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眾多老司機和新手紛紛選用自動擋汽車,即方便了駕駛也減輕了車主的操作強度。只運用了停車P擋、倒車擋R擋、空擋N擋、驅動擋D擋、還有更人性化的運動擋S擋、還有特殊地段下山或長距離斜坡的L擋。但大家往往覺得中間的N擋似乎是個“雞肋”,完全就是“路過”的狀態(tài)。
各大網(wǎng)絡汽車圈也都紛紛介紹“N擋正確的使用方法”,其中最多就是關于自動車停車時,切換擋的操作順序。
甲方觀點:車主認為買自動擋就是為了“省事”,既然已經停車了,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掛N擋呢?
乙方觀點:很多人觀點也頗具有說服性,就是現(xiàn)在各大網(wǎng)絡上最流行的說法,“停車掛擋標準順序”:減速停車→掛N擋→拉手剎→掛P擋→熄火,之所以這樣的順序為了不磨損變速箱。
以上各方觀點各執(zhí)一詞,爭論的焦點是先掛P擋還是N擋?N擋到底有什么功能?就以上問題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N檔是工程師作為臨時停車檔來設計的,它主要是用來斷開發(fā)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的動力傳遞;而P檔是駐車檔,這個檔位主要零部件是“駐車棘爪”和“駐車齒輪”。變速箱鎖死是靠兩個部件齒輪間的咬合實現(xiàn)P檔的駐車功能。
經過我們查閱資料證明,兩個咬合的零部件是由合金鋼特殊工藝制造而成,具有很好的韌性和耐磨能力,經測驗能挺住20000N的拉力,而這種強度能夠滿足我們日常使用,它沒有那么脆弱容易磨損。
所以掛檔順序不對會磨損變速箱是一種誤解。而被大家廣泛流傳的掛入P檔,并松開剎車踏板的時候車輛會有一個小抖動,其實是駐車棘爪和駐車齒輪之間有一定的間隙,變速箱軸有一個很小的旋轉角度,直到兩者互相咬合車才能完全停止。所以“停車掛擋標準順序”是一種好的習慣大家不必就這個問題過度去糾結。
1.在路口停車等待紅綠燈時,如果時間在半分鐘之內,不用換擋直接掛D檔踩住剎車停止就可以。短時間內不會對變速箱產生影響,而且松開剎車車輛能夠繼續(xù)行駛,節(jié)省了在換擋的時間。如果時間超過半分鐘建議踩剎車掛入N檔,并拉手剎防止溜車。不但能使車輛安全停下,還能暫時解放右腳。
2.當我們行駛至有坡度地段停車時,最好先拉手剎在掛P檔。因為道有坡度,如果先掛P檔在上手剎,那么駐車棘爪和停車齒輪就和平道相比多承受一個分力。相反如果先拉手剎就能分擔一個力,而減少P檔鎖止機構一些壓力,所以這個方法更科學適用一些。
3.如果自動檔車型發(fā)生事故或者拋錨的時候,拖車時必須掛到N檔。如果因為發(fā)生事故無法從P檔切換到N檔,這時檔把旁邊會有一個小按鈕,把它撬開用機械鑰匙把它按住里面按鈕。有的車型在杯架一側按住檔把解鎖按鈕,不需要踩剎車也可以從P檔解鎖到N檔。自動擋拖車盡量不用拖車繩拖車,盡量選用背車進行拖車,只有萬不得已也要保持低速短距離行駛。
提到變速箱磨損,大部分人會認為是使用不當造成的,而往往變速箱磨損是因為缺乏保養(yǎng)造成的。同發(fā)動機一樣變速箱也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也需要定期保養(yǎng),只是被“終身免維護”這個噱頭誤導了。建議大家每隔60000公里更換一次,如果車輛使用頻繁2-3年就要更換一次。(注:自動擋車型建議6萬公里換一次變速箱油,或者根據(jù)廠家的要求使用時間來更換哦)
對于自動擋的N檔,平時我們使用的頻率還是很高的。但是能夠真正懂得在什么時候使用什么時候不使用的駕駛員真的不多。而錯誤的使用N檔不僅容易導致變速箱損壞,還會影響我們的行車安全。
老司機教路
極速車壇編輯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
警惕:ETC新騙局!為何ETC出口無法顯示全程費用?交通部最新回應來了!
↓↓↓ 壇哥導購 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