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隨處可見的牛肉面館,是蘭州的標志,但如果你說“來碗拉面”,當地的老饕們可能會懟你一句“是蘭州牛肉面”。當然,蘭州的標志不光是牛肉面,近兩年,尤其是在蘭州新區(qū)的街頭,還出現(xiàn)了很多名為知豆的小型電動車,一時間也被稱為蘭州新區(qū)的新名片。然而,如今這張名片卻面臨著未來不知歸處的境地。
從“占號神器”到被拍賣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曾經用來提醒股市新手的警示語,如今也成了無數汽車行業(yè)后來者的“警世恒言”。
在全球車市進入寒冬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以新能源和智能化為突破口進入汽車行業(yè)的后來者們發(fā)現(xiàn),汽車制造行業(yè)是個“大坑”,坑里可能是金礦,但也有可能是導致粉身碎骨的碎石。為此,戴森、雅馬哈等原本野心勃勃的加入者雖然已經投入巨資,但還是相繼宣布退出汽車制造行業(yè),而越來越多的后來者也開始“懸崖勒馬”,及時止損。
而在國內,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退坡,市場進入洗牌階段,一些造車新勢力也開始迎來自己的最終命運。其中,曾經的新能源“占號神器”——知豆,日前就被法院強制進行全部股權拍賣,成為了令人唏噓的對象。
![]()
根據近日某拍賣網上公布的競買公告顯示,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于2019年11月24日10時至2019年11月25日10時止(延時的除外)在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網址:http://sf.taobao.com,戶名: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公開拍賣活動,拍賣標的為****汽車有限公司持有的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起拍價為1.3808億元,保證金為2500萬元,加價幅度為10萬元。公告強調,此次拍賣為“整體拍賣,按現(xiàn)狀交付”。
實際上,此次被法院強制拍賣全部股權,與此前知豆被公示為失信人且涉及多起法律訴訟不無關系。從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寵兒到如今被拍賣的境地,知豆這幾年來的經歷可謂是“過山車”。
![]()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間,知豆年銷量分別為2.5萬輛、2.4萬輛和4.2萬輛,位居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榜前列,尤其是2017年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且銷量達到新高的知豆,一時間在新能源市場可謂是風生水起。然而,微型車、外形可愛小巧、續(xù)航雖不足200公里但售價不足5萬元......這些昔日的市場優(yōu)勢,隨著市場的變化慢慢也成了制約其發(fā)展的桎梏。
在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逐步退坡等因素影響下,從2018年開始,低續(xù)航車型補貼減少甚至取消,知豆的命運也隨之發(fā)生了瞬間轉折。數據顯示,2018年知豆汽車全年銷量為1.5萬輛,僅完成當年8萬輛銷量目標的19.2%,同比跌幅超過6成。而今年前7個月,知豆D2的累計銷量僅為2095輛,同比下滑超7成,知豆的風光轉眼即逝。
吉利的棄子?
除了市場原因,合作伙伴的重心轉移,也給知豆的后續(xù)發(fā)展帶來了很多未知。
2015年,吉利、新大洋機電集團、金沙江資本三方合作,吉利持股45%成為知豆第一大股東;一年后,對外宣稱是為了讓知豆獨立申請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吉利減持知豆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2017年11月,知豆正式獲得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但幾乎與此同時,吉利總裁安聰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會把知豆、康迪這些品牌全部剝離出去,全力做吉利。”
從公開資料顯示的知豆的股權結構來看,目前新大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1.45%為最大股東,第二股東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6.44%。其中,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持的股份是在10月剛剛完成的工商變更,而此前這一股份由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所持有。而吉利董事長李書福的名字也在今年7月的高管變更名單中徹底消失,可見吉利“去知豆化”的決心。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年以來知豆面臨的數次危機中吉利都是默不發(fā)聲。
對于此次被拍賣,買車網(Buycar.cn)也就這一問題聯(lián)系了吉利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但是集團負責人將此問題又推到了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公關部。面對作為目前知豆第二大股東的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否會在此次拍賣中接盤的疑問,其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他所知尚沒有接盤的計劃。
而對于吉利來說,棄知豆還遠不是那么簡單。實際上,知豆位于蘭州的工廠前身曾是吉利生產吉利自由艦車型的舊工廠,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前身為蘭州吉利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2014年底其進行了重大戰(zhàn)略調整轉型,2015年正式更名為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
對于吉利來說,如果放棄知豆,就意味著其在西北地區(qū)的基地僅剩寶雞工廠,那么自2006年就開始布局的蘭州基地也在多年后功虧一簣。對此,買車網(Buycar.cn)聯(lián)系了吉利集團公關部,但是截至發(fā)稿時對方并未回應。
而對于為何在10月將股份從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轉移至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該負責人表示,應該是避免同業(yè)競爭。
![]()
實際上,今年初吉利便將吉利新能源獨立出來,并以幾何汽車的形象亮相,主打純電市場,加速向新能源市場布局。只不過,從其首款車型幾何A上市以來的市場表現(xiàn)來看,似乎還遠未達到預期,月銷量始終未超過2000輛,只能說對于吉利而言,在新能源獨立發(fā)展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