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人們提起自主品牌,總會得到一些低價、性價比等詞,畢竟自主品牌發(fā)展時間短,諸如發(fā)動機、變速箱及其匹配、底盤調校、穩(wěn)定性、可靠性等方面,大多還與海外品牌存在不小的差距,短時間無法彌補,當然如今也涌現(xiàn)出一批技術冒尖的企業(yè),但總體來講,實力差距還很明顯。
![]()
不過隨著新能源時代的來臨,以電動汽車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給自主品牌帶來了機會,畢竟在最核心的動力總成方面,電池及電動引擎逐漸成為拉開技術差距的硬件,很多新勢力汽車品牌也隨之崛起,譬如蔚來旗下電動超跑EP9以6分45秒9的成績,打破了塵封8年的德國紐北賽道記錄,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
不僅是蔚來、小鵬等新新品牌,動力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以及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中比亞迪等,都在新能源汽車及技術方面展現(xiàn)了不俗的實力,而且在某些方面還要勝過海外品牌一籌。譬如以下幾種較為領先的科技,是自主品牌研發(fā)實力的體現(xiàn),"彎道超車"正當時。
![]()
如今主流的動力電池都以三元鋰電池為主,但隨著消費者對續(xù)航要求的提高,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水漲船高,不過由此帶來的弊端是,三元電池中鎳的含量越來越高,能量密度越來越高,熱穩(wěn)定性則越來越差,“自然”成為電動車較為常見的事故類型。
![]()
比亞迪在全新旗艦轎車漢EV上宣布搭載最新研發(fā)的刀片電池,它以磷酸鐵鋰電池為基礎,通過改變電池包結構,提升包內空間利用率,從而達到提高續(xù)航的目的。而且刀片電池散熱面積大,電池短路的回路很長,產(chǎn)熱速率比較小,所以升溫慢,安全性相對也比較強。因此同樣的針刺試驗,刀片電池不僅無煙、無名火,而且表面升溫幅度?。▋H30℃-60℃),優(yōu)勢相對明顯。
![]()
當然我們也不能斷定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就是未來發(fā)展趨勢,畢竟它低溫性能、維修成本等方面還存在論證,況且同行業(yè)還有寧德時代CTP技術電池也是比較領先的,但就目前的電動汽車安全性而言,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無疑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這無疑是突破性的。
![]()
當手機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無線充電的時候,電動汽車無線充電便也出現(xiàn)在人們的構想中,畢竟如今國內充電樁還不夠普及,電動汽車充電也比較麻煩。不過無線充電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美國公司Momentum Dynamics與吉利旗下的中歐汽車技術中心(CEVT)就聯(lián)合研發(fā)了大功率無線充電技術及自動泊車技術。
![]()
但無線充電也有弊端,那就是無法實現(xiàn)電動車的快充,這也是無線充電遲遲沒有達到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化應用的原因。那為什么要連帶研發(fā)自動泊車技術?因為無線充電,車輛底盤下方的充電板必須要與充電墊精確校準,才可順利充電,因此自動泊車系統(tǒng)可以讓車輛精準停放,無需人員介入操作即可自動充電。
![]()
雖然困難重重,但前景還是很美好的,不止是吉利,如今海外包括奔馳、奧迪、寶馬、沃爾沃,國內包括綠馳、比亞迪、東風日產(chǎn)、長安、吉利、北汽等30余家車企均對無線充電技術躍躍欲試。相信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無線充電將成為未來普遍應用的一種充電方式。
![]()
如今說到電動車,最大的問題還是續(xù)航里程, 因此電動汽車只能作為城市內部或者城市之間的通勤工具,想要真正實現(xiàn)長途行駛,續(xù)航里程還不夠完備。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則選擇了一種新的動力方案,那就是理想ONE上搭載的增程式動力電池。
![]()
它的增程式動力電池以1.2T三缸汽油發(fā)動機為動力電池充電,而且1.2T引擎并不驅動車型,僅僅只提供充電的功能,因此就好像車上隨時有一臺發(fā)電機為電池充電。而且,理想ONE配備有一組40度電的電池模塊,純電動續(xù)航里程達到了180公里,并且支持國家電網(wǎng)的快充操作,因此理想ONE百公里加速僅6.3秒,最遠可走1100km。
![]()
雖然續(xù)航提升了很多,但這類增程式動力也受到質疑,比如發(fā)動機與電池“串聯(lián)”提供動力,對可靠性和耐用性是一大考驗,而且1.2T三缸引擎只要運轉就會產(chǎn)生抖動與噪音,對行駛品質有些許影響。油耗方面,“城市”模式下5L以下,“高速”模式10L,油耗表現(xiàn)依然有提升的空間。但總的來說,相比純電動車,它多少解決了人們對電動車里程焦慮的問題,是一種新穎的解決方案。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自主品牌與海外品牌處在同一個起跑線,而且自主品牌方面涌現(xiàn)出新能源技術方面全球領先的企業(yè),讓人嘆為觀止。相信未來自主品牌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彎道超車或許不再是一個愿景,而且真正可以預期實現(xiàn)的藍圖。
猜想:多少年后,電動汽車將成為主流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