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看到這篇F1中國大獎賽觀賽游記的時候,下一站的巴庫大獎賽正在進行中,今天是排位賽,明天就是正賽開始。
作為一個從小熱愛汽車的F1車迷,在屏幕上看了十幾年的F1卻從來沒到現(xiàn)場看過一場F1比賽,說起來還有那么點愧對“車迷”二字。在今年的F1中國大獎賽上海站前的半個月,也不知道哪來的念頭,突然想到要不就今年去現(xiàn)場看一次吧。于是就有了你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篇F1觀賽游記。
今年正值F1中國大獎賽15周年,也是F1這項賽事被“自由媒體”這個公司接管后的第一年。湊巧的是,CCTV也在闊別F1多年后也重新拿回了F1的轉播權,今年大家可以在CCTV體育頻道觀看全年21站F1比賽的直播了。所以今年的上海站還是挺有紀念意義的。
周五是整個比賽周末的第一天,共有兩場自由練習賽,上、下午各一。人不多,因為大部分觀眾不會選擇在周五前往賽車場,畢竟周五是工作日還得上班的嘛,練習賽的資訊在網(wǎng)上看看得了。然而我還是在周五下午來到了上賽,一來能夠多感受感受現(xiàn)場氣氛,二來可以先踩點探路。
周五前往賽場的一大好處是,拍照打卡會比較輕松。除了大家剛才在封面圖里看到的那個全新的F1 LOGO之外,這個紅色的頭盔也是打卡合影的大熱門。不過我看到這個頭盔之后的第一反應是尋覓今年F1賽車上新增的那個看起來像人字拖名叫Halo的東西,這是今年F1的一大槽點,可惜主辦方并沒有這個想法。
讓我們回到賽場周邊,場外有不少展位,一些與F1關聯(lián)的品牌會在這里做相關展示和互動,其中最值得參與的大概是這個換輪胎的比賽。幾年前F1比賽取消了賽中加油,因此進站要做的就只有換胎了,所以換胎也成為了各家車隊不容出錯且爭分奪秒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極致的換胎速度導致失誤的情況也常有發(fā)生,目前F1車隊換胎最快的時間在2秒左右。
其他展臺的互動項目大多數(shù)都是電子游戲,諸如圖中馬石油展位的仿真賽車游戲或者是VR體驗等。我倒是覺得,好不容易大老遠跑來看個F1,這些普通商場和游戲廳里也有的項目就不必在這體驗了吧,排長隊也老花時間了。
其他展臺有一些車輛展示,奔馳帶來了幾輛AMG,在展臺燈光打得不錯,拍照效果棒棒的。猜個車唄,這輛磨砂灰的V8 BITURBO 4MATIC+具體是哪款車型?猜對無獎^_^
這邊是阿斯頓·馬丁展臺,顯然這是跟了紅牛車隊的團,他們帶來了最新款的Vantage,旁邊還有一輛DB11。部分時段車迷還可入內(nèi)合影,這在車展上可是幾乎見不到的。
雷諾展臺就不太走心了,除了擺放了一輛舊款的F1賽車之外,民用車是清一色的白色奶爸車,這可不夠接地氣啊,畢竟這是賽車場,怎么地也得弄一輛鮮黃色的梅甘娜R.S.來嘛。
對于老外來說,看賽車與喝啤酒是分不開的。今年F1上海站的主贊助商是喜力,在喜力的展位前,有一長條隊伍正在等著買啤酒,隊伍里90%都是老外。
說了這么久,怎么還沒見著活的F1賽車?。啃?,現(xiàn)在我們就去主看臺。雖然我買的票是大直道末端的H看臺,但在周五這一天,只要你有票,都能到主看臺去觀摩,鉑金區(qū)除外。
好嘞,車來了。我還沒適應F1賽車這速度,追不上焦啊。
這兩張效果稍微好一些。其實在看臺上想要拍出滿分的F1賽車照片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好的機位都留給官方攝影師了,其次F1賽車速度之快,對于攝影技術和硬件設備的要求都比較高。要讓賽車實而背景虛,雙手的角速度就得跟上賽車的線速度,而且這個線速度是不均勻的,得多次嘗試總結經(jīng)驗。
