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東風本田CR-V曾經因“機油異常增多”導致北方車主集體維權,引發(fā)了媒體、車友、國家部門的高度關注,本田最終對共計13萬輛車型進行了召回,讓許多車友突然發(fā)現除了大眾“燒機油”,還有“產機油”的相反情況。
經歷了召回事件之后的東風本田CR-V卻在2019年迸發(fā)了熱銷的勢頭,全年僅比大眾途觀L少賣了4千輛,位居合資SUV車型第二。“機油增多”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嗎?難道數十萬車主都已經默認了“機油增多”成為常態(tài),到底是怎么回事?還有沒有其他車型會出現“機油增多”?如何正確看待“機油增多”常態(tài)化,請看下文分解。
曾經CR-V機油增多引發(fā)輿論,最后是如何解決的?
東風本田CR-V在“機油增多”投訴大量增多之后,工程師們啟動了對這些問題車型進行了技術調查,發(fā)現增多的部分是因為機油中混入了汽油,而且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qū)多發(fā),南方地區(qū)相對較少,尤其是東三省和內蒙地區(qū)投訴率位列前四。
通過本田的官方回應可以了解到,造成“機油增多”一定會有以下三個條件:
1、 環(huán)境氣候非常寒冷:熱車的時間變長,提升水溫時間變長
2、 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在有限排量下保證排放和功效,要拿出更多功率和扭矩,相比自吸發(fā)動機噴油量大幅增加,提升燃效效率
3、 日常出行多為短距離行駛:長距離或長時間行駛下,機油并不會增多
4、 噴油方式為側置缸內直噴:側置噴油嘴更容易濕壁
為什么汽油會偷偷跑到機油里?這與發(fā)動機內部結構有關,在吸氣過程中噴油嘴噴出汽油噴霧,有部分噴霧附著在氣缸內壁上行程“濕壁”,隨著活塞壓縮行程,部分氣體和缸壁上的汽油穿過油環(huán)竄入了曲軸箱,與機油混合在了一起。注意活塞行程中,這樣的水蒸氣、油、機油之間的“混合”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所有類似發(fā)動機設計中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曲軸箱內均設計有強制通風系統(tǒng)(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PCV),混合氣體和“受熱揮發(fā)”的汽油通過油氣分離器、PCV閥被強制導出到進氣歧管,隨后進入燃燒室進行二次燃燒。油氣分離器可以將蒸汽態(tài)的機油與廢氣、水蒸氣、汽油分離,然后將機油導回曲軸箱,如果它的分離能力有限,表現出來的就是某些品牌“燒機油”現象。如果PCV系統(tǒng)工作正常,進入曲軸箱的水蒸氣和汽油都會被氣缸內二次燃燒所消滅。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其實是曲軸箱的機油溫度。這恰恰是這一系列循環(huán)的關鍵,如果機油溫度不夠高,那么混入其中的水蒸氣和汽油就不可能蒸發(fā),就不會被PCV系統(tǒng)導入氣缸燃燒室進行二次燃燒。那么,當(寒冷地區(qū))的車主駕駛(側置缸內直噴)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車型進行(頻繁短距離行駛)時,發(fā)動機溫度不夠高/機油溫度不足以蒸發(fā)汽油,機油增多現象就會出現。
東風本田搞明白真實的原委之后,對召回的車輛做了以下三件真正有幫助的事情:
1、 修改發(fā)動機ECU——修改燃油噴油時機,借助活塞頂起擋住氣缸壁的時機;提升啟動后的怠速轉速,盡可能快速縮短熱車時間。
2、 熱車時先控制車內空調暖風系統(tǒng),優(yōu)先照顧發(fā)動機水溫升高,先熱車再考慮人。
3、 變速箱邏輯調整——在冷車狀態(tài)下保持較高轉速,改善發(fā)動機內部溫度
總而言之,解決方法其實也很好理解,就是認識到部分北方寒冷地區(qū)車主的短途出行駕駛習慣的時候,發(fā)動機的溫度不會達到足夠的蒸發(fā)量,汽油便滯留到了機油里,想盡一切辦法在寒冷環(huán)境下短時間提升發(fā)動機溫度,促使在較短的行駛時間內將機油內的汽油蒸發(fā)掉。
CR-V之外有沒有別的案例?
