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SUV市場上,還是在電氣化的布局中,本田越放肆,大眾越慌張。
時間終于熬到了各家都滿懷期待的第四季度,中國汽車市場也在傳統(tǒng)的“金九銀十”中“喜迎”降幅收窄,呈現出一片回暖之勢。但把視線回歸到各家車企來看,冷暖自知。
乍看之下積極的市場表現難掩鮮血淋漓的加速分化,資源向頭部勢力集中的趨勢愈演愈烈。因此,乘著市場回暖進一步搶占份額,保持銷量增長是站穩(wěn)中國市場的重要因素,哪怕強如大眾也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當日系車企越貼越近之際。
從今年伊始的表現來看,本田無疑是中國車市最大的贏家。今日,本田中國發(fā)布10月終端銷量。數據顯示,10月份本田在華銷量為147,716輛,同比上升6.5%。
其中,廣汽本田10月終端銷量為67,992輛,同比微增1.1%;東風本田10月終端銷量為79,724輛,同比增長1.6%。頗有一股“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架勢。
1~10月兩個本田的終端銷量總計達到1,271,286輛,同比增長15.2%。其中,東風本田1~10月終端累計銷量為642,146輛,同比增長23.3%。思域、CR-V和XR-V等車型紛紛邁過萬輛大關,并且思域已經連續(xù)五月銷量維持在2萬輛以上。
實際上,分析東風本田此輪的高速增長,不難得出,一方面,在享域以及全新思域所帶來的新車效應影響下,東風本田正在竭盡全力地截取中級車市場廣闊的市場份額,獲取直接的凈增量。并且,常年掣肘東風本田的產能問題也在第三工廠的正式投產后迎刃而解,產能的逐步釋放使得東風本田在市場層面的管控上更顯游刃有余。這是顯性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將東風本田此前在中國車市的黃金歲月里取得的成就歸功與產品力的不斷發(fā)酵,那么當車市告別白銀時代,銷量如雪崩般傾瀉而下,那么此時此刻還只是單純的將東風本田的市場成功歸結于全球車型的產品實力,恐怕已經有失公允。
思域、CR-V、XR-V三車并行的局面讓東風本田在這一輪的市場波動中收獲了強有力的市場支撐。這便是更為重要的隱形因素:東風本田已經脫離了原本以產品力為導向的市場策略,轉變?yōu)闃嫿ㄖ圃?品牌-銷售三位一體的全價值鏈體系。當大眾等車企在市場中被迫打起價格戰(zhàn),思域、CR-V等車型依然在終端市場中保持著相當健康的價格體系,這無疑使得東風本田在利潤以及品牌建設上占據了一定的優(yōu)勢。
此外,廣汽本田1~10月終端累計銷量為629,140輛,增幅達到7.9%,相較于幾個月前的大幅增長放慢了腳步。其中雅閣、凌派、繽智10月份都完成了既定任務,依然在廣汽本田的銷量中占據主要位置。
導致廣本增速下降的主要市場因素在于飛度遲遲徘徊在國五排放之上。此款“神車”的市場銷量遭遇腰斬,但即便自斷一臂,飛度在小型車市場的冠軍頭銜依然牢不可破。短時期內,在逐漸萎縮的小型車市場中想要找出一款能與之向匹敵的車型幾乎不可能。
當然,皓影即將登場也讓廣汽本田有望在SUV領域再添一員悍將。作為CR-V的姊妹車型,雖然沒有CR-V這樣的全球車型名,但并不能否認其有著全球車的實力。一旦廣本的經銷體系能夠將皓影的市場份額做大做強,那么對于廣本甚至是整個日系來說都是顛覆性事件。
即便皓影最后的落地成果無法復刻XR-V+繽智的成功,那起碼能夠完成雅閣+INSPIRE式的市場布局,這不僅完善了廣本的產品線,帶來市場的凈增量,也讓本田在華面對豐田以及大眾的SUV攻勢構建起更為堅固的產品基礎。
在皓影公布之初,有聲音認為它的出現將會分食CR-V的市場份額??蓪嶋H上,本田以及豐田在考慮雙車戰(zhàn)略的差異性時,要比大眾清晰需多。一汽大眾快速布局SUV市場之后,難免會影響上汽大眾在SUV市場的占比。當途觀家族為保住冠軍頭銜付出慘痛代價,卻仍要經歷雙位數的市場下滑時,是奇駿太強勢嗎?是CR-V咄咄逼人嗎?都不是!是因為探岳與探歌無情地將手伸向了途觀地口袋里。
很顯然,本田一直以來并沒有這樣地顧慮。雖然雅閣+INSPIRE的雙車戰(zhàn)略難言成功,但兩個本田在市場中一向是一致對外,不斷掠奪著美系、韓系以及法系的市場份額,這與南北大眾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所以,皓影登場,擔憂的絕不會是東風本田而是兩個大眾,更何況在全新RAV4、威蘭達等車型陸續(xù)登場后,大眾面臨的挑戰(zhàn)將更為艱巨。
讓大眾難堪的何止是在SUV車型布局上。在電氣化車型的落地情況來看,本田也是占據著相當優(yōu)勢。10月本田搭載了SPORT HYBRID(銳?混動)高效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雅閣、奧德賽、CR-V、INSPIRE、艾力紳終端銷量合計達15,373輛,雖然不及豐田在混動領域的那般強勢,卻也遠比大眾要愜意許多。
毫無疑問,在技術賦能之下,市場正在進入到油混時代,插混以及純電車型依然有待時間的檢驗。
電氣化是各家產品進化的大方向。在混動車型之外,本田也在10月陸續(xù)上新兩款純電車型。不過,穩(wěn)健的本田對中國市場的電動化顯然有著自己的布局節(jié)奏,力求契合市場與技術節(jié)拍的它,目前肯定是將市場重點放在混動車型之上,依靠混動車型的不斷發(fā)酵,一方面引領自身的品牌向上,另一方面完成對于德系在技術層面的壓制。
類似于X-NV以及VE-1等本田的純電產品暫且無法支撐起本田在新能源領域的戰(zhàn)略目的。當然,掛上自主標識的純電車型本田也不會給予過多的期望。我曾經在X-NV的試駕會上如此詢問東風本田的日方人員:為何首東風本田的款純電車型不納入到本田標志之內,而是掛上自主標志?對方并未正面回答。但可以想象,本田目前推出純電產品,政策層面的考慮應該會高于市場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