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以及汽車的更新?lián)Q代。想要了解一款車型,首先就要知道其最基本的技術參數(shù)是什么,比如說軸距、懸架、油耗等,其中我們最常提到的肯定是軸距了。
![]()
身邊的朋友們經(jīng)常會提起,在買車的時候,銷售人員介紹車型的時候不多不少都會說車型的軸距長度是多少mm,比競品車型長了多少mm,這車的空間更大之類的話術。那么,軸距到底是什么呢?軸距是不是越長越好?軸距越長就等于空間越大?今天兵哥就和團友們說說軸距的那些"事"。
![]()
汽車軸距,是通過車輛同一側(cè)相鄰兩個車輪的中點,并垂直于車輛縱向?qū)ΨQ平面的二垂線之間的距離。簡單的說,就是汽車前軸中心到后軸中心的距離。其實軸距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它與汽車的性能息息相關。軸距決定了汽車重心的位置,因此汽車軸距一旦改變,就必須重新進行總布置設計。特別是傳動系統(tǒng)和車身部分的尺寸,重新調(diào)整懸架系統(tǒng)中的彈簧及減震器參數(shù),轉(zhuǎn)向系統(tǒng)中的轉(zhuǎn)向梯形拉桿尺寸。
![]()
對于消費者來說,軸距增長背后的原理過于復雜,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車內(nèi)的乘坐空間,因為大部分的兩廂和三廂車的乘員座位都是布置在前后軸之間的。此時軸距更長的車型,就意味著乘客的縱向空間增大,大大影響車輛乘坐舒適性的腳部空間。雖說軸距越長空間越大,這是成正比的,軸距是決定車內(nèi)空間的根本因素,但卻不是唯一因素,畢竟還有車身的寬度以及高度形成的因素。
![]()
軸距的長短除了對車輛的舒適性有影響之外,對車輛整體的操縱性以及穩(wěn)定性都有著不小的影響。一般而言,車輛軸距越長、車廂長度越大,其抗俯仰和橫擺性能越好,雖然長軸距在直路巡航能提高穩(wěn)定性,但這也帶來了靈活性下降、轉(zhuǎn)彎半徑增大,車輛機動性差的"后果"。因此在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之間必須作出取舍,找到合適的平衡點。當然在部分長軸距的豪華轎車上,這樣的缺點已經(jīng)被其他高科技裝置所彌補,例如凱迪拉克CT6身上的后輪轉(zhuǎn)向功能。
![]()
那么,車輛的軸距越長就越好嗎?兵哥覺得在我們身邊就有一個好例子。現(xiàn)在有很多車企為了照顧中國人對大空間的喜好,將國外引進車型進行軸距拉長,而寶馬的3系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兵哥感受過進口標軸的3系和國產(chǎn)長軸3系在賽道上的區(qū)別,雖然只是110mm的差異,但其極限操控的表現(xiàn)差別真的比較大。不少對操控有追求的消費者,也會為了這點"純粹"的操控,對空間作出妥協(xié)。
![]()
現(xiàn)在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乘用車級別的劃分就是根據(jù)軸距來的:
A00級乘用車:軸距應在2米至2.3米之間,發(fā)動機排量小于1升,常見車型:smart fortwo、比亞迪F0等。
![]()
A0級乘用車:軸距為2.3米至2.5米,排量為1升至1.5升,常見車型:大眾Polo、雪佛蘭賽歐、本田飛度等。
![]()
A級乘用車:軸距范圍約在2.5米至2.7米之間,排量約在1.5升至2.0升,常見車型:奧迪A3、大眾速騰、豐田卡羅拉等。
![]()
B級乘用車:軸距約在2.7米至2.9米之間,排量從1.8升到2.5升,常見車型:奔馳C級、寶馬3系、大眾帕薩特、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等。
![]()
C級乘用車:軸距約在2.8米至3.0米之間,發(fā)動機排量為2.3升至3.0升,常見車型:奧迪A6L、奔馳E級、寶馬5系、捷豹XFL、豐田皇冠等。
![]()
D級豪華乘用車:軸距一般大于3.0米,而車身長度在5米以上,排量基本都在3.0升以上,常見車型:奔馳S級、奧迪A8、寶馬7系、賓利慕尚等。
![]()
![]()
那是不是軸距越長空間就越大呢?其實不然,這還跟實際的內(nèi)部空間設計、結構設計等息息相關。只有在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之間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這樣的軸距才是最好的,所以想要了解一款車型的空間表現(xiàn),最好還是實際坐到車里感受一下最直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