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周末里,朋友圈可真是熱鬧壞了。
一波在看《創(chuàng)造101》決賽,為腰細腿長的小姐姐打call;一波在刷世界杯,上半夜吐槽韓國隊有多臟,下半夜狂贊德國隊有多猛。
然而,成功搶占朋友圈C位的,除了《創(chuàng)造101》11位火箭少女和俄羅斯世界杯,還有分別于6月22日、23日先后“出道”的“雙子星”——一汽豐田奕澤IZOA和廣汽豐田C-HR。
但今天我并不打算轉(zhuǎn)述發(fā)布會和新聞通稿上已經(jīng)被報道爛的信息點。很巧,這對姐妹車型的上市發(fā)布會都是我去的,心想要不就對比著來聊點別的吧。
周末參加完兩場發(fā)布會之后,我都分享了價格,在底下留言的圈外好友分成兩派——“貴”和“不貴”。
汽車圈外好友對倆車了解都不會太具體,可以視作普通消費者;而身邊的朋友又大多數(shù)是90后、85后,可以視作C-HR、奕澤的目標人群。于是,我順勢做了個小調(diào)查,追問各人:為什么你覺得貴/不貴?
得出的結(jié)果也挺有意思——
“這車太帥了!”、“好看!”……說不貴的人,甚至說便宜的人,理由都特別簡單直接——他們對倆車的動力、配置可能一無所知,但顏值即正義,“我喜歡”仨字比啥都重要。
“這么小的車,居然賣這個價格,還不貴嗎?”、“花這個錢都可以上其他更大的SUV了”……相比起前者帶著強烈主觀情緒得出的“不貴”的評論,說貴的人帶有對比性之判斷,看起來似乎更理性。
但事實上,撇開主觀情感不說,光從價值層面去談貴不貴這件事,我認為C-HR和奕澤的價格是真的不貴。
其一,中國定價和海外差別不大。作為豐田旗下一款在世界多個地區(qū)銷售的“全球車”,只要登上各地區(qū)/國家的豐田官網(wǎng),就能輕松查到其對應(yīng)價格。
在日本,C-HR并沒有搭載國內(nèi)的2.0L車型,只有1.2T車型和1.8L混合動力車型。在日本官網(wǎng)查得:C-HR 1.8L混動版的售價約合15.59萬元起;1.2T售價約合13.66萬起。
在日本,C-HR 1.2T起售價為2290000日元;1.8L混動版起售價為2614000日元。
在歐洲,C-HR也只提供了和日本一樣的兩套動力總成。在歐洲最大單一汽車市場德國,官網(wǎng)查得:1.8L混動版的售價約合20.78萬元起;1.2T售價約合16.8萬起。
在豐田德國官網(wǎng)查得,C-HR 1.2T賣21990歐元起;1.8L混動版賣27790歐元起。
雖然日本和歐洲都沒有和國內(nèi)搭載相同動力的車型,但不難看出,C-HR的1.2T版價格并不比國內(nèi)2.0L的價格低很多,歐洲的起售價甚至還比國內(nèi)2.0L更高。換句話說,小排量的1.2T車型,并沒有令C-HR的購入門檻降低多少。
在DearAuto以往的文章中,曾多次舉例證明,動力是車上最值錢的配置。如此看來,國內(nèi)搭載全新2.0L發(fā)動機的車型,最大功率比1.2T多出整整55Ps的動力,才賣14萬+元,可算是厚道了。
作為更好的對比,在美國,C-HR同樣全系搭載2.0L發(fā)動機,賣2.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7萬元)起,在主要配置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價格與國內(nèi)也是相近。
在美國,同樣搭載2.0L發(fā)動機的C-HR賣22500美元起,約合人民幣14.7萬元。
其二,與國內(nèi)同級車2.0L的價格看齊。動力是很值錢的,豐田選擇在中國為C-HR、奕澤全系搭載2.0L發(fā)動機,這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倆車的價格注定不會太低。
事實上,別看同級車如繽智、逍客的價格僅從12-13萬元起,如果你往后翻一下這些車1.8L、2.0L車型的價格——繽智1.8L賣14.68-18.98萬元,逍客2.0L賣15.38-18.98萬元——你會發(fā)現(xiàn),動力更強勁的C-HR、奕澤,都只不過是賣著跟它們相近的價錢。
其三,C-HR、奕澤擁有比同級車豐富N倍的配置。胎壓監(jiān)測、VSC、智能啟停、電子駐車、四門車窗一鍵升降等功能,都是C-HR、奕澤全系標配的。
而10安全氣囊(含主駕駛膝部氣囊、世界首創(chuàng)的副駕駛座墊氣囊)、9英寸液晶觸控屏、Toyota Safety Sense豐田智行安全系統(tǒng)(其中包括前方預(yù)碰撞、ACC自適應(yīng)巡航、車道偏離警示、自動遠近光燈調(diào)節(jié)四大主動安全系統(tǒng))、一鍵啟動等,也是除廣汽豐田C-HR精英版(最低配)以外的所有車型都配備的“準標配”。
還別忘了,C-HR和奕澤身上的全新2.0L發(fā)動機、10速CVT變速器、四輪獨立懸掛,也都是標配在全系車型上的新技術(shù)。
早在去年9月中旬,我已在日本體驗過C-HR,在底盤調(diào)校方面確實令人意外,比同級車好了不止一點點。
以至于大半年之后,國內(nèi)終于有試駕車提供,某同事在試完C-HR之后,直言萌發(fā)了把自己的繽智推下海的想法——這當然只是玩笑,但也說明C-HR和奕澤的駕駛質(zhì)感確能叫人驚艷。
作為TNGA架構(gòu)之下的首款SUV,這兩款車在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地方都狠下了功夫,其“含金量”自然也會大大提升。相比起同級車型,擁有同級罕見的豐富配置、懸掛設(shè)計、全新的動力總成、安全性能,這樣C-HR和奕澤,你還會覺得貴嗎?