從上面東風本田的調查和解決方案來看,“機油增多”其實是幾乎當前所有車型都會存在的現象,根據PCV系統(tǒng)的設計意義,你發(fā)現會不管什么車型的發(fā)動機里都會或多或少都會混入水蒸氣和汽油,為什么大家印象中很少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呢?因為氣候寒冷+側置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頻繁短距離行駛這幾種情況同時出現的概率,絕大多數車主都不太可能會碰到,在這幾個條件未同時滿足的時候,汽油和水蒸氣早就被發(fā)動機高溫成功蒸發(fā)出來導入燃燒室二次燃燒掉了。
我們來看看滿足這幾個條件的時候,其他車型有沒有遇到過“機油增多”的現象?有,還真不少,連熱銷的帕薩特、君越、雅閣都有:
其實除了大眾帕薩特、別克君越、本田雅閣這些熱銷車型之外,許多車型都曾發(fā)生過車主對于“機油增多”的投訴。注意這些投訴出現的時間,大多都是在寒冷的冬季。應該說除了本田這款1.5T的發(fā)動機因“機油門”導致眾多車主人心惶惶產生了過度緊張、過度維權之外,其他車型發(fā)生“機油增多”現象其實也還是很普遍,只不過沒有像新一代CR-V新車上市第一個冬天那樣遭遇到集體維權,出現的個別車主的投訴也被售后換油所解決。
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當年雖然有許多CR-V車主反映機油增多,但是很少發(fā)現有維權車主是因此造成發(fā)動機損壞無法行駛的,其他品牌也是這樣。其實少量機油增加并不影響正常用車和發(fā)動機的健康,WHY?請看下文分解。
為什么國外沒有機油增多投訴?其實少量增多對發(fā)動機沒有影響
既然說機油內混入或多或少的汽油是正?,F象,那么少量汽油的存在會隨著發(fā)動機持續(xù)運轉而慢慢蒸發(fā)掉,所以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有些車主擔心的是,我沒有讓發(fā)動機足夠熱到讓汽油揮發(fā)掉怎么辦?這就與“低溫天氣頻繁短距離行駛”有關,國外如北美、俄羅斯、北歐等寒冷地帶人口稀疏,通勤距離一般比較遠,所以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到了國內部分地區(qū)卻會出現一方面長時間熱車導致一部分汽油混入了,但是沒有足夠的長距離行駛使其揮發(fā)、燃燒,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會不會損傷發(fā)動機?
東風本田的工程師對此作了嚴格的測試,在機油中直接混入汽油將改變粘度指標,但是這樣的情況下本田被投訴的CR-V發(fā)動機在6500rpm轉速的負荷下連續(xù)工作一小時,發(fā)動機缸體、缸套、曲軸、連桿等經嚴格測試都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磨損,隨后逐步增加汽油量直到31毫米,才達到機油稀釋后的性能限值。
國外有CR-V車主不相信這個結果,在自己的機油箱里混入汽油,然后送到第三方中立機構去檢測,結果所有的金屬元素含量一切正常,證明了發(fā)動機沒有因此出現磨損的情況,結論是一切正常。
機油增多有一定的限值,比如東本工程師指出31毫米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般來說當機油內的汽油含量超出到21毫米的時候,發(fā)動機機油故障燈就會報警,到這個時候車主就會改換機油了。按照我國5000公里或6個月的平均保養(yǎng)間隔,在達到報警值之前,你可能就已經換掉機油了,所以少量汽油混入機油內在很多車型里都有,只不過沒有達到上面說四個條件同時出現,機油少量增多的現象是一種常態(tài)化的表現,大部分車主是沒有察覺的,其實也沒有對發(fā)動機造成什么損害。
總結: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機油少量增多是許多世界汽車大廠的工程師都默認的常規(guī)運行條件,就算有少量汽油和水蒸氣混入機油內,也不會對發(fā)動機造成太大的威脅,而一系列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的職責就是利用發(fā)動機溫度將它們蒸發(fā)出去,導入到氣缸燃燒室再次燃燒掉,所以這是一種常態(tài)化的表現,保持正常的保養(yǎng)周期就無需過分擔心,像豐田最近的機油增多現象,也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嚴重。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