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德國和日本媒體都紛紛表示,中國將進口車關稅下降到15%讓他們的車企歡欣鼓舞,受益頗多。
實際上確實如此,因為中國進口車銷量最高的幾家車企就是寶馬、雷克薩斯、奔馳和大眾集團了,Evercore ISI預測減稅將讓寶馬的經營利潤提高13%,戴姆勒提高6%。
![]()
但是日本和德國車企們還沒來得及高興,特朗普政府就又潑了一盆冷水下來。
美國商務部宣布將根據(jù)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案”第232條對進口汽車和卡車啟動調查,以確認對汽車和零部件的進口是否威脅到了本國汽車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以及技術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的能力。此前,美國商務部已經對鋁和鋼進行過232調查。
![]()
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在聲明中指出,“有證據(jù)表明幾十年以來,國外的進口汽車產品侵蝕了美國的汽車工業(yè)?!彼麖娬{會對此進行“徹底、公正和透明的調查”。
而一旦調查結果確認,美國有可能將汽車進口關稅提升到25%。
特朗普的雙重標準
周三特朗普在推特上發(fā)文,稱“對偉大的美國汽車制造工人而言,將會有重大消息即將發(fā)布。這幾十年間你們的就業(yè)機會被其他國家搶走了,你們已經等得太久了。”
![]()
除了所謂的搶走國內汽車工人的就業(yè)機會,特朗普政府還認為大量的汽車進口抑制了美國自身對自動駕駛汽車、電動汽車和電池等新技術的研發(fā)能力和先進制造能力,而“汽車和零部件等核心產業(yè)對美國的國家實力至關重要”。
而此前已有美國政府官員表示過,啟動調查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夠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NAFTA)談判中對汽車相關的條款作出讓步,同時也能夠對汽車出口大戶日本和歐盟施壓。
早在3月份,特朗普就開始針對歐洲汽車進口發(fā)難,他曾在推特上發(fā)文稱“如果歐盟要對在當?shù)亻_展業(yè)務的美國公司提高本就很高的關稅和壁壘,那么我們就給他們現(xiàn)在免費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加點稅!”
![]()
特朗普還強調,歐洲的車大量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汽車卻無法在歐洲銷售,這是非常嚴重的貿易失衡。
這種論調還真是讓人無語,美國車在歐洲賣得不好,說到底還是車企的戰(zhàn)略和產品問題,和關稅能有多大關系呢,那日本和韓國車為啥在歐洲賣得還不錯呢?
當然,胡攪蠻纏和雙重標準一直是特朗普慣用的伎倆,大家都很清楚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反正與公平無關。
德國汽車行業(yè)是重災區(qū)
根據(jù)美國政府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2017年美國一共進口了830萬輛汽車,總價值達1920億美元,其中墨西哥240萬輛、加拿大180萬輛、日本170萬輛、韓國93萬輛,德國50萬輛。而與此同時美國去年出口了200萬輛汽車,總價值570億美元。
![]()
雖然提升關稅的計劃還在起步階段,不過已經遭到了跨國車企和美國國內進口車經銷商的強烈反對。
行業(yè)團體“全球汽車制造商”CEO John Bozzella就公開表示,“美國汽車工業(yè)正在磅礴發(fā)展中,去年國內共生產了1200萬輛汽車和輕型卡車,而據(jù)我們所知,并沒有人要求這種所謂的保護。這樣做只會導致美國老百姓可選擇的汽車產品種類更少,而價格更高。”
確實,就像中國關稅下調受益最深的是消費者一樣,如果美國要提升關稅,那么倒霉的也是買車的老百姓。至于美國汽車工人的就業(yè),實際上外國車企已經為美國的汽車工人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就業(yè)機會。
![]()
目前德國大眾、戴姆勒、寶馬和日本的日產、豐田、本田等車企都在美國擁有許多生產基地,寶馬和奔馳在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和阿拉巴馬州萬斯工廠生產的汽車出口全球市場。
![]()
一旦美國關稅提升,德國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因為美國也是繼中國之后的德國汽車第二大出口市場,汽車及零部件也是德國最大的出口收入來源。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在3月份曾表示,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與美國打貿易戰(zhàn),因為這樣的貿易戰(zhàn)結果只能是雙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