購買主看臺的票最大的優(yōu)勢是能夠看到維修區(qū)的動態(tài)。有經(jīng)驗的車迷甚至還會買到自己最喜歡的車手的車房正對面的位置,這樣一來在圍欄上懸掛其車手所屬國籍的國旗也會更容易引起車手的注意。
而主看臺的劣勢也非常明顯,幾乎不會在視野范圍內(nèi)看到超車的畫面。首先一號彎距離主看臺已經(jīng)有幾百米了,其次一號彎是個回轉角度非常大的彎,而且是個高速漸變低速的彎,入彎之前沒有合適的超車機會。在上賽道一號彎發(fā)生過的最經(jīng)典的超車是2006年舒馬赫超越剛出站的費斯切拉,那一年的上海是場雨戰(zhàn),也是車王舒馬赫職業(yè)生涯最后一個分站冠軍。
車王舒馬赫2012年末第二次退役后,2013年初遭遇了一次滑雪事故,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以植物人的狀態(tài)躺在病床上。直到現(xiàn)在大概也沒幾個人知道車王的真實近況。每一場比賽的轉播畫面里都能看到為車王加油的標語,上海站也不例外。加油舒米!
周五下午的第二次自由練習賽末尾階段下起了中雨,各家車隊都提前結束了這一階段的練習賽。天氣預報顯示周六的排位賽和周日的正賽都不會下雨,所以各車隊就不必繼續(xù)在雨天進行練習來收集數(shù)據(jù)了,萬一不慎Duang上墻了還得連夜修車呢。
在練習賽里,練習的內(nèi)容不僅僅是在場上收集各種數(shù)據(jù),車手進站的時候也會模擬正賽時的進站程序,為的還是在正賽進站換胎的時候能夠盡可能熟練來節(jié)約時間。
既然練習賽結束了那么我也暫時打道回府了。第一天來主要是探路,并且趁觀眾還不太多的時候看看場外的一些互動項目。其實外圈還有一些相關活動,不過這一天沒時間了,第二天再來逛。
往地鐵站走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非常糟糕的體驗:黃牛巨多?。?!一路聽見的不是車迷們對于現(xiàn)場觀賽的感想,而是:“門票回收門票回收,明后天不來看的可以把票退了??!”心想哪來的這么多黃牛,而且真的會有人只來看了周五練習賽不看周六日的排位賽和正賽么?
周六這天我就不能去主看臺了,得按門票徒步到非常遙遠的H看臺。周六這天的上座率還是比較一般,也許大多數(shù)觀眾還是要到正賽才到現(xiàn)場來看比賽?
H看臺位于大直路尾端,也是整個上賽道最容易出現(xiàn)超車的位置,這也意味著這個地方也容易出現(xiàn)撞車事故。對于觀眾來說,賽車們各安其位繞圈圈是沒什么意思的,有超車才好看,如果能有撞車,那就更是沸騰了。
當然了,排位賽里通常不會出現(xiàn)什么撞車事故,車手們都會保持一定的車距來保證自己能有足夠開闊的空間創(chuàng)造最佳單圈速度。即便有事故,通常也是單方面失誤撞墻的那種。
44號梅奔AMG賽車,英國車手漢密爾頓,說實話我個人還挺希望他能拿下中國大獎賽冠軍的,畢竟這個賽季前兩站的冠軍都是法拉利車隊的維特爾,如果開季就讓維特爾三連冠,那今年總冠軍大概率是他了。不過在拿下周五兩次練習賽第一之后,漢密爾頓從周六開始就不那么順利了。
不過我個人并不是漢密爾頓的忠實粉絲,圖中這輛7號法拉利才是我最支持的車手——基米·萊科寧,然而從2014年第二度加盟法拉利以來就沒有再奪過分站冠軍,這對于法拉利車手來說挺說不過去的,只是如果大家對法拉利車隊這趟“渾水”有所了解的話就不難理解了,種種原因。目前萊科寧是現(xiàn)役F1車手里最老的一位,唯一一位70后。
有自己喜歡的車手當然是沒問題的,但與此同時不能以貶低其他車手及其粉絲為基礎,對其他車手當然也得尊重,畢竟不能盲目追星。當我多年前還是個小車迷的時候,我也不是沒有貶低過其他車手及其粉絲,但后來長大懂事了就會開始覺得那種行為實在是幼稚。人嘛,誰沒有傻過呢?
