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有車試駕】時間:2020年1月11日,目的地:長白山,室外溫度平均-15°C,本次主角:奧迪e-tron。在這冰天雪地里,開著一臺最大扭矩超過660Nm的中大型純電動SUV是什么感受?
![]()
由于奧迪e-tron并不是第一次和我們見面,所以在這里就長話短說,總體可以用以下幾個關(guān)鍵詞來概括。
MLB Evo平臺——奧迪e-tron用了旗艦級的MLB Evo平臺作為基本框架,所以在這臺純電動車上能看到一些傳統(tǒng)燃油車的影子,包括布局、設(shè)計、行駛品質(zhì)等等。
300kW、664Nm——奧迪e-tron前后橋各有一臺交流/異步電機,總功率為300kW、總扭矩達到了664Nm。奧迪依然將這套電動四驅(qū)系統(tǒng)命名為quattro,不過平時正常行駛的時候主要以后驅(qū)為主。
95kWh、470km——盡管電池包容量高達95kWh,但是前面的4%和最后的8%都是被封印住的,所以實際可用的電量大概在83.6kWh,因此它的NEDC續(xù)航里程為470km。
三擋可調(diào)——動能回收分別有0.1g、0.2g和0.3g三個擋位可調(diào),并且即使是在動力回收力度最強的模式下,拖拽感也不強,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高級感——無論是行駛質(zhì)感還是內(nèi)飾做工用料,都體現(xiàn)出了奧迪該有的品質(zhì)。
![]()
那么清楚這幾點之后,基本上對該車有了七八成的了解了,而我這次的任務主要是體驗下它在冰雪路面的動態(tài)表現(xiàn),所以走起吧。
更像是一臺燃油車
說實話即使換上了雪地胎,在踩下油門的那一刻心里還是會有點慌,原因很簡單,你駕駛的是一輛扭矩超過660Nm的中大型純電動車,潛意識里電動車零延遲的動力響應和強大的低扭,不得不讓我變得更加謹慎,但這種緊張感只持續(xù)了不到2分鐘。在我摸索清楚它的脾氣之后發(fā)現(xiàn),除了少了發(fā)動機的轟鳴聲讓我意識到它還是一輛純電動車之外,其余部分都像極了一臺高檔的燃油車。
![]()
拿動力輸出的特點來說,在保留了電動車動力響應快的同時,低扭并不暴力。開著它更像是你我之間靜下心來互相交流、適應的過程,你踩多少它就給你多少,絕不多給,也絕不會一下子都給你。當你覺得這些動力都能適應的時候,你可以多踩油門,但并不建議你在雪地上做這樣的嘗試,運氣好一點的話,車輛的ESP系統(tǒng)介入及時能馬上修正車身,運氣不好的話,那就只能默默祈禱吧。
![]()
牢記三點
既然說到這里,那就多提一嘴,在雪地里開車切記勿急剎、急加速和急打方向盤,這三種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后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側(cè)滑。并不是開玩笑,這里并不是你炫耀車技的地方,所以為了避免陷車的尷尬,還是老老實實開車吧。另外要與前車保持一定的距離,誰會猜到你前面那位老哥不會急剎呢?這樣我們也能預留更多的反應時間。最后一點就是盡量避開積雪的路面,實在不會判斷的話沿著前車留下來的車轍開就對了。掌握以上幾點,對于開奧迪e-tron來說,就基本上已經(jīng)夠用了。
![]()
開啟“傻瓜”模式
接下來就只是動動手指的事情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全路況和越野模式兩者之間視情況選擇。由于奧迪e-trom全新配備了自適應空氣懸掛,系統(tǒng)能根據(jù)不同駕駛模式和路況自動調(diào)節(jié)懸掛高度和阻尼。在越野模式下,懸掛會升到一定高度,同時系統(tǒng)也會限制動力的輸出,意味著即使你不小心踩深了油門,車輛也并不會因為你的魯莽而做出過激的反應,動力輸出非常柔和。
![]()
遇到陡坡、交叉軸等更困難的路況,奧迪拿手的quattro系統(tǒng)能在30毫秒以內(nèi)做出反應,將動力傳遞到有附著力的車輪,反應時間僅為機械式四驅(qū)系統(tǒng)的四分之一。
![]()
如果你還想“偷點懶”,那么也可以借助動能回收系統(tǒng)實現(xiàn)簡單的單踏板行駛,前提是你車速不能過快還要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在自動動能回收的模式下,奧迪e-tron借助雷達和攝像頭來監(jiān)測與前車的距離,從而調(diào)節(jié)動能回收的力度。這個過程就好比有人幫你踩剎車一樣,當你與前車的距離比較遠時,動能回收的力度較小,隨著距離越來越近,力度隨之增大,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給足了駕乘者適應的時間,與一腳把“剎車”踩死完全是兩碼事。
![]()
當然手動調(diào)節(jié)動能回收力度也毫不費事,只要用手指輕輕撥動方向盤兩側(cè)的換擋撥片即可,分別有0.1g、0.2g和0.3g三擋可調(diào),我嘗試把它調(diào)到最高擋,發(fā)現(xiàn)它的拖拽力度也并不突兀,依然很自然、線性。
![]()
聊聊續(xù)航
最后來聊聊純電動車都不可避免的一個話題——續(xù)航里程,首先要交代的是室外的平均溫度為-9°C,我們開了51km,用時為1小時25分鐘,期間有停車作短暫休息。最后可以看到它的電耗為每百公里31.1kWh,雖然它的電池容量為95kWh,但是出于延長電池壽命等原因,前后一部分電量是不可用的,所以實際能用的電池容量為83.6kWh,折算下來,大概能跑269km,成績雖然不算出色,但從這也能看出傳統(tǒng)車企面對新能源汽車時,所表現(xiàn)出來謹慎的一面。
![]()
![]()
哦對了,來的時候記得帶上墨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