看到這里,認同C-HR、奕澤不貴的朋友,很有可能已經(jīng)把它們列入自己的購車名單。但問題又來了,你說卡羅拉和雷凌,咱起碼可以從外觀上就做出選擇了,但這倆車幾乎一毛一樣,該選誰呢?
在選之前,你可以對自己靈魂拷問四連:
確實,這一次,無論從外觀還是配置上,豐田對這倆車都沒有做很大的區(qū)分。
不過,兩豐都有自己的專用車身顏色,如果你只喜歡某個專用色,那在外觀上就已能作出選擇了;如果喜歡的是通用色,那就接著看配置和價格。
要找C-HR和奕澤在外觀硬件上的區(qū)別,相當于在玩“大家來找茬”,乍一看那點兒差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如果你對名字這件事有著超強的執(zhí)念,那應(yīng)該也能治好你的選擇困難癥。
這倆車的后排一直以來都是被吐槽得最兇的,但我認為,人們所吐槽的憋屈感,更多的是來源于視覺上的壓抑,而非乘坐空間——講真,這倆車的后排完全可以坐人,要數(shù)腿部空間誰更窄,輪到馬自達CX-4也輪不到它們。
但后排視野不開闊我是認同的,這個情況加個天窗就能緩解。鑒于此,廣豐C-HR就作了本土化調(diào)整:雖然咱全系都不配天窗,但消費者可以另外花錢選裝。而一豐奕澤就沒有這個選項了。
因此,對天窗有需求的朋友,可直接pick廣豐C-HR。
如果以上兩項你都未能作出明確的選擇,那還是比比配置吧。
跟之前卡羅拉和雷凌一樣,姐妹車之間的配置和定價肯定是有錯位競爭的,基本不存在兩個車型正面沖突的情況。但這樣的錯位,也會衍生出一些比較雞肋的車型。
例如,如果你考慮的是低配車型,個人認為,14.98萬元的奕澤會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雖然價格上廣豐C-HR的最低配只需14.58萬元,比奕澤少了4000元,但卻少了一整套的豐田智行安全系統(tǒng)以及9寸液晶屏,這未免減得有點狠了。
因此,除非你是一個老司機壓根不care,否則多花4000元選奕澤的低配換回這些配置,還是比較劃算的。
在中配車型上,16.58萬元的C-HR的配置優(yōu)勢會更為明顯。15.58萬的C-HR和15.88萬元的奕澤之間的比較,差得3000塊主要體現(xiàn)在有無皮質(zhì)方向盤和皮質(zhì)座椅上,在舒適性和便捷性上的提升并不明顯。
如果不是對“皮質(zhì)”有蜜汁執(zhí)著的話,選C-HR更好,起碼還多個GPS導(dǎo)航。
如果是在16.58萬元的C-HR和15.88萬元的奕澤之間糾結(jié)的話,貴了整整7千塊的C-HR也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這個配置的C-HR配備了前后駐車雷達、自動空調(diào)、LED遠近光燈,而奕澤卻還是沒有駐車雷達、配的也只是手動空調(diào)、鹵素大燈。無論從價值上,還是從提升舒適性、安全性上,這7000塊也還是值得花的。
不過,在高配車型上,我認為選17.58萬元的奕澤就OK了。
首先,17.98萬元的頂配C-HR相比16.58萬元的那個配置,多出整整1.4萬元。多出了什么?并線輔助、真皮座椅、后視鏡加熱。請問這些配置值1.4萬么?即使是只考慮C-HR的朋友,也沒必要硬上頂配了。
其次,頂配C-HR,只比17.58萬元的頂配奕澤多了GPS和前后駐車雷達。同樣地,這4000元的價差也并不值得花。因此,買頂配的話,奕澤足矣。
綜上所述,我的建議是:低配、頂配選奕澤,中配選C-HR。
畢竟,買了車還要跑大老遠去保養(yǎng)維修,也是挺煩的。雖然這一問只起輔助參考作用,但也是值得思考的。
文 | 鹿由器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
———— END ————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