圖中這輛是威廉姆斯車隊的賽車,兩三年前威隊的實力還能稍微跟梅奔抗衡,今年的處境甚為糟糕啊,爭取不墊底成為兩位年輕車手的目標,說到底,還是缺錢,沒錢沒法研發(fā)。嗯,F(xiàn)1就是個燒錢的運動。
這幾位外國友人是紅牛車隊的支持者,每當有紅牛的賽車經(jīng)過時他們都會起身招手。在周六上午的三練中,紅牛車隊的里卡多遭遇了引擎故障,技師只有一個中午的時間來修復賽車。終于在第一節(jié)排位賽的最后三分鐘,里卡多重新駕駛賽車回到了賽道上,這幾位外國友人發(fā)出了熱烈的掌聲。
喏,這就是紅牛車隊的里卡多,他幾乎要失去排位賽資格,如果技師沒來得及修復賽車,正賽就只能排在末尾發(fā)車了。然而命運就是如此弄人,中國大獎賽的結局想必大家都已經(jīng)知道了,不知道的話就還是留個懸念吧。
解答個問題:為啥F1賽車尾部常冒火花?因為F1賽車的離地距非常小,賽車在高速行駛時在空氣產(chǎn)生的下壓力下會進一步下壓,尤其是在胎溫未達到理想值時,胎壓也未達到正常值,木制底板與賽道摩擦就產(chǎn)生了火花。
這輛身上同樣印有紅牛標志的是紅牛二隊的賽車,今年小紅牛與邁凱倫車隊互換了引擎供應商,邁凱倫總算是擺脫了“豬一樣的隊友”本田。然而小紅牛換上了本田動力單元之后,車手嘉斯利在上一站比賽里勇奪了第四名的好成績,這可是邁凱倫和阿隆索過去幾年都無法企及的成績,造化弄人。不過話說回來,本田引擎的聲音跟別家還真不一樣,比別家更難聽。
說了這么久,還沒說現(xiàn)場看和聽F1跟電視上有啥不同呢。最大的區(qū)別其實在于聲音,的確,現(xiàn)在的F1用了V6的小排量增壓機之后,聲浪的舒爽程度遠不如從前的V8和V10,據(jù)說以前看現(xiàn)場都得準備耳塞,現(xiàn)在不帶耳塞也是沒壓力的。以前V8和V10的時代沒有來現(xiàn)場看過,但現(xiàn)場聽V6的聲音會有一種賽車自帶大功率功放的效果,尤其是在大直道末端聽著賽車遠遠地開過來的感覺。所以以前的V8乃至V10甚至V12是什么感受,我很想知道。
排位賽結束,法拉利繼巴林站之后又一次包攬了前兩位,然而在巴林站,法拉利沒能把這個完美的起跑位置轉化為完美的勝利,不知道中國大獎賽上表現(xiàn)如何呢?
