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940醫(yī)院護士,第一批進駐火神山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之一。
在進駐火神山醫(yī)院之前,陳敏一家剛從山東煙臺老家風塵仆仆趕回蘭州。
陳敏趕回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部隊遞交《請戰(zhàn)書》,申請前往抗疫一線。
![]()
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聯(lián)合國駐剛果(金)維和醫(yī)療隊隊員,陳敏在防控疫情方面有豐富的經(jīng)驗。
她曾在非洲與瘧疾和埃博拉病毒正面遭遇;在國內(nèi)又加入了抗擊H7N9甲流的陣營。
![]()
如今,當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卷全國,她不顧一切,再次站到了最前線。
臨行前,8歲的女兒冰冰寸步不離,非要跟陳敏一起收拾行李,一邊收拾一邊哭:「媽媽,你要記得戴口罩,你要好好的回來」。在給陳敏準備的護手油盒子上,冰冰寫到:「上天開眼,媽媽平安;天戰(zhàn)疫情,我們勝利!」
![]()
送別時,當軍車駛出軍營,冰冰又哭著喊著:「媽媽,我等你平安回來」!看著漸行漸遠的車隊,陳敏的丈夫李濤也情不自禁流下了不舍的眼淚。
前方病毒肆虐,誰也不清楚等待陳敏她們的究竟是怎樣的環(huán)境,結果更是未知數(shù)。
「既然選擇了逆行,便要風雨兼程?!?/span>
陳敏早已做好直面一切未知的準備,管它是好是壞!
2月2日凌晨3點,陳敏乘空軍某部運輸機從蘭州前往武漢,第一時間進駐火神山醫(yī)院。
2月4日上午9時許,火神山醫(yī)院開始收治首批新冠肺炎患者。
3月5日,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1個多月里,火神山醫(yī)院已累計治愈新冠肺炎確診患者1000余人。
至此,陳敏她們已經(jīng)取得這場戰(zhàn)“疫”的階段性勝利,但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
![]()
戰(zhàn)疫在一線的陳敏,每天要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使勁勒緊口罩工作十幾個小時。
「每天穿上這身裝備,防護服又不透氣,捂得身上的汗排不出來,如在大霧中行走,里面的衣服都是濕的,口罩勒的耳朵生疼,但她從來沒叫過苦」,陳敏的丈夫——上汽大通銷售運營中心陜甘寧大區(qū)員工李濤說:「在抗疫的戰(zhàn)場上,她已經(jīng)是一個“老兵”了,但是在生活中,她卻仍是個普通人?!?/span>
疫情面前,她心系病人,也掛念家人。
每次通話,陳敏總要叮囑家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勤洗手,少出門。」
面對女兒,縱有千言萬語,但在視頻接通的那一刻,也全都變成了:「要聽話」、「要按時上課」、「要保質保量完成課后作業(yè)」等這樣最普通的話語。
李濤心里十分清楚,女兒是妻子最放心不下的掛念。
![]()
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也為了讓妻子心安,李濤從煙臺老家將父母接到了蘭州。
「妻子馳援武漢后,我們家最難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問題」,李濤坦言:「現(xiàn)在上網(wǎng)課,沒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力真的不行」。
陳敏和李濤的女兒冰冰,今年8歲,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
受疫情影響,現(xiàn)在的學?;径纪ㄟ^網(wǎng)絡授課,這給李濤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
李濤的工作,出差是常態(tài)。
從2000公里外的煙臺接父母來蘭州照看女兒,也是無奈之舉。
![]()
盡管公司給了李濤在家辦公的權利,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經(jīng)過妥善的安排,李濤終究還是提著心將父母接到了蘭州。
「疫情當時那么嚴重,老人萬一傳染怎么辦,如果不來,孩子就沒人管了,當時真是糾結了很久?!?/span>
李濤說:「沒辦法,只能為老人做好各種防護,口罩,消毒液還有護目鏡,都用上了,到了蘭州隔離14天后沒問題,這才放心了。」
如今,陳敏依然堅守在火神山醫(yī)院,與其他醫(yī)護人員一起,竭盡全力與病魔戰(zhàn)斗。而李濤則與父母一起,肩負全部的家庭重擔,盡可能地讓妻子心安。
作為上汽大通的一份子,李濤和妻子陳敏都是與眾不同的大通人。而事實上,還有許許多多如他們一般的人:
他們或是放棄春節(jié)休假,第一時間返工支援負壓救護車生產(chǎn);
或是冒著生命危險,第一時間逆行,肩負負壓救護車配件的運送任務;
或是直接前往武漢,為重點疫區(qū)提供醫(yī)療支持;
或是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為生命和家庭堅守。
不管是逆行者還是堅守者,他們都是最美、最與眾不同的大通人。
在這許許多多與眾不同的大通人中,不乏像陳敏這樣的巾幗英雄。她們不計回報,義無反顧,用身軀,抗住病魔的瘋狂肆虐。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里,不管此刻的你奮戰(zhàn)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