn)品布局尚算縝密和有條不紊。
彼時,上汽大眾以100.13萬輛的成績,3萬輛的差距落敗于上汽通用,居于中國乘用車第二。帶著“VW”的車型突破了80萬輛,帕薩特成為上汽大眾引以為豪的實力悍將,斯柯達突破20萬輛,步履不停,超越上汽通用就在眼前。
在急速前進的道路上,斯柯達卻有著揮之不去的惆悵。這個并不強大的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夠獲得較為滿意的銷量,與其背后的“大樹”大眾密不可分。那個時候,斯柯達經(jīng)銷商的口號,都是喊著“懂大眾的都買了斯柯達”,從發(fā)動機到基礎(chǔ)配件,斯柯達幾乎與大眾品牌通用。
故事是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生變化的呢?隨著上汽大眾的銷量水漲船高,斯柯達被深深地刻上了VW烙印,漸漸喪失了品牌個性。由于斯柯達車型定位比大眾汽車低,綠色飛箭與“VW”銀圈在人們心里始終不在同一重量級里。
這是這個品牌的幸運,卻也是不幸。斯柯達經(jīng)銷商們喊出的“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換得了銷量的增長,這樣的思路,卻也成了斯柯達在華發(fā)展的困頓,無解。
2015年,年銷180萬輛,乘用車市場銷量第一,上汽大眾終于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成績,站上冠軍的寶座。彼時,斯柯達全年銷量已經(jīng)在28萬輛左右徘徊了兩年,進一步突破艱難。
如果說斯柯達在中國市場能夠迅速站穩(wěn)腳跟,與尾標上嵌在SKODA前面的“上汽大眾”存在直接的關(guān)系,那么其后的止步不前,同樣與VW造成的影響密不可分。
“斯柯達的品牌形象如果一直保持不清晰的現(xiàn)狀,那么未來只能繼續(xù)做大眾的小弟?!痹诮?0年的合作里,斯柯達品牌原有的“捷克”印記在時光磨礪下,已經(jīng)消失殆盡。
在中國市場征戰(zhàn)了十年后的2016年,斯柯達累計在華完成180萬輛,客觀地說,這算不上一個鼓舞人心的戰(zhàn)績,當年,上汽大眾完成了200萬輛的突破,VW的標志愈發(fā)輝煌。
當年33年萬輛的成績,對于斯柯達而言,似乎到了一個可以獨立的契機。斯柯達終于決定擺脫大眾品牌光環(huán)的籠罩,以更獨立的形象加速奔跑。“進入中國市場時,是以合資品牌的形式進入,沒有辦法強調(diào)品牌的獨立性,但現(xiàn)在時機成熟了?!?/p>
國產(chǎn)斯柯達車型的尾標開始逐步更換為“上汽斯柯達”,而不再是“上汽大眾”,以柯迪亞克打頭炮的SUV戰(zhàn)略加速推進,并快速形成了從小型SUV到緊湊型SUV再到中型SUV的布局,一場謀求和大眾“平起平坐”的變革,開場了。
但是,斯柯達遺憾地踏空了整個SUV市場的熱潮。所有的一切,都在時代的洪流中,成為載不動的夢想。號稱十年磨一劍的柯迪亞克從未真正站在SUV紅利的風口之上,斯柯達需要一款屬于自己的“途觀”,接替野帝的柯珞克未能如愿。
就像途觀與野帝,最終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那樣,大眾有多輝煌,斯柯達就有多落寞。寂寞的野帝走向停產(chǎn),斯柯達“廉價大眾”的帽子越戴越深。2019年,擁有完善的矩陣車型,斯柯達再次回到了28萬輛的成績,再一次陷入了“舊的輪回”,包括速派、明銳和昕銳成為跌勢的“罪魁禍首”。
