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高速擁堵除了事故還有哪些原因?三種方案巧解堵車難題!
買車大師 2019-10-11 09:32:40 12
十一長假高速免費的政策令很多有車一族非常興奮,平時被困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他們都提前做好了自駕游的攻略,想趁著假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對很多人來說,想象中的十一長假可能是上圖這樣的,在美景與美食的陪伴中悠然度過。然而萬萬沒想到,伴隨高速免費而來的堵車又讓一切美好計劃都化成了泡影。
十一假期那些堵得一動不動的高速路猶如巨大的“露天停車場”,下車遛狗、打羽毛球、跳廣場舞甚至都成為高速上見怪不怪的現(xiàn)象。那么問題來了,高速路又沒封閉,為何會積壓如此多的車并且一連數(shù)個小時一動不動呢?今天咱們就來仔細分析下假期高速堵車的原因。
其實造成堵車的根本原因很簡單,簡而言之就是車流量超過了道路設(shè)計的最大通行流量,造成擁堵。
以理想化的獨木橋為例,假設(shè)一個人通過一根獨木橋需要30秒,2個人就是60秒。如果每30秒通過一個人,那么這條橋就正好處于通行飽和狀態(tài)。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況要比這復雜很多,首先車流量處于時刻在變化的狀態(tài),一會兒疏一會兒密;其次,不同的車速度不同,速度慢的車還會影響后方車輛的整體行進速度,因此造成堵車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不過如果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相信長假高速堵車的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拉鏈式”通行效率并不高?
今年年初,上海一處高架探頭拍下了車流交匯處“拉鏈式”通行的畫面,被很多網(wǎng)友稱贊為文明交通的榜樣。然而殊不知,這種通行方式的效率其實并不高,原因很簡單,兩臺車在車流中穿插交匯時往往會降低車速,進而降低道路的通行量。例如上述動圖中,如果將一處分支的車輛完全截停,那么另一分支的車流可以以80km/h甚至更高的車速前進,每分鐘通行的車輛數(shù)量自然就高。而車流交匯時,即便道路設(shè)計的車速很高,但駕駛者為防止發(fā)生事故而謹慎駕駛,自然會放慢車速,這樣一來每分鐘通行的數(shù)量就降低不少。
相比“拉鏈式”通行,更高效的做法是在交叉路口的兩條車道設(shè)置交通信號燈,并且采取長時間紅綠燈交替通行方式。簡而言之,一個車道放行5分鐘,另一個車道停5分鐘,再交替。這種方法杜絕了兩車在路口降速交匯的可能,一個車道的車輛可以以更高的速度通行,以切實提升每分鐘的車流通行量。收費站幾乎每站必堵?
有一個現(xiàn)象很奇怪,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平時開車經(jīng)過高速收費站因為需要停車交費,所以堵車很正常??墒鞘婚L假高速免費,也不用抬桿取卡,為何每個大型收費站前都會聚集無數(shù)車輛呢?
其實我們可以將高速公路比作人的大動脈,而收費站就像是大動脈里的脂肪堆積。車輛在正常高速路行駛時車速可以保持120km/h,而你見過以120km/h的速度通過收費站的車嗎?由于收費車道狹窄,因此司機通常都會減速至30km/h甚至更低的速度來安全通過收費站,所以收費站附近每分鐘的車輛通行流量相比高速路段會銳減四分之三,一旦碰上節(jié)假日車流量大就堵車自然也不奇怪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多增加幾條超寬車道,特別是和原本車道平行對接的車道,這樣能讓車輛以更快的速度通過收費站。每輛車通過收費站的時間越短,車流量就越大,對擁堵的緩解效果也就越好。匝道隔離實線可以更長
在高速公路上,匝道口也是擁堵最常見的地方之一。有時候很多車等著下匝道,然而匝道口只有一條車道,導致車輛在匝道口堆積。本來高速公路主線基本都有三條以上車道,一條車道車輛堆積之后還有其他兩條車道可以正常行駛,問題不大。然而現(xiàn)實情況是,一些不自覺或不知情的司機會占用其他兩條車道,導致在主線上正常行駛的車輛也被迫減速從而造成擁堵。
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長實線、路牌提前通知、違章抓拍探頭的組合來實現(xiàn)。長實線將原本散布在主線上的車輛歸在一條車道內(nèi),不影響主線車輛的行駛。提前的路牌通知可以告知車輛有長實線存在,注意及時變道。而設(shè)置更多的違章抓拍探頭可以對違章司機起到警示作用,不至于因為錯過匝道口變道區(qū)域而影響主線行駛車輛。
每個高速免費的小長假,有車一族幾乎都會被堵車困擾到抓狂。原本一個小時的行程往往因為擁堵而延長至三五個小時,浪費時間不說還耽誤事。其實很多情況的堵車都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緩解甚至杜絕的,作為車主的我們也應(yīng)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文明出行,為更通暢的出行之路一起努力吧!![]()