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如何實現突圍!
1月3日,特斯拉官宣國產版Model3車型價格調整,其中標準續(xù)航升級版 Model 3從原價35.58萬降價至現價32.28萬,降價3.2萬元。
此次降價之后,結合這款車型享有新能源優(yōu)惠補貼和購置稅減免的政策,算上這款車型享有的2.475萬的補貼,到手價格最低可達29.905萬。
顯然,特斯拉這條鯰魚已經開始刺激著整個新能源市場,以至于不少媒體喊出狼來了的聲音。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到底是機遇還是危機,我們先具體看看這頭狼瞄準的到底是哪一類羊群?
25萬級價格線封鎖
據了解,國產Model 3先期的零部件本土化率為30%,2020年年中將達到70%,預計年底實現100%本土化率。所以說未來在其成本控制的影響下,終端售價依然存在繼續(xù)下探的空間。
按照當前先期零部件本土化率30%,對應的3.2萬價格優(yōu)惠這個邏輯比例。當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的時候,這個優(yōu)惠比例應該是10.6萬,可以粗略算出最終國產版的特斯拉價格應該是24.92萬,這也有可能是特斯拉最大的底牌。
以25萬價格水平為界,這是特斯拉對整個中國市場重新劃分的價格封鎖線。顯然,在當前市場格局,能夠觸及25萬價格區(qū)間的有效新能源品牌并不多。我們以月銷1000輛作為劃分界限,能夠達到有效標準的自主品牌,國內就只有比亞迪和蔚來兩家。
而且比亞迪新能源車型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DM車型的支撐,而DM車型的特征,又可以也純電特斯拉做到一定差異化,所以說對于特斯拉Model 3收割的對手,其實并不是傳統(tǒng)自主品牌。
在25萬價格區(qū)間線上邊,自主新能源品牌里邊,只有蔚來和特斯拉完全處于一個競爭區(qū)間。再看看當前蔚來汽車的現狀,其實不管特斯拉來與不來,蔚來當前面臨的問題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特斯拉只不過是一個外在因素,加速蔚來變革的催化劑罷了,顯然自主品牌根本就不是Model 3瞄準的目標。
豪華品牌的噩夢
所以,從本質意義來說,特斯拉Model 3根本就不會對當前新能源市場格局造成多大的影響。25萬級別以上的新能源市場,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對于特斯拉來說,都是無人之境。但是對于新勢力挑戰(zhàn)者而言,在25萬級別這個市場多了一個Model 3這樣的封鎖障礙。
短時期內,特斯拉也將憑借其獨有的智能科技,對25萬新能源市場這條價格線進行封鎖。而對自主品牌而言,25萬級別這個市場,未曾擁有也就談不上損失,所以說危機這肯定談不上。但真正心里慌得一批的,應該是BBA以及重兵壓注在25-30萬價格線的二線豪華品牌。
按照口袋決定腦袋的思維邏輯,特斯拉Model 3國產,對沖影響最大的當然還是同價位的車型。以前30萬預算,夠不著特斯拉,也就只能在BBA這些豪華品牌里邊選。但如今,面對新的消費市場,30萬預算給他們多了一個Model 3的選擇項,而且這個選擇項自帶年輕科技標簽,更加迎合年輕化消費群體需求。
根據銷量統(tǒng)計數據結論顯示,Model 3在美國的單車系銷量(127836輛)一舉超過其他各豪華品牌旗下轎車加總的銷量。顯然,搶占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蛋糕,才是特斯拉帶來的最大沖擊。所以說,擔心狼來了的應該是這些傳統(tǒng)豪華品牌才對。
產業(yè)溢出效應帶來的機會
對于傳統(tǒng)豪華品牌,Model 3國產毫無疑問是危機,而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更多的則是機會。在25萬這條價格線下方,就是合資和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而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吉利、廣汽新能源、長城汽車,都在各自細分市場相比合資絕對優(yōu)勢。
2019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4.3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據了整體的70%,也就是說純電動市場一年也就80萬輛左右。而根據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規(guī)劃,第一期產能為25萬輛,二期完工后可達50萬輛。而且馬斯克曾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年產50萬輛汽車只是一個中期目標,從長期來看可能會突破100萬輛。
按照當前80萬輛的純電新能源市場規(guī)模,遠遠滿足不了特斯拉的產能規(guī)劃,而特斯拉的加入,必然會讓整個純電新能源市場份額變大。對于相關供應鏈以及配套,會有一個產業(yè)溢出效應。
而且從市場層面,特斯拉也會培育更大規(guī)模的新能源市場。在自主品牌當前駐守的主流陣地,并不會受到特斯拉的干擾,相反特斯拉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標的。在25萬級別以下的市場,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空間。反而這個80%的空間,才是自主品牌實現自我完善的舞臺。
從大環(huán)境來說,提供最好的外部氛圍環(huán)境,這自然是自主品牌發(fā)展的最好時機。當然,面對25萬這條價格封鎖線,自主品牌也并不會坐以待斃。
比亞迪在不久之后將會推出的中大型四門轎跑漢,2.9S的百公里加速,600公里的續(xù)航。以及廣汽新能源推出的Aion LX,都是有實力能和特斯拉面對面的硬貨,未來可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