多年的沉寂和堅守,沒有換來回報。銷量和品牌,從來不是詩與遠方撐起來的。倒閉、退網(wǎng),成為斯柯達經(jīng)銷商的常態(tài)。“我退出了,但凡有一線希望都會堅持的。”經(jīng)銷商們曾經(jīng)喊過的“懂大眾的都買斯柯達”的豪言,早已經(jīng)隨風飄散。
更尷尬的是,在中國市場停滯之時,斯柯達必須尋求自身突破。彼時,捷達的出現(xiàn),更是把斯柯達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在中國的這一場翻身仗,在捷達不斷攀升的銷量和“官降”的陰影籠罩,已經(jīng)沒有勝出的可能,獨立的“斯柯達”這一夢想,也在成為野望。
“興亡一嘆間,下一個十年不知又是何等風浪?!边b望尚無前跡的路徑,斯柯達最終將要和過往不告而別。
斯柯達的退,成全大眾的進
40多年前,錢鐘書在《圍城》里說:“哪有愛情,都是生殖沖動?!北藭r,放在大眾和斯柯達身上,應該叫做,“哪有共贏,皆是利益使然”。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眾和斯柯達之間,從未有互補遞進的關(guān)系,“從屬”二字,注定了在陷入危機的時刻,犧牲斯柯達,以保大眾,正如現(xiàn)在。
“此次調(diào)整是基于我們近一年時間研究斯柯達品牌而作出的,重新定位斯柯達品牌,包括產(chǎn)品、客戶消費群體、溝通系統(tǒng)、傳播方式等重新定位”。賈鳴鏑希望,消費者在第一步價格搜索的時候,能率先看到斯柯達。
125歲的斯柯達,被迫通過整體降價和品牌定位,來重新尋找自己,此處必須嘆一聲“可悲”。
“過去,斯柯達的建議零售價與市場終端折扣差距較大,較高的建議零售價導致客戶在初步進行選擇的時候,就不會將斯柯達品牌放在考慮的范疇之中。建議零售價下調(diào)有利于更好地接近目標用戶,也是出于中長期的打算和考慮?!?/p>
按照目前斯柯達公布的降價清單來看,斯柯達的整體售價與大眾相差了半個維度?!赌系乱庵緢蟆吩姆Q,斯柯達或?qū)⒊蔀榇蟊娂瘓F多品牌市場定位的“最大輸家”,以價換量的結(jié)果如何,將驗證著《南德意志報》的這一論調(diào)。
疫情肆虐的世界,留給上汽大眾和斯柯達的時間突然變得緊迫?!肮俳怠笔装舴旁谒箍逻_身上,是上汽大眾迫不得已做出的改變和奮力一搏。不動真格,絕對不行了。
價格調(diào)整只是第一步。大眾汽車正在制定一項全新計劃,以重振斯柯達日漸低迷的銷量。上汽大眾及斯柯達雙品牌2020年的目標是“確保市場占有率提升,至少不下降,我們希望今年銷量的跌幅小于13%,占有率需要提升?!鳖H有一番壯士斷腕的悲愴。
言外之意很明確,品牌定位的降級,斯柯達的“官降”,是在給大眾品牌降價讓路。
對上汽大眾來說,最美好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降薪、減產(chǎn),遭遇至暗時刻,這是上汽大眾自從創(chuàng)立至今都沒有經(jīng)歷過的挑戰(zhàn)。
2019年上汽大眾銷量上不僅被一汽-大眾超過,2020年初上汽大眾更是遭遇巨大危機。剛剛上市一年的探岳,就以第二名的身份接近幾乎無敵的途觀家族,差距不到5萬輛。一直站在B級車神話頂端的帕薩特,以一場碰撞門從神壇跌落。
現(xiàn)在,上汽大眾內(nèi)部流傳著“帕薩特救不回來了”的說法,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不會是一張,而是接二連三。正在被消耗的口碑,為帕薩特乃至整個上汽大眾的未來埋下了不確定的種子。
