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為時下當紅的明星保姆車,埃爾法在國內有著比較特殊的地位。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埃爾法也越來越受到其他有錢人士的喜愛,這也使得它的價格水漲船高,甚至加價20萬也是常有的事。
賺錢的事兒誰不想干?于是乎,豐田又馬不停蹄地引進了另一款MPV——Vellfire,中文名為威爾法,并于今年4月在國內上市。本以為威爾法也能大干一番,然而近日卻有業(yè)內人士在網上透露消息,豐田的威爾法最新行情,有現車也無需加價,而豐田埃爾法則還是需要加價十多萬。
兩款車型各有優(yōu)勢
![]()
事實上,對于出現不同價格的情況,就有不少人認為埃爾法是3.5L自吸,威爾法則是2.5L雙擎混動,相比起來威爾法的動力性沒這么高。但其實廣汽豐田的新款埃爾法和一汽豐田的新款威爾法都在今年4月上市,售價都同為80.5-85.6萬元。
而在外觀設計上,埃爾法采用的是"鐵血戰(zhàn)士"的前臉風格,威爾法采用的是分體式大燈設計,并有大面積鍍鉻裝飾。側面部分兩者基本一致,車身尺寸也是相同,尾部僅在尾燈上的選擇不同,威爾法采用透明樣式。
而在內飾上,兩車保持了一樣的設計,埃爾法有的航空座椅威爾法都有。當然,同樣是定位高端商務MPV市場的威爾法,配置水平也不會低于埃爾法。只是在各自的短板上進行了互補,埃爾法擁有行李箱位置記憶、第二排座位高低調節(jié)、多媒體系統、導航、大燈延時關閉五項配置。而威爾法則擁有全車無鑰進入、后排控制多媒體以及運動駕駛模式三項配置。可以說,兩車之間是各有各的優(yōu)勢。
為何"同車不同價"?
![]()
威爾法也不比埃爾法差,可為啥就是車各有命呢?這還得從埃爾法的歷史說起了。埃爾法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qū)最為常見,經常作為一些港澳明星們的座駕,曝光率自然少不了,還被人們親切的冠以"保姆車"的稱號。由于檔次、空間、使用成本等各種原因,豐田埃爾法在中國香港大受歡迎。
港人把埃爾法這種印象挺低調、價格不便宜、逼格相當高的日式MPV親切地喚作"保姆車",但是埃爾法高得離譜的實際成交價令人望而生畏。埃爾法根本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反而是習慣前呼后擁被包圍著出行的影視歌星、社會名流的最佳座駕,也只有商賈巨富、當地土豪才會真的用得起如此奢華的保姆。有了如此B格加成,國內埃爾法在廣汽豐田的銷售渠道如此熱銷,也是不足為奇。
再來看看威爾法,它可不如埃爾法這么有名。雖說在本田的本土市場日本,威爾法與埃爾法定位接近、價格相當,但大家要知道的是,埃爾法早在2011年就已經引進國內銷售,這意味著它比威爾法先來華近8年。而如今的埃爾法都已經到了第二代了,威爾法只是今年才開始引進。相比之下,更早來到中國的埃爾法已經擁有很好口碑積累和極高品牌認可度,這是威爾法所不具備的。
何況埃爾法可不是一般車,它可是國內一款響當當的"加價神車"。而出現加價還一車難求的局面,也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埃爾法本身的品牌價值。很明顯,這種品牌溢價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而是靠著長期的熱銷慢慢積累下來的。畢竟要是你走在街上問有人認識這兩款車不,或許大家也都是只識埃爾法不識威爾法。
小編語
![]()
對于豐田的這種雙車戰(zhàn)略,其實大多數的表現都是有好有壞。而落到埃爾法身上,這樣的結果更是必然。畢竟埃爾法這款車在本土市場日本就不是什么豪華車型,也就是一般的MPV,售價折合成人民幣大概20到40萬元。但來到國內市場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品牌溢價的提升,所以埃爾法才會出現加價幾十萬也一車難求的局面,而這樣的"好事"在威爾法身上或許就很難實現了。那你覺得這兩款車怎么樣呢?你更喜歡加價二十萬的埃爾法呢?還是可以現車直接提走的威爾法呢?
往期精選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
國五清庫惡果:國六滯銷,庫存壓得4S店透不過氣
![]()
他說:“續(xù)航并非越長越好!”這下全網炸鍋啦
![]()
日本氫能車進入“量產階段”,我們的“彎道超車”抄錯方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