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在介紹其首款概念電動車Vision-S時,把33種不同的傳感器、全景寬屏顯示器、360°音頻、索尼成像和傳感、AI、通信和云方面等更多與數碼相關的產品點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準確的說,“VISION-S”是索尼在移動出行領域的一個項目的統(tǒng)稱,這次展出的是這個項目下的第一輛原型車,整車融合了索尼的成像和傳感技術,并用上了索尼的 AI、電信和云技術管理的車載軟件。
![]()
通過車上搭載的 33 個傳感器來檢測和識別車內車外的人和物體——當中包括 CMOS 圖像傳感器、激光雷達和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索尼希望以一個“安全繭”(Safety Cocoon)的概念來提供超越人眼的識別和判斷能力,為安全自動駕駛提供支持。
在車內交互方面,這款概念車提供了超寬中控屏,360 Reality Audio聲場技術以及全時在線連接。從演示的車內視角來看,這款車型的超寬中控屏酷似拜騰M-Byte車內48寸的中控屏。
![]()
而Vision-S的合作廠商還包括了包括了Nvidia(英偉達)、BlackBerry(黑莓)、Qualcomm(高通)、Bosch(博世)、Benteler(本特勒)、Continental(馬牌)、ZF(采埃孚)、Gentex(鏡泰)等諸多全球知名供應商。這臺原型車也是基于Magna(麥格納)設計的newly-designedEV platform全新電動車平臺打造而成。
![]()
而相對于以往電動車中十分重視的三電技術,只在官網公布了3000mm軸距的車身尺寸和由2臺最大功率200kW組成的動力系統(tǒng)。續(xù)航、電池、安全等基礎信息則一點都沒有提及。
索尼雖然在本屆CES上展出了概念車型Vision S,但目前來看,索尼并不準備將其量產,而是借由這個平臺,來展示索尼當家的一整套車內解決方案。通過展示成熟的攝像頭、雷達以及整車集成技術,索尼有望吸引整車廠作為自身的下游客戶,從而以供應商的身份進入汽車圈。
索尼概念車型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能夠融合所有傳感器的數據,以產生更清晰的結果并減少誤差。
![]()
索尼“造車”看起來算是跨界玩票,但它在照相機領域的技術讓它在傳感器領域也頗有建樹,在汽車領域,索尼的 CMOS 傳感器已經有大量的前裝量產案例,其CMOS傳感器已經被應用在了豐田卡羅拉和雷克薩斯NX上。
從索尼官方的新聞稿中也能找到相應的證據,索尼的圖像傳感器部門目前正在投資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其中包括了CMOS圖像傳感器、固態(tài)激光雷達、傳感器融合技術與ToF鏡頭(原深感鏡頭)。
![]()
索尼新聞稿件
這些投資案例更加佐證了,索尼希望成為汽車產業(yè)傳感器領域的Tier 1。
吉田憲一郎在新車發(fā)布會上的最后一句話似乎也透露出他無意進入整車行業(yè)領域:“We Sony will continue to evolve as a creative entertainment company with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chnology.”
翻譯過來則是:“索尼將繼續(xù)發(fā)展成為一個有著堅實技術基礎的創(chuàng)意娛樂公司?!彼髂徇€是堅持著一個創(chuàng)業(yè)娛樂公司的路子。
![]()
這一點與去年所傳的“華為造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不造車,但是要成為汽車廠商的Tier 1供應商。
整體來看,未來“索尼牌汽車”的可能性不大,但索尼面向出行的解決方案,離我們也不算遠了。Vision-S與其說是索尼造車,不如說是索尼將多年積累的技術集結到了一輛車上來秀一秀肌肉,是展示給其他汽車制造商一個大“List”。
![]()
再加上索尼在移動影像行業(yè)的壟斷地位,當它切入到智能出行領域時,想必我們還是會說出那一句:“索尼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