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 妍
我為什么會突然對旅行車感興趣,這都要從我那個迷車的男盆友說起。每當他兩眼發(fā)光、一臉躊躇滿志說要賺錢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又喜歡上一款車了,而且肯定是旅行車。
我問他為什么如此癡迷旅行車,他回答我:“這是一種玄學。我天生就對這種形狀的車有好感?!?/p>
我問:“哪種形狀?”
他說,“扁扁的,沒屁股的形狀。”
“……”好吧,我對旅行車的概念一下就從房車、車頂小書包變成了又扁又沒屁股的“兩廂車”。其實,這都是不全面的。
網(wǎng)友說,一切用來旅行的車都可以稱之為旅行車。這話其實沒毛病。但這里我想和大家聊的并不是這種“廣義”的旅行車,而是汽車領(lǐng)域某一個細分市場里的車型,它名叫——旅行車。
旅行車,在國外被叫做“Wagon”,國內(nèi)親切地叫它“瓦罐”,它集合了轎車、SUV、MPV的很多優(yōu)點。實際上大多數(shù)都是以轎車為基礎(chǔ),將其后備廂加高到與車頂齊平,用來增加行李空間,但底盤一般又比轎車高。這樣既有轎車的舒適,又有更大的空間,外形上還比較流暢好看。同時,旅行車通常都是由某車型直接“改款”而來, 比如某某車型的旅行版。
旅行車乍一看,造型“不倫不類”,既不像轎車也不像SUV,在中國沒有很流行,也沒有很長的歷史,在街上,我們很少能看到旅行車在跑。但其實,旅行車在歐美卻有著一段段如歌歲月。
起源美國,風靡歐洲
汽車,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能清楚的看出每個時代每個國家的發(fā)展狀態(tài)。
18世紀,工業(yè)革命推動了馬車的發(fā)展。19世紀的美國,爆發(fā)“西進運動”,美國西部的人們乘坐著能裝載很多人和行李的馬車投身西部大開發(fā)中。這個時候的馬車被叫做“Station Wagon”,它們有個特點,就是很大很長,畢竟它們最大的用處就是能跑和能裝。
那個時候的馬車只能說是最簡易的“旅行車”,也并沒有很高的社會認知度。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旅行車才得以“正名”,各大車企也紛紛推出各類旅行車。那時的旅行車,除了實用功能外,還有彰顯車主尊榮身份的作用。車身典型的特點就是木質(zhì)車門、側(cè)板以及尾門,車身形狀在我看來,可可愛愛的,像老爺車。如克萊斯勒的旅行車——城鄉(xiāng),據(jù)說這是當年克萊斯勒旗下最豪華的車型。
從那個年代開始,旅行車便一躍成為當時美國社會最有身份、最高貴的車型。
1946年,Jeep打造了一款名叫“Station Wagon”的車型。盡管這款車在現(xiàn)在看來更像越野車,但實際上它是有一個后部的廂型座艙,也被公認為是當代旅行車的“開山鼻祖”。五六十年代,雪佛蘭諾曼底旅行車誕生。那是美國汽車的黃金時代,諾曼底旅行車更是成為了當時的經(jīng)典之作,成為了美國汽車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筆。
慢慢的,歐洲市場也受到影響,旅行車文化開始盛行。比如1960年,歐寶推出了Record旅行版,造型基本都是模仿的美式旅行車。
1961年,斯柯達推出的OCTAVIA COMBI明銳旅行車,成為當時人們享受家庭生活和旅行的得力伙伴,甚至開創(chuàng)了歐洲旅行車市場。
就在美國旅行車文化獨樹一幟的時候,以Jeep切諾基為標志的SUV車型誕生,旅行車從美國的市場之巔逐漸被邊緣化,與此同時,歐洲市場的旅行車文化日漸活躍,世界范圍內(nèi)的旅行車制造消費中心逐漸從美國轉(zhuǎn)至歐洲。
浪漫主義盛行的歐洲,非常喜歡實用、自由又精致的旅行車,這很符合歐洲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追求。在歐洲,北歐瑞典的沃爾沃率先推出歐洲旅行車的先行者——PV445。直到現(xiàn)在,沃爾沃的旅行車都是整個旅行車市場里亮眼一塊,比如現(xiàn)在的沃爾沃V60。
美國更注重實用,所以SUV和皮卡代替了旅行車。而歐洲有些不一樣,歐洲人講究浪漫和情懷,甚至每臺歐洲車都有自己的旅行版,小到緊湊型汽車、大到中大型汽車、貴到跑車等,都有自己的旅行版。精致的歐洲人還發(fā)明了一種介于轎跑和旅行車之間的“獵裝車”,顧名思義,這是一款用來打獵的車型,大多數(shù)為貴族使用。操作很直接,就是在跑車后半部分加一截車廂,也叫旅行叫轎跑車。我們比較熟的獵裝車有奔馳CLS shooting brake,它可是獵裝車里的顏值擔當。
而我很喜歡的一個品牌——MINI,也曾為英國城市打造過一款可愛又能裝的基于MINI底盤的旅行車——MINI Traveler?,F(xiàn)在的MINI,只是把當年的Traveler進化為了CLUBMAN。