走,我們繼續(xù)逛賽場去。這張圖的拍攝位置就是草地J區(qū),這里的門票是全場最便宜的,草地票不設固定座位,想要好的位置就得提早來占位。這個草地區(qū)域角度非常好,但距離賽道比較遠,加上圍欄比較高,看得不是那么的清楚。
周日我還看到草地J區(qū)有人直接在上面搭帳篷看比賽的呢,這顯然是個資深現(xiàn)場觀賽的車迷,會玩兒!草地票的最大弱點是萬一下雨就相當不好辦了。
與周五一樣的是從H看臺往主看臺走的路上,一路都有黃牛在“嗡嗡嗡”地問門票賣不賣。這個體驗真心太差了,不知道門票實名制的話能不能治理這一現(xiàn)象?這是主看臺的一角,能看到頒獎臺。
在F1比賽周末期間,上賽道周邊靠近水景廣場的位置還舉辦了上海汽車文化節(jié)。這聽起來像是個為弘揚汽車文化而設的活動,我們進去看看是怎么個弘揚法。
都說我們國內(nèi)缺乏汽車文化,然而汽車文化到底是個啥呢?這也是個很虛的概念,以我個人的理解,當汽車不再單純地作為一個工具出現(xiàn)時,或許汽車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出現(xiàn)了。圖中有幾輛不同流派的改裝車,改裝車在國內(nèi)處于灰色地帶,近年來都說要合法合規(guī)化,但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改裝車見過不少,像這輛甲殼蟲的改法卻相當鮮有。不說好看不好看吧,至少這表達了一種態(tài)度,而且目測車主也不會把這車開上路。
看到“耀萊成龍”四字就知道這是成龍大哥的產(chǎn)業(yè)了,但這并不是演藝部前來參展,而是一個車隊。了解WEC耐力賽的同學們肯定知道這支車隊,組建于2015年,是第一支代表中國參加WEC的車隊,在2017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獲得了LMP2組的冠軍,讓五星紅旗在勒芒賽場上隨風飄揚。
在汽車文化節(jié)展區(qū)里依然不乏各種電子游戲,想玩的話同樣得排隊。
我還沒在路上見過活的RS 3呢,五缸四驅小鋼炮,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選裝比后輪寬的前輪。圖中這輛大概是專門用來跑直線加速賽的,見右上圖中尾翼就知道了。
這輛GT-R與剛才那輛RS 3在同一個屋檐下,這輛車能更確切反映跑直線加速賽的用途,后視鏡都拆掉了,盡可能降低風阻。
與整個汽車文化節(jié)最格格不入的大概是這個展臺的歌舞表演,是那種山歌,配合這樣的服飾,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場面,這大概是嘉定這邊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當然尊重不同的文化,只是真不是任何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都能產(chǎn)生“化學反應”的。
關于汽車文化節(jié)這部分的內(nèi)容比較少,不是因為我懶,是因為這個所謂的文化節(jié)規(guī)模本身就小,而且商業(yè)氣息相對較濃,頗有一種為了舉辦而舉辦的感覺,還得加油啊。
接下來是周日的正賽了,我們從去往賽車場的路上說起。前面才說到雷諾展臺應該搞一輛梅甘娜R.S.去撐場面呢,這一天我就在嘉定新城見到了一輛梅甘娜R.S.,不知道車主是不是也把車停這坐一個站去看F1呢。
地鐵站遇到的這幾位橙色主題的外觀友人顯然是有陣營歸屬的,紅牛車隊33號維斯塔潘。外國人看F1很瀟灑啊,啥都不帶,輕裝上陣。
到達上賽,安檢隊伍浩浩蕩蕩。今年負責F1上海站安保的保安公司似乎鬧了不少笑話,辱罵觀眾的、對中外觀眾區(qū)別對待的傳聞不少。別誤會,說的是對外觀觀眾極其友善和寬容,對中國同胞十分苛刻。我在排隊進場的時候也觀察了一下,安保人員見到外國友人時臉上的確會多一絲微笑。
對外國友人送去微笑當然不是什么問題,只是在此同時若是對中國同胞送來臭臉的話難免會有崇洋媚外之嫌。我真的希望這些傳聞僅僅是傳聞。
這是賽場內(nèi)的飲食價目表,大家隨意感受一下即可。
