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牽動著全國百姓的心。
在疫情面前,
我們既是命運共同體,
也是責任共同體。
不少企業(yè)已經開啟節(jié)后復工模式,
隨著大家陸續(xù)返回工作崗位,
做好防護措施,
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那么,上班選擇哪一種出行方式比較好?
每種出行方式有哪些具體攻略?
《梅卿快車道》
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出行指南。
步行
如果路途較近,建議選擇步行上班,不僅可以防疫,而且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正確佩戴一次性醫(yī)用口罩,避免傳染。
私家車
一般情況下,私家車無需消毒處理,處于空曠場所時,做好通風換氣。在公共場所回到車內時,建議先用消毒產品進行手部消毒。如果搭載陌生乘客或朋友時,上車前后也一定要戴好口罩,及時開窗通風,并對車內相關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有同行者時戴好口罩,上車前消毒手部。在獨自一人駕車的情況下,打開車窗和外循環(huán)就可以了。但是,在人員密集區(qū)域、密閉場所(如地下停車場)行駛時,建議戴上口罩,打開空調內循環(huán)。
私家車搭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后,該采取何種消毒措施?
患者下車后,應及時做好私家車的終末消毒,包括:物體表面(座椅、方向盤,車窗、車把手等)、空調系統(tǒng)和嘔吐物等,消毒劑建議選擇過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消毒處理時發(fā)動汽車,并打開空調內循環(huán)。具體消毒方式由當?shù)丶部貦C構的專業(yè)人員或有資質的第三方操作,沒有消毒處理前,車輛不建議使用。其他同乘者為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yī)學觀察。
共享單車
為提高消毒效率,美團單車、哈啰出行已發(fā)起“無差別消毒”倡議,即運維人員不分品牌,不分顏色,對負責區(qū)域內所有共享單車進行消毒。特別在軌道交通沿線、商圈、交通樞紐等熱點區(qū)域,對路面上的單車和助力車的車把、坐墊等部位進行重點消毒。
圖片來源:哈啰出行
騎行前,正確佩戴口罩以及手套,做好防控措施。騎行時,不觸摸口、眼、鼻等部位。騎行后,及時洗手,在洗手前不用手去觸摸眼鼻口,能盡可能降低傳染性疾病風險。
地鐵
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城市公共安全,每一位乘坐軌道交通的乘客必須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員開展體溫檢測。
圖片來源:上海地鐵
在車廂客流條件允許時,請盡量“隔位”而坐、分散而坐,與其他乘客相互之間盡量保持一定距離,進一步降低風險。同時應盡量避免接觸車內物品,必要時可佩戴手套。
圖片來源:上海發(fā)布
搭乘地鐵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口、鼻、眼睛。行程結束后,勿忘及時洗手消毒,用流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沖洗20秒以上。
公交
乘坐公交時,一定要戴好口罩,這既是保護他人,更是保護自己。有條件的可選擇佩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復使用,其他重復使用手套注意清洗消毒。
另外,乘客相互之間盡量保持一定距離,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在行程中應加強手衛(wèi)生,行程結束,抵達目的地后應立即采取洗手、消毒等措施,隨身攜帶物品如手機等也應進行消毒。
出租車
選擇出租車出行,盡量坐在后排,戴好口罩,與駕駛員保持1-1.5米的距離進行溝通。建議乘客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要求司機和乘客都戴好口罩。旅程結束下車后,及時洗手消毒。
祝大家出行平安,
平安健康地開始新一年的奮斗。
文章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