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讓大家都不得不呆在家里,能工作的,則在家遠程辦公;無法工作的,有的在家“趴窩”,有的則在家“充電”。與主人不一樣的是,愛車卻沒得選,只能選擇“趴窩”。
此次疫情還不知何時才能完全結束,也就意味著愛車還得繼續(xù)呆在車庫或某個角落。那么,車輛長期停放需要注意什么呢?燃油車與電動車又有哪些不同呢?
蓄電池每天損耗1%電量,停放也別忘了給愛車“充充電”
燃油車長期停放需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呢?
首先,如果車身比較臟,還是有必要清洗干凈再停放的。這個春節(jié)有不少地方都是下雨天,再加上回鄉(xiāng)下難免經(jīng)過碎石路面甚至泥濘的土路,因此車身會更臟。而且因為泥土或經(jīng)過污染的塵土中可能含有腐蝕性物質,可能會對車身漆面、底盤電氣管路等造成損傷,因此有必要進行清洗。
![]()
其次,車輛長期停放時,對車內(nèi)也需要做一個深層次的清理。由于春節(jié)回家,車內(nèi)乘坐的人員比較多,尤其是在小朋友乘坐后,車內(nèi)可能會掉落果皮、零食碎屑、濺漏的牛奶飲料等殘漬污物,如果長期停放會滋生霉菌、散發(fā)異味。因此,停放前一定要做一個深層次的清理,尤其是角落、縫隙要重點關注。
![]()
第三,停放位置也需要謹慎選擇。有條件的最好是停放在車庫車位,并“穿上”車衣,可以避免風吹日曬、早晚溫差對漆面、車窗玻璃等造成損傷,而且因為車庫多安裝有監(jiān)控,對車輛安全也是一種保護;如果沒有車庫車位,只能停放在露天場所,還得注意一定要停放到位,盡量遠離出入口和活動區(qū)以及樓層或樹木,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到居民正常出行,避免被小朋友經(jīng)過或玩耍時不小心蹭刮到,也可防止高空拋物、樹枝掉落損傷到車輛。同時,也有必要將車內(nèi)打火機、香氛、貴重物品等帶走,以防發(fā)生意外。
![]()
第四,長期停放時除了關閉好車門、車窗外,還要注意關閉車內(nèi)所有電氣設備,或直接給儲電池“斷電”。首先,由于車輛的電氣設備并不能做到完全關閉,再加上蓄電池即便不用也會每天以1%的損耗消耗電量。也就是說,即便關閉了電氣設備或給蓄電池“斷電”,大約三個月蓄電池就會徹底沒電。所以,一般隔一周啟動一次車輛,少則5分鐘,多則10多分鐘,讓發(fā)動機給蓄電池充充電,同時也讓發(fā)動機“活動活動筋骨”;其次,在給蓄電池“斷電”時需要注意的是,斷電時一定要謹慎,不要讓線路觸碰到另一個電極。而且接通時,一定要注意正負極要對應,否則會對蓄電池、電氣設備造成損傷。建議在“老司機”指導下進行。
![]()
第五,長期停放可給輪胎“放松放松”。首先在停放時,需注意避開積水、泥土等污物,避免酸性或堿性物質腐蝕輪胎;其次,由于輪胎是橡膠材質,長期停放,尤其是在戶外,經(jīng)歷風吹日曬雨淋,更加速老化。而且長期停放不動,會使輪胎受力面不均而導致變形。所以,可間隔10天半個月地給車輛“挪挪窩”,讓輪胎轉動“放松”一下。
對于純電動車、插混等電動車長期停放,在很多細節(jié)上與傳統(tǒng)燃油車其實是一樣的,但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首先,在清洗車輛時,需注意不要用高壓水槍沖洗高壓電氣部分,以防對電池造成短路等損傷。有條件的,可以到專業(yè)的汽車美容店進行清洗。
![]()
其次,電動車對電池更有“依賴性”,因此盡量讓動力電池電量保持在60%以上。若超過7天,就要每隔一兩周啟動一次車輛,給電池充電的同時,也有利于保持動力電池的活性。
第三,由于氣溫對動力電池影響較大,所以在氣溫比較低的地方,如北方,一定要將車輛停放在室內(nèi)溫度更高的地下車庫。且在充電時,應盡量避免在0℃以下的環(huán)境中充電。
![]()
總之,相較傳統(tǒng)燃油車,電動車就好像一枚“軟妹子”,需要車主更多更細心的呵護。
寫在最后:除了以上提到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