被傷害的,一旦失去便不再回來。2020年一季度,上汽大眾批發(fā)銷量為18.3萬輛,同比減少60.89%。其中斯柯達品牌一季度共交付汽車29000輛,同比下滑54.90%。
在目前的產(chǎn)品譜系來看,在SUV的分流下,上汽大眾旗下的轎車市場逐步失色,核心產(chǎn)品不僅被競品分流,銷量集中度表現(xiàn)也不及從前。而上汽大眾深入推進的SUV戰(zhàn)略中也對斯柯達的市場產(chǎn)生了擠壓。
“斯柯達從未在上汽大眾的體系構(gòu)架里被平等對待過”,斯柯達內(nèi)部人士曾如是說,柯迪亞克以媲美大眾的產(chǎn)品實力,從未站上主流的市場,是斯柯達內(nèi)部最為怨懟之處,那是被認為斯柯達最有機會獨立成功的可能性。
前兩年,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曾有意圖,大眾集團旗下品牌在定位上有部分重疊,必要時會“擴大”或者“調(diào)整”品牌定位。于是,在上汽大眾經(jīng)歷下滑的當口,斯柯達品牌定位的調(diào)整,成為“理所當然”。
賈鳴鏑表示,“在中國市場,斯柯達目前的對標對象是現(xiàn)代、福特、日產(chǎn)。斯柯達需要跟競爭對手在同樣的客戶感知的范圍內(nèi),包括在線客戶搜索的時候。”潛臺詞是,斯柯達過去挑選了不對等的對手去競爭。于是,卸掉品牌包袱,調(diào)整價格體系,將會對起亞、雪佛蘭、現(xiàn)代等合資品牌的對手實行錯位競爭,這是上汽大眾給予斯柯達的市場策略。
尤其是,隨著一汽-大眾的銷量蒸蒸日上,捷達品牌月均萬輛的成績,刺激到了站在銷量王座五年之久的上汽大眾?!肮蚕泶蟊娖囐Y源,設(shè)計和研發(fā)均由德方主導”的發(fā)展方針,成了“捷達”品牌向中國車企宣戰(zhàn)的籌碼。
所以,在多重因素的主導之下,斯柯達被拉到不到8萬元的價格區(qū)間,直指自主車企的腹地,也是捷達品牌主攻的市場。降價之后,斯柯達最暢銷的SUV車型柯米克,基本和吉利繽越等車型處于同一價格水平線,但能否撬到吉利的墻角,很難說。與捷達打“價格戰(zhàn)”,斯柯達的勝算亦是微乎其微。
斯柯達能否借助“以價換量”成功回血,和業(yè)內(nèi)擔憂的那樣,斯柯達的經(jīng)銷商也認為看不到前面的曙光,不知道出口在何方?!拔乙膊恢肋€要堅持到什么時候,可能快了吧”。
已經(jīng)喪失了品牌主導權(quán)的斯柯達,再次喪失了品牌的溢價權(quán),盈利能力差,致使無法堅守的經(jīng)銷商比比皆是。這個已經(jīng)125歲,沒有后起之輩的張揚與高調(diào)的汽車品牌,正在被它的合作伙伴所放棄。
“不張揚、不嫉妒、不放縱、不盲目跟風、不爭先、不恐后、不畏首、不畏尾、不虛張聲勢、不急、不慢、不莽撞、不夸大、不妥協(xié)、不獨行”。這段斯柯達落戶上汽大眾之后國產(chǎn)第一款車型明銳上市時,發(fā)出的深刻宣言,已經(jīng)不再是記憶中的模樣,漸漸湮滅在上汽大眾的傲慢與對市場的不敬畏里。
往低處走容易,再想回高處,難上加難。隨著官降的開始,上汽大眾能否“進”不得而知,但斯柯達的“退”已是必然。一路肆意的韁繩被拉緊,渠道波折、銷量下滑、人事劇變這些沉重的詞匯,成了上汽大眾和斯柯達卸不掉的枷鎖。
與當年的“野心”已是一別經(jīng)年,不知待斯柯達再度啟程時,是重新締造一場夢,還是扛著“廉價大眾”的包袱、因格格不入沉寂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