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小西
編輯丨小叮當
謠言止于智者,但是大風起于青萍之末。
美國傳統(tǒng)右翼新聞媒體“??怂剐侣劇?,本月9號發(fā)布的一則報道,卻在國內炸了鍋。
據(jù)報道,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在接受FOX采訪時表示,在這次疫情期間,白宮充分認識到失去本土制造業(yè)所帶來的危機(口罩和呼吸機造不出來呀),同時認為不能讓中方把控所有的制造業(yè)命脈。
So,白宮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動用聯(lián)邦財政,“花納稅人的錢”讓所有在華投資建廠的美國公司全部撤回本土?!霸诔吠诉^程中,無論是工廠、設備、知識產權還是裝修,所有的開銷都由聯(lián)邦財政一力承擔,只要美國企業(yè)能夠回到本土,所有的搬家費用都不用自己掏錢?!?/p>
此外,福布斯Forbes也充當了吹鼓手,很夸張地表示:“打電話給搬家公司,由華盛頓來接?!甭犐先ズ車樔说臉幼印鴥让襟w也頓時炸鍋,并且把彭博社報道的“日本將資助企業(yè)把產能撤出中國”的新聞連在一起炒作,一時間風聲鶴唳。問題是,這是真的嗎?
謠言止于智者
先不說像有些媒體報道的,庫德洛這番公開呼吁根本無人回應,硅谷的眾多巨頭們嗤之以鼻,還是先說庫德洛這個表態(tài)的本身。我們得明白,是怎么被國外的媒體和國內自媒體誤導的。
這個新聞是怎么來的呢?實際上是4月9日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接受??怂剐侣劜稍L時提到,為了吸引美國企業(yè)從中國回流,一種可能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immediate expensing)。也就是說,“廠房、設備、知識產權結構、裝修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將所有相關支出100%直接費用化,實際上等于我們?yōu)槊绹髽I(yè)從中國搬回美國的成本埋單。”
庫德洛的語句中用了好幾處“可能”“如果”,非常地圓滑,而且他原話中的表述是“Would literary pay”,也就是“如果你愿意,我們會……”式的虛擬語態(tài)。
換句話說,就算聯(lián)邦財政出錢,那么流程上也需要美國國會同意,用“納稅人的錢”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而且在現(xiàn)有法律框架下,美國政府也沒有法律條文可以強制要求企業(yè)這樣做。就連總統(tǒng)特朗普也只能推特上喊喊話而已。
我們一定要注意的一個常識是,庫德洛作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不可能是個“弱雞”。首先,他說這番話的含義,是有上下文聯(lián)系,并且是有所指的。而我們的有些自媒體,第一不能精確尋找信息源、翻譯原文,第二不懂“言外之意”,第三為了追求流量而標題黨,合起來就成了這么一個“怪胎”新聞。
實際上,庫德洛這個呼吁和2017年12月22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的H.R.1《稅收減免與就業(yè)法案》有關。根據(jù)這個法案,美國公司可以減免很多稅,并且法案吸引在海外避稅的美國公司重新回到美國本土發(fā)展,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庫德洛等于是借疫情之際,重申特朗普的讓制造業(yè)回流這個意義。
再說跟庫德洛的呼吁“捆綁”在一起的日本的“22億美元搬家費”新聞,源頭是哪里呢?實際上是來自于《華盛頓郵報》和彭博社4月9日的報道。
這篇報道稱,根據(jù)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公布的細節(jié),用于“改革供應鏈”的24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中,有2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3億元)用于資助日本企業(yè)將生產線轉移回日本本土,2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用于資助日本公司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以實現(xiàn)生產基地多元化。
這個“改革供應鏈”的信息,又是來自于4月7日日本政府發(fā)布的《新冠肺炎緊急緊急對策》(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癥緊急経済対策~國民の命と生活を守り抜き、経済再生へ~)。
根據(jù)這項政策的原意,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面積傳播的影響,凸顯日本在口罩等醫(yī)用品供應鏈的脆弱。為了支持產業(yè)鏈回歸日本國內或者實現(xiàn)區(qū)域多元化,日本政府將對企業(yè)供應鏈重組進行援助。注意!是“援助“兩個字!
