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的車市寒冬相信讓不少的車企都品嘗到了市場的無情,在這場“過冬”之戰(zhàn)中,日系車銷量表現(xiàn)上,豐田、本田、日產等車企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銷量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其中本田銷量越戰(zhàn)越勇,銷量領先,賺的盆滿缽滿,而豐田和日產也是銷量可觀。反觀同為日系陣營的馬自達,定了年銷量27萬的目標,卻只完成了22.77萬的銷量,同比2018年下滑了近16.37%,兩相對比,馬自達就像是穿蘆葦絮過冬的可憐孩子。
![]()
但是,事實上馬自達的車型在國內一直有著非常正面的評價,實力也是相當不俗,也有一定的粉絲基礎,為啥還是出現(xiàn)了這種叫好卻不叫座的現(xiàn)象呢?
馬自達之所有一直有著非常正面的評價,能夠得到市場的眾多叫好聲,是因為其在材料,工藝和技術方面都有著創(chuàng)新和進步。每一項拿出來都有值得人們津津樂道的特點和功能,車型也符合潮流,有賣點。但是不叫座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價格高,維修成本高,噪音控制不好以及最大的問題空間的舒適度太差。一方面名氣宣傳沒有特點,沒有獨屬于自己的標簽,另一方面沒有革命性成果的加持。
![]()
在材料方面
馬自達宣稱已經(jīng)開發(fā)出來1100M帕的冷成型鋼用于a柱和b柱加強車身的強度,要知道一般的冷成型鋼只有幾百兆帕,厲害吧?但這么高強度的鋼對于鋼板生產,沖壓,模具等各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而一般的廠家通過熱成型鋼或者硼鋼等基本可以替代,成本反而會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用主義當先,成本的提高最后還是消費者買單。
![]()
在工藝方面
馬自達有名的魂動紅。采用了金屬底漆,漆膜艷麗而厚重。但噴涂工藝依然是ED,中涂,面漆和罩光,反而對于涂料的分散性要求過高。再者來說,相比雷克薩斯的復合涂層自己超音速噴涂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同時,后期車輛的維修成本增加不少,開馬自達噴過漆的人應該深有感觸。
![]()
在技術方面
馬自達雖然有超級電容器,i-STOP,zoom-zoom,GVC,米勒循環(huán),甚至SPCCI以及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等,每一項都有一定名氣,而且也確實改善了駕乘感受,按照馬自達的話說就是追求“人車合一”,但講操控與寶馬不能齊名,講燃油經(jīng)濟性與豐田混動不可同日而語,講舒適與奔馳,奧迪實有差距。歸根結底都不能帶來燃油車的革命,或者說未擁有汽車的鮮明性。
![]()
不過從這里看,馬自達就算不是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車,但也有著自己闖蕩汽車市場的底氣和實力,那為啥還是在中國市場得不到太大歡迎呢?
以阿特茲為例
首先這車還是不錯的,但是有以下幾個不符合國內市場的硬傷。第一個車長近5米,后排空間哪去了?頭部空間因為比較瘤背的設計受到擠壓,后排空間因為要給機艙留位置,所有也受到了削減。第二個這樣導致了整體比較低矮,所有上下車非常不方便,總體空間給人壓抑的氣氛,你這不是賽車啊喂。
![]()
當然這樣設計有它的好處:首先拉長機艙使整車造型更動感流暢,其次也平衡了前后軸的配重,盡管是前驅車,減輕前軸比重也使操控更佳,再者發(fā)動機和座艙有一定距離,熱量不會影響到座艙。但是的確是擠占了很大的乘坐空間。
![]()
第三個動力是真的不行。2.0的動力不是不能開,就是太弱,讓你著急的弱。別說什么為了藍天了,的確很省油,但是低扭也是的確讓人捉急。2.5的沒開過,應該會好些吧。剛剛才才說這不是賽車,結果一看果然不是。
![]()
第四個就是不實用啊,馬自達自身定位于“運動”,這個定位更加符合于年輕人。但是在考慮到實用性方面,最核心的需求其實就是“大”,空間要大,所以從根本上,就跟主流不對路,馬自達的追求運動,犧牲了太多東西,而空間的犧牲,是對它銷量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
![]()
寫在最后:
馬自達車是好車毋庸置疑,但是覺得不是最實用的車。其品牌定位于設計,使得其只適合當做汽車愛好者的收藏或者某些人的夢想之車,在以實用性為主的中國,難以勝任成為主流產品和生產力工具。大部分人還消費不起這樣貴重的高端玩具,一家省吃儉用買一輛車必定要考慮拉貨、載人、品牌附加值等方方面面,而這些方面馬自達并無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