在通往H看臺的路上有兩排車手簡介,信息量不大,主要是供車迷合影用的。紅牛車隊里卡多這塊板子邊上甚是冷清啊,他最大的喜好是登上領獎臺后把香檳倒進鞋子里再往嘴里灌,據(jù)說這是澳大利亞人的傳統(tǒng),叫做“Shoey”,可譯為“鞋飲”,可之前也沒見澳大利亞車手這么喝香檳啊。
另一位紅牛車手維斯塔潘,17年就成為了F1正式車手,隨后國際汽聯(lián)規(guī)定必須年滿18歲方可開F1,所以他這個最年輕的紀錄以后就沒有人能打破了。維斯塔潘的駕駛風格非常強硬,他進入F1以后的時間里,場上發(fā)生的不少經(jīng)典事故都有他一份。
邁凱倫車手阿隆索,人稱“頭哥”,作為場上能力最強的車手之一,也作為兩屆總冠軍,頭哥在過去幾年一度成為賽場上的最佳段子手。緣起這幾年他得不到一輛給力的賽車,比賽中與車隊之間的無線電通話總是不經(jīng)意間就爆出“金句”。今年邁凱倫換了雷諾引擎,然而成績卻沒什么起色。
梅賽德斯-AMG車手漢密爾頓,對待車迷也相當親近。在比賽周末前的周四晚上還“偷偷地”去到了外灘為幸運的車迷送禮物。為什么是幸運的?因為他都是把禮物藏在某處,再把視頻發(fā)到微博上讓車迷去尋找,和車迷玩起了捉迷藏。遺憾的是當晚我也在外灘,可就是沒刷微博??!恨啊?。。?/span>
還是按門票上的座位來到H看臺,看對面K看臺上的國旗,那是阿隆索和漢密爾頓的車迷坐到了一起。07年那會兒,這兩位共同效力于邁凱倫車隊的車手鬧起了內(nèi)訌,兩人關系一度跌至冰點。多年后二人卻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那句老話說得好,最大的對手是隊友,不當隊友之后都是好朋友。
賽道邊上站的這一排是賽道工作人員,通常大家親切地叫他們“馬修”,這是英文單詞marshal的音譯。當賽道上出現(xiàn)事故,他們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清理賽道,一場成功的賽事離不開他們的工作。
周日的上座率比周六高了不少,不少車迷都早早地來到現(xiàn)場。至于午餐怎么解決?有的選擇在場內(nèi)消費,有的則是背了一大包零食。
在比賽開始前的一個多小時是車手巡游環(huán)節(jié),不同的分站比賽會有不同的巡游形式。有些分站是每位車手分別乘坐老爺車繞場一圈,有些分站就像圖中這樣所有車手都集中在一輛拖掛車上邊接受采訪邊巡游。也可以把這輛拖掛車叫做“拉豬車”。拖頭是奔馳的,看來奔馳給F1充值了不少啊,當然了,比賽是公平的。
安全車和醫(yī)療車也都是奔馳的,分別是AMG GT R和AMG C 63 Estate。向來對AMG GT系列不太感冒的我看到在賽道上疾馳的安全車竟然有一絲絲心動,而且這安全車的V8聲浪可比F1賽車的V6好聽多了,盡管音量小得多。
比賽即將開始,這時候看臺上就已經(jīng)密密麻麻的了,關于這場比賽的內(nèi)容我就不多說了,畢竟直播回放在網(wǎng)上都能找到,我挑幾個有意思的片段掰扯掰扯得了。
起跑的順位本來是法拉利、梅奔、紅牛非常整齊的分列前三排,法拉利占據(jù)前二是非常有利于在比賽過程中施展隊友配合戰(zhàn)術的,然而……
桿位起跑的維特爾在五盞紅燈熄滅之后第一時間向自己的隊友萊科寧的方向擠壓,導致后者失去良好的入彎線路,被后方的梅奔車手博塔斯趁虛而入,維特爾自己是守住了第一。
從這個航拍視角來看,維特爾對隊友是毫不留情。
上賽道的1-4組合彎俯視起來真宏偉,對于車手來說,這套組合彎的難度也極高,是一個高速漸變低速且?guī)в懈叩吐洳畹慕M合彎。
發(fā)車階段的爭斗暫告一段落之后,場上的精彩畫面逐漸減少,雖然偶有超車場面,但都屬于那種意料之內(nèi)的典型超車法?,F(xiàn)場觀眾們也開始坐下邊吃零食邊圍觀,直到……
小紅牛的兩位年輕車手竟然內(nèi)訌了起來,全場沸騰!看吧,我就說得有撞車場面才會沸騰。其實內(nèi)訌發(fā)生在小紅牛這樣的車隊里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小紅牛車隊存在的意義主要就是挖掘年輕車手,為大紅牛車隊輸送優(yōu)質人才的,競爭非常殘酷,稍有不慎都會被踢出局。大紅?,F(xiàn)任的兩位車手,以及曾經(jīng)在紅牛奪過四屆總冠軍的維特爾都是從小紅牛培養(yǎng)出來的。
碰撞導致賽道上留下了不少碎片,很可能導致其他車輛爆胎,這種情況下,安全車就要出動了,剛才亮相過的馬修們也開始干活!
