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到奇跡的距離有多遠
1950年第一屆F1大獎賽在英國銀石(Silverstone)賽道舉行。和初生的孩子一樣,它帶著大家對它的好奇與無知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在賽事規(guī)則還未建立的時代,安全更是無從談起,賽道是簡易的圍欄,觀眾與賽車的距離近在咫尺,速度與激情在上演的同時,各種的隱患時刻威脅著在場的所有人士,但要說真正直面危險的,那當屬和賽車最近的那一批賽車工作者。
在法國蘭斯,擁有一條古老的賽道——蘭斯-格爾賽道,這條被遺棄的賽道依舊保留著上世紀50年代那批賽車狂熱愛好者的熱忱與回憶,1950年,首屆F1法國大獎賽在這里舉辦。
想象一下,當車手以時速180公里每小時呼嘯而過,技師完全的曝露在高速賽道的兩端,而且由于當時的技術有限,每輛賽車只有兩名技師來處理賽車換胎,那時換胎也是個技術活,沒有高速氣槍,只能用千斤頂將賽車一側抬起后,技師用錘子將車輪螺帽拆下,完成換胎,在將螺帽固定后,用錘子完成加固,一個輪胎耗時20秒,但對于那時的技術而言,這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當時人力換胎最快的速度了。
當時為了安全,將pit設計成了一個深坑的形式,會有一個矮墻擋在賽道與技師的中間,或是一個簡單的草垛將賽道與人進行分離。當車手需要返回維修區(qū),技師則需要翻過矮墻來處理賽車出現(xiàn)的狀況,其中包括加油、換胎、甚至任何的賽車故障;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賽車的燃油沒有經(jīng)濟性可言,一場比賽,車手需要將賽車開回維修區(qū)好幾次以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而對于技師來講,徒手操作已成習慣,任何的安全裝備都不曾被納入考量范圍之內(nèi)。
當賽車運動開始如火如荼的席卷歐洲的時候,一個大事件將這項運動的危險性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展現(xiàn)給公眾,1955年06月11日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賽車發(fā)生碰撞之后,殘骸飛入觀眾席,83名觀眾與車手PierreLevegh當場死亡,120多人受傷……提高賽車安全性終于被提上日程。
在之后的十幾年,F(xiàn)1賽車發(fā)生了質的變革,引擎從車輛的前方被移置賽車的后半部分、賽車的車身也變得更輕、燃油效率也變得更高,比賽的時長也變得更短,這意味著,進站加油不再像之前那樣變得剛需,對于輪胎的要求也更偏向于耐久性輪胎,如何能更有效的避免進站成為了贏取比賽勝利的關鍵元素之一,而我們的維修區(qū)在這些年間,似乎成了車手最不想在比賽期間進入的地方,雖然在這一時期誕生了快速取輪胎螺帽的氣槍,但對維修區(qū)的忽視還是讓這里的發(fā)展變得非常遲滯。
直到1980年,有一個人的出現(xiàn)讓維修區(qū)重新回到大眾的眼簾,他通過維修區(qū)策略很快的扭轉了比賽的局勢,而這個人就是戈登默里。這位設計了很多傳奇F1賽車的設計師通過計算后發(fā)現(xiàn),假如將賽車的燃油減少一半,并且在比賽中段更換嶄新輪胎,那賽車每圈能比對手快幾秒,這樣即使在比賽中期回到維修區(qū),只要控制好加油和換胎的時間,那獲得勝利絕對不是問題。
通過一系列的計算,戈登默里最終將進站換胎的時間精確到了26秒,如何用策略讓進站時間少于26秒成為了贏得比賽的關鍵。
26秒!達到這個數(shù)據(jù),首先,輪胎需要更快的更換,為了便利,車輪螺栓全部需要重新設計,賽車的千斤頂也要變成快速抬起放下的鈦氣動千斤頂。
為了能快速加油,賽車采用兩支加油管同時操作,一邊的加油管負責加油,一邊則抽氣減壓,在這樣的操作在,3秒內(nèi),賽車即可加載30加侖的賽油。最后,為了能讓這26秒變得更有價值,他還為輪胎上發(fā)明了加熱柜,讓輪胎在換胎后能更快的達到它的工作溫度。
1983年,終于,這一系列的騷操作讓布拉漢姆車隊在比賽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進站策略終于被大家認可。而布拉漢姆車隊也最終取得了當年的年度冠軍。
但這樣的勝利建立在非常不安全的維修區(qū)體系上,輪胎的加熱柜、危機四伏的加油槍、排氣孔噴射的火焰、還有未穿戴規(guī)范的車隊人員,為維修區(qū)的安全埋下了真正的隱患。雖然1983年,迫于安全的考慮,賽會終止了賽中加油,但真正的危險還是在發(fā)生意外后才被大家真正看到。
隨著各個車隊之間技術的逐漸逼近,車手之間的競爭異常強烈,如何能縮短進站的時間再一次成為車手關注的重點,高速通過維修站也在這一時期成為了各個車手另一個投機取巧的手段,雖然沒有事故的發(fā)生,但高速通過的賽車時常讓技師嚇出一身冷汗,可這成了賽道中的例行手段,因為每一秒在這里都顯得彌足珍貴。
直到1994年,賽中加油再次被賽會允許,隱患終于爆發(fā)!1994年德國站,在當時貝納通車隊老維斯塔潘在駛入維修區(qū)后,加油并沒有順利完成,殘留的油滴從油嘴中噴出,碰到賽車尾部高溫后很快,賽車瞬間被大火吞噬。
雖然最終除老維斯塔潘輕微燒傷外,沒有人員傷亡,但這次警鐘最終讓賽會做出了對維修區(qū)規(guī)則的規(guī)定,賽車進入維修區(qū)必須按限速行駛。但賽中加油,還是被保留到2009年底,因預算的限制,才被迫退出F1歷史的舞臺。
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變革,很難想象,在幾十年前,大家可能意識到賽車的危險性,但依舊有很多的技師工程師用身體在參與這項運動。時至今日,即使賽車運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依舊能看到在2018年的巴林站中,Kimi進站,因信號系統(tǒng)的失誤,還是將一名技師撞到在地,所以這還是一項充滿不確定性的運動。
可就是這樣,我們還是不斷期待著這些人用肌肉記憶與千萬次訓練的默契給我們創(chuàng)造著同圈進站的奇跡,用這樣的出色對比幾十年前的苦澀,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END_
極駕客TopDriver微信粉絲群現(xiàn)已開通,
由于人數(shù)限制,
請微信添加“woo91u”個人微信號,
邀請您加入我們的群聊。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