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fā)現(xiàn),這么一句平實的勵志雞湯文,放在汽車圈也十分適用。今年2月以來,為了提振汽車消費市場,幾乎每月相關(guān)部門都會出臺一些政策建議:鼓勵汽車限購地區(qū)適當增加號牌限額、延長免征購置稅政策以及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等等。地方政府響應號召,車企積極跟進,于是各種刺激政策、優(yōu)惠福利此起彼伏,在被多番轟炸之下,給人一種現(xiàn)在不買更待何時的急迫感。
然而扒開政策福利的真實面紗,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刺激舉措未必是救市的良藥。雖說有一些確切可行的政策落地,但也有一些只是自嗨式的狂歡,試圖安慰自己,也希望說服別人。
![]()
在刺激成效上最被質(zhì)疑的當屬低額的現(xiàn)金補貼。
在短短兩個月內(nèi),包括廣州、長春、長沙、杭州、寧波,南昌、珠海、佛山、湘潭等15個城市出臺了相關(guān)的購車補助政策。知行君通過整理發(fā)現(xiàn),包括佛山、湘潭、長沙、寧波多地均采用了單車補貼,補貼金額在3000-5000元左右,嘉興政府還創(chuàng)新性地采取向市場投放消費卷的方式鼓勵市民消費,消費券分5000元、3000元、200元、100元、50元等不同面額。
![]()
我們都知道,汽車裸車價幾萬、十幾萬甚至是幾十萬,低于5000元的補貼救助實際上對消費者購車并不能產(chǎn)生多大的促進作用,這些優(yōu)惠在過往車企打“價格戰(zhàn)”時,消費者已經(jīng)體驗過一回。而且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也很難避免有一些經(jīng)銷商動點小心思,變相通過政府給予的補貼提高售價,導致消費者實際購車成本并未降低。對于整車售價來說,發(fā)放幾十元、幾百塊的消費券更顯得徒勞無益,相對于昂貴的車價只是杯水車薪。
![]()
而且在一些非限購城市,本身購車需求沒有那么強烈,如果車價波動性不大、小范圍調(diào)整很難帶動消費,近日談及疫后消費如何啟動時,經(jīng)濟學家王小魯也說過:“消費不是刺激起來的,老百姓若有錢會主動消費。”說白點就是,有購車的想法自然會去買車,如果這個城市汽車消費能力有限,用幾百塊、幾千塊補貼也很難刺激消費。所以說,采取幾千塊的補貼救市,實際成效是有待考究的。
而且這些補貼多是針對新能源車和二手車置換,不可否認,各地政府是希望借政策引導消費,不過缺乏普適性的最終結(jié)果,就是導致這場救市變成了少部分群體的狂歡,一些想法堅定的燃油車意向客戶會繼續(xù)選擇持幣觀望。
相比低額的現(xiàn)金補貼,針對擁有較大增長空間的限購城市,釋放一些購車指標倒是確切可行。以去年廣州頒發(fā)增加10萬個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為例,政策實施的第4個月,廣州個人節(jié)能車中簽率達到了100%,增加車牌配額對車市消費的激勵是立竿見影。
![]()
在這十五個城市中,廣州和杭州這兩個限購城市都有相對應提出救市舉措,廣州提出,在今年12月31日前,每月配置不少于1萬個中小客車競價指標,且對非本市籍居民參與中小客車指標競價的取消醫(yī)保審核要求,進一步放寬外地居民拍牌。
杭州則發(fā)布2020年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按3:1的比例分配至個人階梯搖號和縣(市)個人指標搖號。
![]()
上海雖然沒有公開文件,但也悄悄行動起來,據(jù)上海發(fā)布信息,3月份滬牌個人額度為11970輛,較2月份的7966輛有明顯增加,中標率也從6.1%提升至8.9%;深圳則在2月出臺政策,提出加快新增汽車指標放號,優(yōu)先保障家庭首購需求。
作為搖號指標最多的北京,近期發(fā)布“針對國三排放轎車以及商用運輸車給予轉(zhuǎn)出、報廢補貼”,其中國三及以下轎車報廢最高補貼1萬元。對于汽車保有量近600萬輛的一線城市,該舉措能促進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北京市這個舉措將能促進至少30萬輛的新增銷量,銷售額或?qū)⑦_到500億。
![]()
截至目前,我國的汽車限購城市共有8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深圳、石家莊和海南,全國限購城市堆積的汽車消費需求超800萬輛,這部分剛需的購車用戶,只要稍微放寬搖號,汽車銷量隨即而漲,于是要解決大環(huán)境之下,汽車消費不足的問題,限購城市成為了重中之重。
除了放開汽車限購,也有人提出優(yōu)化用車環(huán)境, 在一二線城市,停車費高、停車難、油價高等給用車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讓本身有購買意愿的消費者打退堂鼓,解決消費痛點要先改善用車環(huán)境。
![]()
比如調(diào)整停車費,降低用車成本。前段時間廣州提出的臨時泊位調(diào)價方案,就讓廣大車主叫苦連天,方案顯示,中心六區(qū)城市道路臨時泊位停三個小時以上,每個小時高達26元,如果按照中心區(qū)超3小時標準計算,每次停車成本要超78元,這對于普通上班族相當不友好。
有車主指出,停車費高將導致停車位閑置,很多車主為了找到便宜的停車位,不斷在周圍移動,反倒造成了周邊堵車。而停車位閑置又引發(fā)了停車難的問題,于是,不免有諸多車主抱怨,買車后的幸福指數(shù)不升反降。
后期費用高、出行諸多不便等原因,加上頻繁的年審給后期用車造成的麻煩,導致部分消費者買車積極性不高。
![]()
另外,很多限購城市不敢輕易放開限購,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解決擁堵問題辦法,如果能用經(jīng)濟的辦法以及技術(shù)的手段解決道路擁堵,則又能釋放一部分的車牌指標,以此促使汽車消費增長。
解決消費痛點是刺激消費的關(guān)鍵,要讓用戶確切地感受到較大的優(yōu)惠和福利。而在這些陸續(xù)出臺的政策中,消費需求比較大的限購城市應該成為重點實施對象,通過釋放指標,推動消費增長;同時,優(yōu)化后期的用車環(huán)境,將非意向客戶轉(zhuǎn)換為意向客戶,這些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才有可能成為救市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