除了歐美地區(qū),另一個“汽車強國”日本,也對旅行車有著不一般的情懷。在日本,基本上所有的本土汽車品牌都會打造自己旗下的旅行車,而且這些車基本上都只在日本本土銷售,在中國市場很少見,幾乎見不到。
相比這些國家,我國的旅行車文化就比較平淡了。1986年6月23日至26日,中國汽車工業(yè)公司科學技術(shù)部、規(guī)劃改造部在沈陽召開旅行車技術(shù)研討論。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技術(shù)交流、加強企業(yè)和研究單位之間的橫向聯(lián)系,提高國內(nèi)旅行車的設(shè)計制造水平,推動旅行車行業(yè)的技術(shù)進步。
同年,國內(nèi)的第一輛旅行車——廣州標致505SW在1986年下線。確切的說,這一刻,旅行車才真正開始“落戶”中國市場。但三十四年的時間,旅行車一直無法在國內(nèi)市場打開一片天。
整個2018年,國內(nèi)旅行車銷量不到20萬輛。而2018全年乘用車銷量為2235.1萬輛,旅行車在其中占了還不到0.01%。
在趨近成熟的市場里慢慢成長
如果說標志505sw只是將旅行車帶入國內(nèi),那么真正讓國人熟知它的,當屬桑塔納旅行版。
1992年,上海大眾桑塔納旅行版正式下線。汽車一上市,便有大量機關(guān)單位進行了采購,因為它作為公安、消防等部門的工作用車很好用,拉人拉貨都方便。隨著“桑旅”在國內(nèi)打開名氣之后,其它汽車品牌也開始將自己旗下的旅行車引進國內(nèi)。
但大部分國人對旅行車并不怎么感興趣。這種看起來身材臃腫(其實我覺得沒有MPV腫)、比例奇怪的車完全沒有戳中國人對傳統(tǒng)汽車的審美,旅行車剛進入國內(nèi)市場就開始被遺忘。
直到上海通用汽車以高性價比打造出那款賽歐旅行版,銷量大好,這才重新定義了國內(nèi)旅行車的市場。但這種好形勢沒有長久,缺乏創(chuàng)新的賽歐也退出了舞臺。此后,國內(nèi)的旅行車就一直活得“斷斷續(xù)續(xù)”。
到近些年,隨著奧迪RS6、奧迪A6旅行版、奧迪A4旅行版、大眾蔚攬、蔚領(lǐng)、斯柯達明銳旅行版等一系列旅行車在中國的上市,各大品牌旗下旅行版推出,比如寶馬5系旅行版、奔馳C級旅行版等,旅行車才再度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奧迪RS6)
但大部分旅行車,除十萬級別左右的平民價旅行車外,基本都是以純進口的方式引進中國,而這種方式下,會很貴。這也就成了旅行車最扎心的地方,價格太高冷。如果價格能低點,銷量絕對要好看不少。而目前降低價格最好的辦法就是國產(chǎn),可銷量冷淡的情況下,要新增生產(chǎn)線來國產(chǎn),幾乎沒什么可能。
同時,旅行車的替代品——SUV在國內(nèi)大火,極大地擠壓了旅行車的生存空間。SUV更符合國人的審美,看起來也更高檔,同時通過性比旅行車更好。雖然操控性、舒適性以及燃油經(jīng)濟性都比不上旅行車,但SUV的優(yōu)勢更勝一籌。現(xiàn)在出去旅行的車友們,更多的還是SUV或者越野車。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是挺偏愛旅行車的。有SUV的大空間、但比SUV更大更省油;有轎車的舒服、但比轎車通過性更好;而且很多旅行車的操控性能和顏值也不輸市面上的常見車型。不論是外出旅游還是平時家用,都會是很棒的出行伙伴。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多樣化的時代。從當初的“三廂車才是車”,到如今已然接受兩廂車。我相信,隨著如今消費需求升級、生活品質(zhì)、生活態(tài)度的追求、道路建設(shè)的逐步完善,任何一種車型,在逐漸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文化下,都會成長起來,包括旅行車。所以說,國內(nèi)旅行車的春天到了嗎?或許還沒有,但是至少它們還在追著春天跑。
最后,秉持著對旅行車的喜愛,我想推薦幾款旅行車,僅供參考,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到有用信息~(ps:從百萬級別到十萬級別分五個價位段進行推薦)
奧迪RS6
廠商指導價:135.78萬元
這是一款被稱作“最強買菜車”的旅行車,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我看來,就是好看?。赐晁矣X得人生目標都變了)
