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步發(fā)展和進步,人們在選車、買車的時候,整體也更加理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安全就成為很多人選車、買車很重要的一個參考標準,不過在過去多年,國內一直沒有比較嚴苛,和國際汽車安全標準相近的碰撞測試標準和機構,尤其是一些從來不出口到海外的車型,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最為嚴苛的碰撞測試。所以一個更加嚴苛,能夠在國內覆蓋大多數(shù)車型的碰撞測試標準就是一種“剛需”!
![]()
于是中國保險行業(yè)多家保險公司為了進一步了解國內汽車在安全性層面的真實水平,以確定在汽車保險銷售中的費用確定,且讓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能有一個相對客觀、中立的參考標準,便有了C-IASI碰撞測試標準,而執(zhí)行這一碰撞標準的機構便被簡稱為中保研。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標準基本沿襲美國IIHS,相比于NCAP碰撞測試標準,該標準最嚴苛的地方在于引入了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在碰撞測試過程中,基本上縱梁起不到緩沖作用,進一步考驗碰撞車型在車身剛性、乘員艙保護方面的能力。
![]()
而參與中保研碰撞測試的車型,都是中保研方面自行購買,不接受廠商送檢,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碰撞測試的客觀性和中立性,再加上碰撞測試的結果服務于保險行業(yè)。所以不存在利益輸送或者是所謂“充值”的可能性,畢竟保險行業(yè)比汽車行業(yè)可有錢多了。
如今中保研已經(jīng)碰撞了很多車型。通過這些車型的碰撞結果,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之前被認為是安全的車型,在碰撞測試中一敗涂地;而一些被認為是薄皮大餡的車型卻經(jīng)受住了相對嚴苛的碰撞測試,取得了不錯的評價。所以其實在當前,中保研的整體公信力是比較高的,很多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參考中保研的碰撞測試結果了,甚至已經(jīng)有一些車型的銷量受到了中保研碰撞測試的影響。
![]()
但是中保研的碰撞測試還是存在一個覆蓋面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銷量頂尖的車型,目前還沒有進行碰撞測試,其實在我們看來,對這些車型的碰撞測試才能對消費者買車起到應有的參考作用。
首先是最熱門的車型,目前在緊湊型轎車中,雷凌算是參與碰撞測試銷量最好的車型,而月銷量達到四五萬級別的上汽大眾朗逸、東風日產(chǎn)軒逸至今沒有被測試,尤其是朗逸,由于之前上汽大眾(含斯柯達)的4款車型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表現(xiàn)都很一般。所以這款車似乎很有懸念,有很大的碰撞價值,可以給予消費者更多參考。
![]()
而在緊湊型SUV中,位于銷量第二的長安CS75 PLUS已經(jīng)通過了中保研碰撞測試,獲得了非常好的安全性評價,甚至不屬于很多合資品牌車型。哈弗H6作為中國SUV市場的常青樹,長期以安全性作為產(chǎn)品標簽,今年也將參與碰撞,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結果甚至有可能影響哈弗H6和長安CS75 PLUS的銷量排名座次。
![]()
在MPV產(chǎn)品中,類似五菱宏光這樣擁有絕對銷量表現(xiàn)的車型,便宜又好用,但是卻缺乏相應的安全性碰撞結果背書,對于類似這樣用戶基數(shù)很大,價格又比較便宜的車型,也很有參與碰撞測試的價值。
![]()
其次便是國產(chǎn)車,雖然目前很多國產(chǎn)車參與了碰撞測試,也有領克01和CS75 PLUS這樣的車型取得了比很多合資品牌車型還要優(yōu)秀的安全性評價,但是這并沒有從源頭上改變人們對于國產(chǎn)車在安全性方面不足的傳統(tǒng)印象,如果中保研能夠對很多相對暢銷的國產(chǎn)車,尤其是SUV產(chǎn)品進行碰撞測試,這些車型還能取得優(yōu)秀評價,那么對于自主品牌車型的口碑提升,引導消費者購買的認可國產(chǎn)汽車,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當然,如果碰撞測試結果真的很糟糕,那么也算是給那些看不上這些車型的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不至于讓他們背負崇洋媚外的黑鍋。
![]()
最后便是合資低端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消費者在買車、選車的過程中,都存在一種“寧要鳳尾,不要雞頭”的觀念,也就是寧可選擇一些很入門很低端的合資車,也不選擇性價比更好的自主品牌車型。而我們之前也試駕過一些合資低端車,那種感覺真心一言難盡,而從這些車型的整體用料來看,安全性也不會很優(yōu)秀,這些車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用品牌來割中國消費者的韭菜。所以如果中保研也能夠測試一下類似桑塔納、捷達、哥瑞、凱越等明顯是合資品牌特供低端車的車型,看看這些車型和自主品牌同等價位車型,到底誰更安全?
![]()
所以雖然現(xiàn)在中保研已經(jīng)測試了很多車型,很多車型在安全性方面的表現(xiàn)得到了更好地印證,但是現(xiàn)在還是有很多更應該被測試的車型被納入接下來碰撞的計劃中,而這些車型到底有多少讓消費者和網(wǎng)友津津樂道的瓜,值得我們去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