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汽車零部件,它為人類的行車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它就是汽車的后視鏡,距今的發(fā)展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不過它的出現(xiàn)并不是跟汽車一起誕生的,而是跟一位傳奇的女車手有關,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后視鏡也終有被取代的一天。日本在2018年就已經通過了取消汽車后視鏡法規(guī),而奧迪也推出過e-tron量產車型其搭載的重磅黑科技便是“虛擬后視鏡”,而這項技術出來后引起了極大的爭議,關于汽車后視鏡是否應該保留你是怎么看的呢?
![]()
后視鏡的前因
如果我們把卡爾·本茨在1886年制造出的“奔馳一號”定義為“第一輛現(xiàn)代汽車”的話,那么后視鏡的第一次出現(xiàn)比汽車晚了大概20年。當時多蘿西·萊維,作為一個當時被譽為“世界最快的女性賽車手”的女司機在1906年出版的手冊《The woman and the car》中首次提出了使用鏡子觀察車后情況的想法。在經過一次次的賽車比賽的驗證后,汽車后視鏡得到了大力推廣。
![]()
一、為什么日本率先取消外后視鏡
從日本通過一項允許汽車無后視鏡上路新法規(guī)后, 以后汽車的后視鏡可能真的要成為歷史了,該法規(guī)使供應商爭相開發(fā)此技術,包括日本市光工業(yè)株式會社和德國博世集團。這次日本搶先通過了這一法案,因此日本的相關制造商也能搶得先機。而且第一臺虛擬后視鏡汽車就產于日本品牌雷克薩斯,它就是雷克薩斯ES300h。
![]()
二、沒有反光鏡如何解決盲區(qū)問題
其實沒有后視鏡我們也可以看到盲區(qū)里的情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攝像頭影像技術不斷成熟,新型汽車已經可以完全用攝像頭取代實體外后視鏡了。通過攝像頭拍攝到的到的電子影像實時傳到車內的屏幕上。
相比于傳統(tǒng)后視鏡,新型攝像頭可以拍攝到更廣的范圍。由電腦合成,幾何校正后比起傳統(tǒng)后視鏡看起來更加直觀??偟膩碚f就是更加安全。
![]()
三、傳統(tǒng)后視鏡的缺點
1、相比攝像頭更大
傳統(tǒng)后視鏡為了保證足夠的視野,通常設計的不能太小。突出的后視鏡會產生風阻,在高速行駛產生噪音,降低行駛品質。同時風阻還會增加前進阻力,增大油耗。
2、視野范圍有限
在外后視鏡小小的范圍里,能夠看到的視野實在有限,變道時仍然會有看不見后方車輛情況存在。就算是有曲律的反光鏡也是如此。同時曲律鏡會將成像扭曲,很難把握距離,不夠直觀。
![]()
四、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
再加上在步入21世紀后,尤其是近兩年,許多車都配有車輛變道預警系統(tǒng),如果在車子的周邊有來車的話,會發(fā)出警報;而且如今智能技術的普及,也漸漸進入了后視鏡的軀體中。有這樣一些的安全配置,當你進行變道操作時可以不用看后視鏡了。而早在07年推出的野馬概念車上就取消了傳統(tǒng)后視鏡,用攝像頭代替
![]()
五、各類新后視鏡的出現(xiàn)
現(xiàn)在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來取代傳統(tǒng)后視鏡了,就在新款迪拉克CT6上,實現(xiàn)了利用流媒體攝像頭,同時結合車位的攝像頭,電腦合成后將圖像顯示在后視鏡上,顯示盲區(qū)及車尾的行人,車輛情況。其可視范圍是原有普通后視鏡的三倍。
凱迪拉克CT6電子后視鏡
這樣的設計不僅僅為了好看。攝像頭代替后視鏡的優(yōu)點有很多,通過對車身四周的多角度實時拍攝,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周圍狀況,比起內外后視鏡的配合要看得更多、也更安全。
奧迪e-tron虛擬后視鏡
作為奧迪旗下第一輛純電動車,除了能源的改變,奧迪在e-tron這輛車上加入了不少科技亮點,在外觀上最大的改變是,砍掉傳統(tǒng)的兩側后視鏡,以兩枚攝像頭取而代之,這就是奧迪的虛擬后視鏡。
![]()
六、電子后視鏡的隱患
雖然視頻顯示器可以帶來許多安全效益,可以為汽車盲點提供一個清晰的視野,但是開車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視線永遠時在車子的最前方,如果一直盯著后視鏡或者中控顯示屏,很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如果采用無后視鏡的設計在應付炫光、低照度和失真情況下,開車真的會更加安全么?
![]()
寫在最后:
對于很多人來說,汽車后視鏡已經成為了他們開車觀察時的習慣。電子后視鏡雖然還在推行,但也需要經過更長的時間才有可能得到推廣與認可。最重要的是21世紀是一個科技先行的時代,虛擬后視鏡的發(fā)展也是在為未來的智能駕駛技術做儲備,可以幫助車輛更好的更早的實現(xiàn)智能駕駛。而且汽車后視鏡也是各大車企技術的較量與革新,智能駕駛時代的到來你期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