講真,這時候的對比就顯得安全車的聲浪比后面二十輛F1賽車都要好聽得多……
安全車出動意味著比賽前半段各車之間的差距將化為烏有。大紅牛車隊的兩位車手在安全車出動期間進站更換了新的軟胎,而其他車手仍使用著舊的中性胎,看起來這場比賽正要開始變得精彩,紅牛要逆襲了嗎?
果然,安全車退場后兩位紅牛車手上演了一場超車大戲,其中小將維斯塔潘在超車的過程中兩度發(fā)生險情,在超越維特爾的時候還上演了一場雙車華爾茲,現(xiàn)場再度沸騰!
最終紅牛車隊里卡多獲得2018中國大獎賽冠軍,梅奔AMG車手博塔斯獲得亞軍,法拉利車手萊科寧獲得季軍。嗯,澳大利亞人奪冠了?隱約有種預感……
分列二三的兩位芬蘭人第一口香檳總是自己先“驗毒”。
沒錯!Shoey來了!插播一個故事,F(xiàn)1中國大獎賽結束后里卡多回到英國總部后發(fā)現(xiàn)嘴唇有感染,接受了一個小手術。你說這感染會不會跟Shoey有關呢……
我的第一次F1觀賽之旅到這也就基本結束了。來現(xiàn)場觀賽的確能感受到那種熱烈的氣氛,而且更有參與感,以致于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因為在家里看電視總是覺得他們怎么繞了那么久才這么幾圈啊,在現(xiàn)場則是一下子就結束了。
往外走的路上再次經(jīng)過車手簡介的板子,這時候里卡多的介紹板就異常熱鬧了。我在路上還看到有外國的里卡多車迷效仿他將啤酒倒進鞋子里喝下去了呢,可惜沒拍到,真是狂熱粉絲啊。
來一趟不容易啊,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外地觀眾。比賽結束了就得馬上往機場趕,盡管心里還是想要多待那么一會兒,但考慮到散場人流,還是趕緊撤吧。有緣再見了,上賽!
你看看這撤場的人流量,密集恐懼癥了簡直。好在組織有序,否則這么密集的人流量會造成安全隱患。
到達虹橋機場之后,遇到了不少同是看完F1就直接趕著飛回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同路人”,大家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卻因為F1相聚上海。有點后悔沒有買一件F1周邊的衣帽穿戴在身上,但胸前掛著門票也足夠讓素不相識的彼此迎面遇上的時候相視一笑。很想對他們說一聲:See you next year!
這次F1觀賽游記到此就結束了。啊……計劃晚上8點50起飛的航班竟然延誤到晚上12點,這一趟也是不容易啊。
《特別報道》| 作者:陳厚澤
以下是《特別報道》欄目的近期精選:
? | 看不懂F1比賽?沒事,讀完這篇文章就算半個F1車迷了
? | “美國春晚”最讓我期待的不是明星中場秀,而是汽車廣告
歡迎訂閱車轍微信公眾號:cartracks
世界紛繁,我們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思考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