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市場差異化” 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就說這種現象是不好的??陀^的說,一個汽車品牌對中外市場差異化對待,是一個有利,也有弊的現象。好處是汽車廠商可以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對動力,配置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適應當地消費者的需求。而好的地方則是廠商可以偷工減料,簡配,從而影響了汽車的質量甚至是安全。
舉個例子,大眾途觀在歐洲碰撞測試中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是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正面25%偏置碰撞就是“差”。還有帕薩特也是一樣的。本田思域在美國市場的IIHS碰撞測試中也是很好的成績,但是在中國經過碰撞測試,B柱都斷裂了。這些都是中外差異化的負面影響。
而好的影響,比如說A6L,寶馬5系,針對中國市場加長軸距,增加配置。奧迪A6在海外市場發(fā)動機蓋,翼子板使用了鋁合金材料,但是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材料成本,維修成本,換成了普通材料。但是這并不影響安全。我認為這些都是好的改變。
![]()
中外市場差異化,是合資品牌的普遍現象
因此,中外市場差異化對待,是合資品牌普遍存在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在中國市場投放的新車,都或多或少的與海外版本不一樣。分析原因,一是中國消費者的用車習慣和審美標準,與國外消費者不同。美國人喜歡皮卡,歐洲人喜歡旅行車,中東人喜歡大排量SUV,日本人喜歡K-Car。因此廠商把國外新車原封不動的拿到中國生產,肯定是水土不服。
二是隨著中國市場的話語權加大,各家廠商都開始重視中國市場,故意在中國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fā)新車,比如朗逸就是一款針對中國市場開發(fā)的,非常成功的車型。
三是很多品牌在中國和海外的地位不同,在海外,奔馳和寶馬從來看不上奧迪。但是在中國奧迪就是奔馳,寶馬最大的對手。雷克薩斯在美國是響當當的豪華品牌。但是在中國就得是次于BBA的二線豪華品牌。因此品牌定位的不同,也會導致在中國市場和海外市場投放的汽車有差異化。
而本篇文章,我們說說現代,它在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的表現,比起碰撞成績不及格的帕薩特,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美國新車質量報告,韓系品牌包攬前三
美國權威第三方數據調查機構J.D. Power發(fā)布了2019年美國新車質量排行榜,其中韓系品牌成為了最大的贏家。J.D. Power調查了超過75000名消費者,最終統(tǒng)計購買90天內每100輛該品牌車型的故障數。第一名是現代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捷恩斯,第二名是起亞,第三名是現代,福特與林肯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一向以可靠性著稱的日系品牌在這份榜單中的排名不是很靠前。
由于擁有75000名消費者作為樣本,而且是第三方機構發(fā)布的數據,因此可信度還是很高的。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新車質量報告,一款車到底好不好,要看可靠性怎么樣。
![]()
2019汽車可靠性排行榜,現代比英菲尼迪,大眾,奔馳還好
全球調研機構J.D.Power發(fā)布了2019美國新車可靠性調查(VDS)報告中,雷克薩斯的整車可靠性排名最高,得分為106(PP100)。這是雷克薩斯連續(xù)第八年排名第一。保時捷和豐田以108(PP100)的成績并列第二。
現代汽車的得分也遠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可靠性在英菲尼迪,大眾,奔馳之上。而德系車除了保時捷以外,其實大眾,奔馳的成績也并不是很理想。
由此可見,現代汽車在美國市場,不管是新車的質量,還是汽車的耐用性,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在中國市場,現代汽車的表現則非常糟糕。在中國汽車質量網公布的數據,現代汽車被投訴得分非常高,排名第二。
![]()
投訴排行榜,現代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合資品牌
在中國汽車質量網公布的數據中,江淮汽車,現代汽車,吉利汽車,廣汽傳祺,眾泰汽車,是被投訴的前五名?,F代是唯一的合資品牌。這前五名中,考慮到吉利汽車每年130萬的銷量,由于基數很大,因此被投訴的比例高,甚至可以理解。而江淮,傳祺,眾泰主要就是因為汽車的質量問題,被投訴了。
現代汽車之所以被投訴這么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現代汽車造不了好車,如果造不了好車,那么美國市場的表現應該很糟糕才對。我們現在唯一能給出的解釋就是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投放車型不同,定位不同,導致了這樣的差距。
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大部分汽車都是特供?
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絕大部分汽車,是特供車。也就是針對中國市場開發(fā)的,韓國市場并沒有。最近幾年上市的新車,菲斯塔是針對中國市場研發(fā),是在名圖的底盤架構上開發(fā)而來。領動韓國市場進行了中期改款,外觀進行了改變,但中國只是換裝了新的1.5L發(fā)動機?,F代ix35是上一代平臺上開發(fā),海外市場沒有。勝達針對中國市場加長了軸距,車尾進行了大修改。悅動,悅納,瑞納這些更廉價的車型就更不用說了,全是中國特供。
因此中國的現代跟美國的現代是完完全全不同的車型。出現質量上的差異也就無可厚非了。
唯一不會是中國特供的,或許就是2020年上市的全新索納塔。這款新車會針對中國市場加長軸距,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變化,而不是壞的變化。
![]()
現代汽車的中外市場差異,也是無奈之舉?
現代汽車在中外市場的差異化對待,也是很無奈的選擇。首先,現代品牌的影響力不如豐田,大眾,別克。消費者就是認為現代的品牌影響力不行。其次,現代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后,由于急功近利,沒有把品牌形象經營好,而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銷售,品牌形象不斷下降。同時大舉進軍出租車市場,拉低了消費者對現代汽車的印象。第三,現代汽車在中國國產最高端的轎車就是索納塔,并不像大眾有輝昂,豐田有皇冠,福特有金牛座,別克有君越等等。這樣消費者就會認為,現代在中國造不好25萬以上的轎車。
種種原因讓現代汽車淪為了與自主品牌競爭的合資品牌。在與自主品牌競爭的過程中,現代汽車只能通過犧牲一些東西,降低一些成本,與自主品牌打價格戰(zhàn),從而提升銷量。因此我們才看到了4.99萬的瑞納。這是豐田,大眾,本田,別克等一眾合資品牌不會去觸及的低端市場。
總結:
現代汽車在美國是神話,在中國就成了笑話。這與最近大眾帕薩特“碰撞門”頗為相似。只是大眾汽車即使如此,在中國依然是不愁賣的。因為消費者對德系車有“信仰”。而現代汽車如果繼續(xù)這樣做,那么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