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保研(C-IASI),沒錯,就是那個撞帕薩特而聞名全國的中保研,又公布了一款車型的碰撞結果——東風本田Inspire。這個名字也許有些朋友感到陌生,那我換一個描述:本田雅閣的同胞兄弟。
之所以會有今天這篇文章,自然是因為Inspire的碰撞成績不好,畢竟大家都喜歡看負面新聞嘛。從總評級來看,Inspire獲得了兩個G(優(yōu)),一個M(中)和一個P(差)。甚至比帕薩特的2優(yōu)1良1中還差一點。
![]()
![]()
不過Inspire的碰撞成績公布后,并沒有如之前帕薩特那樣引發(fā)全網(wǎng)熱烈討論。我想應該和Inspire的知名度有關。
![]()
Inspire這個名字在日本本土有著不凡的聲望,但那和我們都沒關系,我們了解的Inspire,是那款2018年底上市的、和雅閣同平臺的中級轎車。較短的時間尚不足以建立足夠的知名度,每月的銷量也就在四五千臺徘徊,和雅閣有著較大差距。
簡單看一下Inspire的中保研碰撞測試結果:
![]()
第一項“耐撞性與維修經(jīng)濟性指數(shù)”拿到了P(差)評級。該項目的測試時速是15km/h,檢驗的是低速碰撞時的維修成本。簡單套用測試標準計算,可以估算出Inspire前后受到15km/h碰撞時,維修費用都將超過1萬元。
![]()
這倒還好,畢竟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有些安全評分很高的車型,在這一項的評級并不高。例如卡羅拉、亞洲龍、XC60、寶馬3系,其他項目全優(yōu)的情況下,僅該項目獲得P級。
![]()
第二項“車內(nèi)乘員安全指數(shù)”,也就是我們最關心的、決定人身安全的項目。Inspire的總評分是M(中),和帕薩特一樣。這其中又分為25%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兩個子項目。帕薩特便是因為25%偏置碰撞的成績驚天動地而名聲大噪。
![]()
Inspire的25%偏置碰撞成績同樣不算優(yōu)秀,評級為M。A柱發(fā)生了明顯的彎折,從而使駕駛艙變形。只是變形的幅度沒有那么大,至少安全氣囊還“扶”了一下假人的頭部。
![]()
另一項側面碰撞,Inspire似乎沒有從思域身上獲得足夠的經(jīng)驗,B柱雖然沒斷,但入侵量依然不小,再加上這款18.28萬元的TURBO 典雅版沒有配備側氣簾,又一個M評級落入囊中。
![]()
![]()
以下是Inspire的碰撞測試視頻,末尾附上了帕薩特的,以供對比。
本來Inspire的碰撞成績雖然不好,但也沒有差到人神共憤的地步。不過有趣的是,與它“一母同胞”的本田雅閣也參加過中保研的碰撞測試。
18年的時候還沒有“耐撞性與維修經(jīng)濟性指數(shù)”這一項,其他項目中,雅閣都獲得了全優(yōu)的評級。
![]()
為什么價格相同、平臺相同、長得也差不多的兩款車碰撞成績會有這么大的差距?我不知道,也不好猜測。但回想起“B柱斷裂”“機油增加”等事件,“東風本田”這塊17年的招牌,似乎顯得有些黯淡。
近年來,同一汽車品牌、不同合資公司打造的“雙胞車型”越來越多了,因為設計平臺相同,所以碰撞安全性一般也沒有多大差別。例如雷凌和卡羅拉,都很安全;帕薩特和邁騰,都……
Inspire和雅閣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案例,網(wǎng)絡上那些“外企輕視中國消費者,所以偷工減料”的論斷,似乎越來沒有說服力。
![]()
說完略顯沉重的碰撞安全,再聊點輕松的話題,同樣是關于這種“雙胞車型”。
前兩周,在《鐵秀大事件》節(jié)目的留言區(qū),有網(wǎng)友提問:“榮放混動和威蘭達混動怎么選?”
一開始我本來想回復:“它們本質上是一款車,看誰順眼就選誰唄?!?/p>
但仔細一回憶,我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
榮放混動的價格區(qū)間為22.48-25.88萬元,威蘭達混動的價格區(qū)間為20.58-24.18萬元。差價不算小,也就意味著,如果你只是想獲得豐田THS混動系統(tǒng)的體驗,那選擇威蘭達顯然更實惠。
但幾乎沒有人的選車訴求會這么簡單。通過配置對比(很多網(wǎng)站都能查,我就不列舉了)不難發(fā)現(xiàn),不論是入門版本還是頂配,威蘭達混動雖然比榮放便宜一萬多,但配置也少了。
而在進行同價位對比時,二者的配置差距就非常小了,有一些區(qū)別,但屬于互有勝負。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東風本田CR-V和廣汽本田皓影上。
![]()
正常情況下,這些“雙胞車型”的成本和利潤率差別都很小,“一分錢一分貨”便是選車的真理。千萬不要抱著“占便宜”的心態(tài),買方永遠沒有賣方精。就算配置表一模一樣,用料做工、隔音效果,甚至鋼材質量、結構強度都可能有區(qū)別,而你可能永遠不會發(fā)現(xiàn)。
但既然有正常情況,就有例外情況。比如CR-V深陷“機油門”時,便出現(xiàn)了一定幅度的降價促銷。這次Inspire的碰撞結果公布,不知道會不會成為另一個例外情況。
最后再回到這位讀者的問題,因為我還沒有試駕過威蘭達,無法給出具體的對比評價。但無論是設計還是配置的差別,都是一種差異化競爭。對于車企來說能夠減少內(nèi)耗、增加客戶覆蓋面;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好事,雖然不可能打起價格戰(zhàn),但不論你是何種消費觀,都更可能選到合心意的產(chǎn)品。
不過我并不推薦他現(xiàn)在購買榮放或威蘭達,因為最近榮放、亞洲龍等車型被曝出“機油增加”問題,不僅是國內(nèi)市場,美國市場同樣有大量的投訴。初步推斷原因是冷卻液滲漏,這種時候不妨再多一些了解,看看官方如何回應。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敖奕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