還是從常識來說吧,22億美元能干什么?別的不說,就一家日產(包括供應商),你搬搬看,22億美元夠不夠?搬運費不說,搬回日本國內,需要重新選地造廠,地價多少?建造的費用要多少?時間要多少?供應商也要跟著如此折騰一遍,需要多少費用?還有,搬遷損失的產量和銷量,怎么算?等等等等。
事實上,日企在華累計投資已經超過了1200億美元,然后現(xiàn)在日本政府要拿出22億美元幫助日企撤離?再者,雖然日本政府已經持續(xù)多年建議企業(yè)從中國轉移生產線,但是一直沒啥效果。所以,國內有些媒體不過腦子,而且喪失了追查真相的力量,真的很無語。
美系車企的大局
實際上,不光是這次,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就任后,就一直在力主讓美國制造業(yè)回流。他多次“約談”美國三大,進行“胡蘿卜加大棒”式的勸說。
2016年,新當選美國總統(tǒng)的特朗普就曾勸阻福特搬遷其林肯的路易斯維爾組裝廠。11月17日晚,特朗普發(fā)布了一條推特(Twitter)稱,“福特汽車公司主席比爾·福特(Bill Ford)告訴我,福特將不會把肯塔基州的林肯汽車制造廠搬遷到墨西哥?!?/p>
雖然當時福特沒頂住壓力,但兩年多以后的2019年4月份,福特發(fā)話,林肯要在中國國產所有車型。并且,現(xiàn)在林肯的冒險家已經國產上市。
其實,對于美企來說,搬遷或者關閉生產線都是個非??植赖幕?。記者在《賣了DS,長安居然還有如此多的產能》中談到過,長安福特五大工廠總產能160萬輛,那么請問總統(tǒng)先生,這160萬輛產能怎么搬回美國呢?就算合資算一半,80萬輛,總計的搬遷成本會多高?此外,還有那些福特的供應商呢?此后的零部件成本怎么辦?那么多高素質工人從哪里來?
通用的瑪麗·博拉更是多次硬懟特朗普,堅決地對總統(tǒng)先生“Say No”。對于通用來說,去年3月初停產俄亥俄州的洛茲敦工廠,接著去年11月份又表示,將裁減多至15,000個工作崗位,并關閉北美7家工廠,這一切都是為了瑪麗·博拉所講的“通用汽車加速轉型”和降本增效。
對于通用來說,2019年美國實施的增加鋼鐵關稅的政策給其造成了10億美元的損失。所以,通用汽車的整個重組計劃在2020年底前將成本降低45億美元,并將增加60億美元的現(xiàn)金流。
在強硬的瑪麗·博拉操刀下,特朗普也只能通過發(fā)推喊話,要求博拉“迅速采取行動”,重新開放工廠。
就在近日,總統(tǒng)特朗普開始讓《華爾街日報》傳話,他要求瑪麗·博拉關閉通用在中國的生產線。問題是,通用汽車在中國擁有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和一汽通用輕型商用車等三家合資公司,共計11家工廠。那么,這么多工廠產能以及供應鏈,如何搬或者說關就關?就算不要,或者打折賣了,那損失有多高?
而且,由于疫情的影響,通用汽車已經撤回了2020年財務業(yè)績目標。同時,該公司還從現(xiàn)有信用額度中借款160億美元,增加現(xiàn)金儲備至320億美元,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都這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還要去關唯一復工了的能有銷量來源的中國工廠?