作為奧迪旗下的車型,品質(zhì)就不用了說了,這可是一款性能車,百公里加速3.6秒。動力方面新車搭載4.0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最大扭矩800牛米。
外觀上我覺得真沒啥可挑的,作為一款旅行車,好看成這樣真是沒誰了。前臉部分,基本沿用了全新A7的設(shè)計風格;車身側(cè)面,則依舊延續(xù)了A6旅行版的基本線條。改裝后也是超級酷,我絕對是它顏粉里,那卑微的一員。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唯一不友好的,估計也就是價格了。
寶馬5系旅行版
官方售價:48.9萬—72.7萬元
目前這款車在國內(nèi)停售了,要買的話就需要走平行進口。在這個價位段,同級別的有奔馳CLS獵裝版(廠商指導價:71.8萬元)。
往下走一點的旅行車有沃爾沃V90(官方指導價:T5 AWD智遠版44.30萬起,T5 AWD智尊版55.2萬起)、奧迪A6 Avant(廠商指導價:45萬—48萬元)。如果買不了RS6,買奧迪A6 Avant然后進行改裝,這也不失為一種“最便宜”的方法。而沃爾沃V90則是中高端旅行車的標桿選手。
動力方面,現(xiàn)款寶馬5系旅行版提供2.0T汽油和2.0T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其中2.0T汽油機最大功率185kW(252PS),峰值扭矩350N·m,2.0T柴油機最大功率140kW(190PS),峰值扭矩400N·m,傳動均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寶馬5系旅行車的顏值也很在線,只不過對比起RS6,個人覺得少了點酷勁兒。新款寶馬5系旅行車據(jù)說會在今年上半年發(fā)布。
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廠商指導價:39.28萬—42.78萬元
在這價位段里,同級別車型有沃爾沃V60(廠商指導價:33.99萬—43.99萬元)、奔馳C級旅行版(廠商指導價:36.08萬—44.58萬元)。
不得不說,旅行車這一塊,奧迪真的很給力。這款奧迪A4旅行版也被網(wǎng)友稱作旅行版轎車的典范車型之一。
造型上,顏值也沒得說。前格柵采用直瀑式設(shè)計,與國產(chǎn)的橫條紋格柵完全不同,車身腰線走勢風格、車門的造型工藝與國產(chǎn)A4L十分相似。圓潤飽滿的車尾是奧迪A4 allroad的標志性特征。
動力上,搭載最新一代2.0 TFSI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185 kW,最大扭矩370 N·m。奧迪A4 allroad的另一大獨特之處就是它配備的quattro全時四驅(qū)系統(tǒng),這是對車輛穩(wěn)定性的強力輔助。
大眾蔚攬
廠商指導價:24.38萬—39.28萬元
這款車也被稱為“奶爸車”。我曾在二手車市場看到過實車,當時讓我興奮了好久,不僅是因為好看,更是因為它的大空間。個人覺得它的內(nèi)飾比外觀更值得點贊。當時看到的那款是頂配,內(nèi)飾真的很有高級感。
空間上,尺寸為4767/1832/1501mm,軸距為2791mm,由于進口的原因尺寸并無明顯的加長。除了最低配,蔚攬均搭載的是EA888的2.0T發(fā)動機,最大馬力220匹,最大扭矩350牛米,在日常的使用上,動力完全夠用。
它還有一個地方比較良心,就是可變懸掛。可硬可軟、可高可低的懸掛能適應(yīng)不用路面的行駛需求,舒適性更高。
斯柯達明銳旅行版
官方指導價:12.9萬—15.99萬元
在十萬級別的旅行車里,表現(xiàn)還可以的除了明銳旅行版,還有別克閱朗(官方指導價:13.19萬—14.69萬元)、大眾蔚領(lǐng)(廠商指導價:11.39萬—15.89萬元)。
斯柯達明銳旅行車的到來的確是讓消費者關(guān)注了一把,畢竟原生設(shè)計的旅行車顏值還是挺好看的,修長的車身也讓空間更加的大,最重要的一點是,價格很親民。
明銳旅行車的前臉與三廂明銳基本沒有區(qū)別,都是斯柯達全新的設(shè)計語言,接近4米7的車身以及2686mm的軸距,比大眾蔚領(lǐng)都大了不少。超大的行李廂空間在默認狀態(tài)下就達到了610L,比不少中級車都要大不少,很實用。
動力方面,明銳旅行車除了配備1.6L與1.4T的發(fā)動機之外,還新增了1.2T的動力版本,1.2T發(fā)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85kW(115PS)峰值扭矩為200N·m,在爆發(fā)力方面要比1.6L發(fā)動機更為迅猛。在歐洲,斯柯達明銳旅行版可是旅行車里的火熱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