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李書福絕對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傳奇人物,最典型的代表作便是幾次大手筆的全球收購,包括被稱為“螞蟻吞大象”的沃爾沃收購案例等。而這些全球技術收購也使得吉利一躍成為世界500強汽車企業(yè)。近日,媒體上傳出李書福又要大手筆海外收購的消息,而且這次收購的還不是一般的汽車,而是大眾旗下的賓利。
賓利虧損嚴重,大眾打算拋售
據(jù)美國汽車雜志《Automobile》報道,大眾集團于今年3月份下旬于內(nèi)部醞釀了一個旨在面向未來的“Vision 2030”計劃。其中,在品牌架構方面,未來只有大眾(含斯柯達、西雅特)、奧迪、保時捷品牌會長期存在,而其他品牌也會會被出售或砍掉。
而賓利在大眾集團中的定位則屬于最“危險”。這主要是由于賓利近年來的虧損所致。2018年,賓利轉盈為虧,虧損達到2.8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22億元)。是大眾旗下唯一虧損的子品牌,如果計劃實施的話,那么賓利將會是大眾第一個拋售的品牌。
當然,業(yè)績虧損僅是拋售賓利的原因之一,此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發(fā)展前景的問題。賓利去年的經(jīng)營回報率為-18.6%,這就意味著只要繼續(xù)保留賓利,那么大眾就需要繼續(xù)投錢,而拋售掉還可回籠資金。
再者,賓利與保時捷定位上有所沖突,如果需要豪華品牌撐門面,那么實際上保時捷一個就夠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大眾集團的大股東保時捷家族對于賓利也頗有看法。保時捷監(jiān)事會主席Wolfgang Porsch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對于大眾集團旗下的品牌來講,產(chǎn)生一定的邊際貢獻非常重要。但目前賓利還沒有做到,我們對此很不滿意?!?/p>
從目前來看,賓利未來的前景只有兩個,一是大眾繼續(xù)為其投入,不過這顯然不太現(xiàn)實。二是尋找買家,相比之下這個可能或許更為現(xiàn)實。那么,如果賓利真的會被拋售,會由誰來接盤?
吉利或將接盤賓利
如果報道成真,那么最有可能接手賓利的企業(yè)是在中國,而有這個實力的商家只有吉利和上汽集團兩家。因為從國內(nèi)車企并購歷史來看,目前國內(nèi)有過海外全資收購經(jīng)驗的車企只有吉利和上汽。其中吉利在2010年收購了豪華品牌沃爾沃,而上汽集團旗下的南京汽車則于2005年收購了英國羅孚(MG、榮威品牌),并于2009年收購了Maxus,即今天的邁克薩斯。
不過,就收購賓利的可行性來說,吉利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吉利近幾年頻頻收購外資品牌股份,包括戴姆勒、寶騰、路特斯,擁有豪華品牌收購經(jīng)驗。另一方面,吉利此前在英國已經(jīng)有所布局,包括倫敦電動汽車公司和路特斯,而賓利的運營總部和生產(chǎn)工廠都在英國。
這是一步險棋,還是一步好棋?
那么,如果吉利真的要收購賓利,這究竟是一步險棋還是一步好棋呢?筆者認為這不失為一步好棋。
雖然海外收購的風險顯而易見,包括并購環(huán)節(jié)多、難度大、流程長,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讓并購流產(chǎn),但憑借吉利多次全球收購經(jīng)驗、李書福的資源能力及個人魄力,收購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當年沃爾沃都處在倒閉邊緣了,吉利還能讓其扭虧為盈,那么這次把賓利經(jīng)營好,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吉利如果收購了賓利,那么好處還是很多的。
首先是對吉利品牌的整體形象具有非常大的提升效果。要知道,現(xiàn)在汽車等級劃分很明確,而每個價格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品牌溢價能力不行就無法走高端。國產(chǎn)車之所以在高端市場失敗就是因為品牌力不行。如果收購賓利,那么吉利的品牌含金量將大大提升,更有助于吉利走向高端市場。
其次,收購賓利有助于吉利打入歐洲市場。吉利一直志在全球,根據(jù)吉利規(guī)劃,其計劃在2020年通過領克品牌進入西歐市場,而收購賓利則可以讓吉利獲得巨大的聲量,從而有利于打入歐洲市場。
最后就是關于收益問題了,實際上這也沒什么好擔憂的。賓利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將近3000輛,占據(jù)全球銷量的30%左右,增速超過20%。如果被吉利收購,那么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也將保障后續(xù)收益。
所以說,吉利如果真的收購賓利,不失為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