畢竟,對于美國三大來說,賺錢、降成本活下來才是硬道理,給不給總統(tǒng)先生面子要看具體情況。當然,F(xiàn)CA會不會因為銷量大跌和整體戰(zhàn)略的改變而退出中國,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此時,想到一句中國古話,“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誠如是啊。
當然,從這一輪美國遭受疫情打擊來看,“產業(yè)空心化”已經令美國的制造業(yè)陷入了半癱瘓的狀態(tài),比如,美國想要在短時間內自主建立口罩和呼吸機的生產線都很難辦到,即便是通用這樣的老牌制造業(yè)巨頭,也缺乏足夠多的配套產業(yè)鏈支撐。
所以特朗普會怒了,在3月27日發(fā)推說,“他們(指通用)之前說會‘很快’給我們提供4萬臺急需的呼吸機,現(xiàn)在卻改口說4月底之前只能提供6000臺,他們是想要賣個好價錢?!睂嶋H上,是供應鏈沒到位啊。而這恰恰是令白宮和特朗普感到非常不爽的地方。
不可小視的趨勢
短期來看,這些“撤退”的信息都不是個事。但是這些信息還是反映了一些不為人所注意的“小趨勢”。換句話說,就是反映了長期的“逆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的趨勢。
著名的企業(yè)家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最近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這次疫情之后,各國的不信任度將增加。相信各個國家會對產業(yè)鏈政策做出一定的調整,各國著手構建更獨立、完整、安全的產業(yè)鏈會是一個趨勢。在全球產業(yè)鏈被簡化的趨勢下,會出現(xiàn)“逆全球化”的陰影。
而且,或許逆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并最終會成為定局,會給各國巨大的傷害,對全球經濟也是巨大的災難。曹德旺還提到,全球產業(yè)鏈會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我們一定要警惕全球產業(yè)鏈“去中國化”。
當然,在短期內,全球產業(yè)鏈很難找到替代中國的經濟體或者解決辦法,全球產業(yè)鏈無法也不會與中國脫鉤。但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升高、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中國制造業(yè)的成本在上升,中國制造正在國際上失去原有的競爭力,出現(xiàn)了產業(yè)鏈向東南亞轉移的現(xiàn)象。最讓人警惕的是,制造業(yè)競爭力的下降,會引起國家競爭力的下降。
也有業(yè)內人士樂觀地分析,制造業(yè)的競爭力分為三個維度,一個是技術優(yōu)勢,一個是規(guī)模優(yōu)勢,還有一個是全球技術網絡和產業(yè)鏈規(guī)模優(yōu)勢。這三個方面,中國對于全球產業(yè)鏈是一種正向貢獻,所以很難被替代。
中國從最基礎的原材料加工、供給,到工業(yè)制成品,都形成了絕對的產業(yè)鏈和規(guī)模優(yōu)勢。2018年中國第二產業(yè)(廣義工業(yè))用電量,已經達到了4.72萬億千瓦時,是美國工業(yè)用電量的接近4.5倍。而2018年全國粗鋼產量超過了17億噸,占世界的50%,是美國的將近10倍。
中國還是全球第一大貨物出口國,在中國出口的所有商品里面,超過50%的是機電產品。根據(jù)海關數(shù)據(jù),2019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0.06萬億元,增長4.4%,占出口總值的58.4%。而且,早在2009年,中國就已經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機電產品出口國。
而對于向越南、菲律賓等地的轉移,《樞紐》的作者施展經過深入調研認為,這不是中國制造業(yè)生態(tài)的轉移,而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這種溢出本身是中國制造業(yè)競爭力更加強大的表現(xiàn),而不是競爭力下降的結果。
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這次疫情還是一下子讓整個西方明白了:制造端集中在一個地方,風險太大!美國失業(yè)總人數(shù),根據(jù)聯(lián)邦勞工部的數(shù)據(jù),9日已經高達1680萬,月底將達到2000萬。不用說,對于特朗普在內的歐美政府而言,產業(yè)回遷的時機已經成熟。
有財經人士分析,最壞的可能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積累下來的外資項目,將會全部撤出中國,廠房、生產線設備、以及諸多儲備物資將會留下來,也就是所謂的“資本”流出,可能還有技術留存,還有上億規(guī)模訓練有素的產業(yè)工人和工程師。問題是,然后呢?
所以,從中長期來看,美系車企包括德系、日系等企業(yè),如果其所屬的國家對核心制造業(yè)的生產鏈布局做出法律規(guī)定,出臺法律性文件要求回遷,那么其撤出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這是國家級競爭復雜性決定的,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